第二一回 志傳薪火 北上遊俠
關燈
小
中
大
長的并不多……”說到這時一頓,眼望傅劍南等說道:“先說這第二件好師傅,我就是一個不會授徒的老師;我自己很知道,我這幾個徒弟也很明白。
” 傅劍南忙道:“師傅太謙了。
” 太極陳含笑搖頭,接着說:“再說第三件要事,是有好機緣。
怎麼叫好機緣?說開了,就是學的人要有長功夫來學。
即如劍南吧,你實在是我的好徒弟,我滿指望你多跟我幾年,好鑽求一下,給我倡大門戶,無奈你為衣食所迫,老早的出了師門。
你這就是空有好天資,可惜沒有好機緣。
窮文富武,可惜你沒錢!”轉頭來,又對耿永豐、方子壽等人說:“你們呢,倒有長功夫,可就是天資差點。
學太極門講到天資,倒不一定要怎麼虎背熊腰,頂要緊的倒在乎有沒有悟性,有沒有恒心。
悟得來,耐得住,學着才有進步。
” 周龍九在旁聽着,點點頭,對身邊一位武師說:“回也聞一知十,這就是好悟性。
人而無恒,不可以做巫醫,練拳學文俱是一樣。
” 那武師看了周龍九一眼,說道:“可不是?太極門倒不在乎膂力,教一回,練十回,那不就會了麼?”周龍九微微一笑。
着他,不由臉上讪讪的,趑趄不前。
太極陳道:“怎麼,你的勇氣又到那裡去了?你就練錯了,誰還笑你?會到那裡,練到那裡。
” 楊露蟬赧赧的走到場心,先向來賓一揖道:“老前輩指教!”又向太極陳行禮,向師兄們一拜,說道:“弟子獻醜。
師父、師兄指正!” 楊露蟬一立太極拳的門戶,雖是偷學,已得訣要,隻見他站好這“無極含一氣”的架子,沉肩下氣,氣靜神凝,舌尖抵上颚,腳下不“丁”不“八”,目開一線之光,潛蓄無窮之力。
随即把太極圖一變,旋展開拳招,初起時如春雲乍展,慢裡快,動裡靜,六合四梢,守抱一元,精神外露,不過不及,登時一招一式試演出來。
大弟子傅劍南心中暗想:“到底此人的天資怎樣?”站在師傅旁邊,留神細看。
露蟬走到第七手“摟膝拗步”,第八手“七星手”,第十手“手揮琵琶”,傅劍南驚說道:“師傅,你看我這楊師弟,這手‘七星’内力多麼充?‘手揮琵琶’的臂力也運得當。
” 太極陳道:“這還罷了。
其實你看他‘如封似閉’、‘抱虎歸山’這兩式,可就運轉不靈,失之于偏,失之于滞了。
‘海底針’這招,雙臂也稍高,氣就沉下去了。
” 傅劍南道:“師傅,‘摟膝指堂錘’這招,在太極拳中最難練,像楊師弟沒受師傅親傳,能夠練到這樣,也就很難得了。
” 轉瞬間楊露蟬練到二十八式“玉女投梭”,三十式“金雞獨立”,三十一式“劈面掌”,座上的武師同道都同聲贊歎。
這還是偷招,居然練到這樣,天才究竟是天才,絕技究竟是絕技! 由這天起,楊露蟬正正經經列入陳門,得到名師口傳指授,自較暗地偷拳進步更速。
七年後,楊露蟬誠可以升堂入室,盡獲薪傳了。
一天,太極陳對楊露蟬說:“你累年苦學,已盡得我太極門的秘要。
以後你自己勤修精練,無師已足自勵。
你離家日久,可以回去看看了……你這幾位師兄各有所長,可是比起你來,你總是我最中意的徒弟。
我門中掌門戶的大弟子,自然是你傅劍南兄;但是将來光大門戶,我卻指望着你。
你要明白,我因為收你,很引得别個徒弟誤會。
露蟬,你要給師傅争口氣,要好好的自愛呀……” 師徒二人慷慨話别,行了出師之禮。
露蟬長揖肅立,揮淚請訓。
他曉得師傅年已老邁,從此閉門謝客,頤養天年了。
所有的同學都一一遣散了。
太極門面上露出凄然之容,徐徐說道:“你我相處已久,你的為人我很放心。
你的技藝雖已大成,你來日踏上江湖,務必還照現時一樣,要虛心克己,勿驕勿狂。
多訪名師,印證所學;尊禮别派,免起紛争,這是最要緊的。
我一生收徒也少,我盼望你不要仿效我這樣孤僻,你還是多多觀摩别派的技藝,多多培植後進的人材才好。
”因又想起黑龍潭的鐵掌盧五,對露蟬說:“我聽說此人現仍健在,你歸途之便,可以去訪訪他去。
他的‘先天無極掌’和我們的太極拳,異派同源,若是見了他,可以向他讨教讨教,藉此驗證你自己的藝業,也考考人家這派的心得手法。
考校的情形,等你到家時,你再寫信告訴我,不過你禮貌上要恭敬一點,人家總是個老前輩,你不可嚣然自大……你如果到北方創業,在北京城天子腳下,把咱們太極門的拳技樹立起來,使它在武林中,能與别派并駕争先,那麼樣更好,那就算你報答我了,你千萬不要挾技自秘。
”又諄囑了一句道:“你不要學我!” 楊露蟬恭聆師訓,叩頭起來,又向陳府上下辭别。
這時三師兄耿永豐已因母老還鄉;五師兄、七師兄,也都先後藝成出師;隻有四師兄方子壽,家居鄰近,時在師側。
在同門諸友中,倒是方子壽和露蟬交情最厚。
他自被命案牽連,折節改行,倒成了溫溫君子。
楊露蟬見了方子壽,弟兄兩人握手告别,又叮咛了後會。
露蟬暗說:“師傅年已高大,嗣後師傅如果有個體氣違和,四哥,你千萬給我一個信,我好來看望師傅,服侍他老人家!”說罷,這才仆被登程。
” 傅劍南忙道:“師傅太謙了。
” 太極陳含笑搖頭,接着說:“再說第三件要事,是有好機緣。
怎麼叫好機緣?說開了,就是學的人要有長功夫來學。
即如劍南吧,你實在是我的好徒弟,我滿指望你多跟我幾年,好鑽求一下,給我倡大門戶,無奈你為衣食所迫,老早的出了師門。
你這就是空有好天資,可惜沒有好機緣。
窮文富武,可惜你沒錢!”轉頭來,又對耿永豐、方子壽等人說:“你們呢,倒有長功夫,可就是天資差點。
學太極門講到天資,倒不一定要怎麼虎背熊腰,頂要緊的倒在乎有沒有悟性,有沒有恒心。
悟得來,耐得住,學着才有進步。
” 周龍九在旁聽着,點點頭,對身邊一位武師說:“回也聞一知十,這就是好悟性。
人而無恒,不可以做巫醫,練拳學文俱是一樣。
” 那武師看了周龍九一眼,說道:“可不是?太極門倒不在乎膂力,教一回,練十回,那不就會了麼?”周龍九微微一笑。
着他,不由臉上讪讪的,趑趄不前。
太極陳道:“怎麼,你的勇氣又到那裡去了?你就練錯了,誰還笑你?會到那裡,練到那裡。
” 楊露蟬赧赧的走到場心,先向來賓一揖道:“老前輩指教!”又向太極陳行禮,向師兄們一拜,說道:“弟子獻醜。
師父、師兄指正!” 楊露蟬一立太極拳的門戶,雖是偷學,已得訣要,隻見他站好這“無極含一氣”的架子,沉肩下氣,氣靜神凝,舌尖抵上颚,腳下不“丁”不“八”,目開一線之光,潛蓄無窮之力。
随即把太極圖一變,旋展開拳招,初起時如春雲乍展,慢裡快,動裡靜,六合四梢,守抱一元,精神外露,不過不及,登時一招一式試演出來。
大弟子傅劍南心中暗想:“到底此人的天資怎樣?”站在師傅旁邊,留神細看。
露蟬走到第七手“摟膝拗步”,第八手“七星手”,第十手“手揮琵琶”,傅劍南驚說道:“師傅,你看我這楊師弟,這手‘七星’内力多麼充?‘手揮琵琶’的臂力也運得當。
” 太極陳道:“這還罷了。
其實你看他‘如封似閉’、‘抱虎歸山’這兩式,可就運轉不靈,失之于偏,失之于滞了。
‘海底針’這招,雙臂也稍高,氣就沉下去了。
” 傅劍南道:“師傅,‘摟膝指堂錘’這招,在太極拳中最難練,像楊師弟沒受師傅親傳,能夠練到這樣,也就很難得了。
” 轉瞬間楊露蟬練到二十八式“玉女投梭”,三十式“金雞獨立”,三十一式“劈面掌”,座上的武師同道都同聲贊歎。
這還是偷招,居然練到這樣,天才究竟是天才,絕技究竟是絕技! 由這天起,楊露蟬正正經經列入陳門,得到名師口傳指授,自較暗地偷拳進步更速。
七年後,楊露蟬誠可以升堂入室,盡獲薪傳了。
一天,太極陳對楊露蟬說:“你累年苦學,已盡得我太極門的秘要。
以後你自己勤修精練,無師已足自勵。
你離家日久,可以回去看看了……你這幾位師兄各有所長,可是比起你來,你總是我最中意的徒弟。
我門中掌門戶的大弟子,自然是你傅劍南兄;但是将來光大門戶,我卻指望着你。
你要明白,我因為收你,很引得别個徒弟誤會。
露蟬,你要給師傅争口氣,要好好的自愛呀……” 師徒二人慷慨話别,行了出師之禮。
露蟬長揖肅立,揮淚請訓。
他曉得師傅年已老邁,從此閉門謝客,頤養天年了。
所有的同學都一一遣散了。
太極門面上露出凄然之容,徐徐說道:“你我相處已久,你的為人我很放心。
你的技藝雖已大成,你來日踏上江湖,務必還照現時一樣,要虛心克己,勿驕勿狂。
多訪名師,印證所學;尊禮别派,免起紛争,這是最要緊的。
我一生收徒也少,我盼望你不要仿效我這樣孤僻,你還是多多觀摩别派的技藝,多多培植後進的人材才好。
”因又想起黑龍潭的鐵掌盧五,對露蟬說:“我聽說此人現仍健在,你歸途之便,可以去訪訪他去。
他的‘先天無極掌’和我們的太極拳,異派同源,若是見了他,可以向他讨教讨教,藉此驗證你自己的藝業,也考考人家這派的心得手法。
考校的情形,等你到家時,你再寫信告訴我,不過你禮貌上要恭敬一點,人家總是個老前輩,你不可嚣然自大……你如果到北方創業,在北京城天子腳下,把咱們太極門的拳技樹立起來,使它在武林中,能與别派并駕争先,那麼樣更好,那就算你報答我了,你千萬不要挾技自秘。
”又諄囑了一句道:“你不要學我!” 楊露蟬恭聆師訓,叩頭起來,又向陳府上下辭别。
這時三師兄耿永豐已因母老還鄉;五師兄、七師兄,也都先後藝成出師;隻有四師兄方子壽,家居鄰近,時在師側。
在同門諸友中,倒是方子壽和露蟬交情最厚。
他自被命案牽連,折節改行,倒成了溫溫君子。
楊露蟬見了方子壽,弟兄兩人握手告别,又叮咛了後會。
露蟬暗說:“師傅年已高大,嗣後師傅如果有個體氣違和,四哥,你千萬給我一個信,我好來看望師傅,服侍他老人家!”說罷,這才仆被登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