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關燈
侯景弄奸投敵國梁君貪利納亡臣 詞曰: 虎狼失路亦求人,怎奈兇心養不馴。

     一日爪牙收拾利,又将反噬到人身。

     又曰: 好将生殺主權收,當斷何須又别謀。

     引賊入來傾社稷,始知誤國是仁柔。

     話說此時北魏已分為東西兩處。

    東魏高歡,西魏字文泰,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臣強君弱。

    東魏主已封高歡為王,這侯景在高歡部下,削平六鎮,所向無敵。

    高歡喜其英勇,因任用之。

    侯景常對高歡說道:“願得三萬甲兵,當橫行天下。

    渡江縛取蕭衍老公,為天下太平寺主。

    ”高歡嘉其雄壯,自立之後果與了侯景甲兵十萬,使他專制河南。

    因待侯景就如自身之半體。

    侯景見高歡待他甚厚,亦傾心事之。

    由此縱橫得意,目内無人,每見高歡之子高澄、高洋二人智量褊淺,無父之風,心中看他不上眼,嘗對司馬子如說道:“高王在上吾不敢有異謀,高王若沒,吾不能與鮮卑小兒共事。

    ”子如忙掩其口,卻有人将此言報之高澄。

    高澄聽了大怒,屢屢要謀殺侯景。

    侯景知覺,亦自悔失言,因恐高澄于中生釁,因與高歡相約道:“我今握兵在外,讒妒之人恐為欺詐,大王若賜書于景,乞于書背後喑加微點,使景得知真假方不誤事。

    ”高歡深然其言。

    自此以後,凡有書字往來皆依侯景之言,暗暗加一小點于書為信。

    高歡病笃,高澄詐寫文書,遣人召侯景入朝商托大事。

    侯景接書,見書背無暗記,便力辭不行。

    下書人報知高澄,高澄甚是憂慮。

    不一日高歡病危,高澄在側看視。

    高歡見了因問道:“汝面有餘憂,卻是為何?”高澄尚未及答,高歡早揣度道:“汝莫非憂侯景作叛乎?”高澄聽了忙點首道:“兒實憂此。

    ”高歡道:“侯景專制河南,嘗有飛揚跋扈之志。

    他惟懼我力不敢動,我若有變非汝所能駕禦者。

    然能敵侯景者,唯有慕容紹宗一人。

    我已算定在此,兒不須憂,日後若有舉動,可謹我言,侯景無能為也。

    ”言訖而卒。

    侯景聞知高歡已死,不禁掀髯大笑道:“大丈夫終有日揚眉。

    若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

    ”舉兵而反,遂據河南,執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廣州刺史拓跋暴、懷朔刺史拓跋顯,一時軍威大振。

    早有人報知高澄,高澄大驚,遂傳檄各州将士準備禦敵。

    先遣司空韓軌督諸軍讨侯景不題。

     卻說梁主回宮以來,見了各處表章,方知魏國大亂,群雄割據,又分為二中心,心中大喜,遂下诏沿邊将領出兵分割魏地,如得魏一所之邑,決不吝賜封爵。

    旨到之日,各宜進兵。

    有司奉诏而去。

    一日同泰寺忽然失火,各處延燒。

    梁主忙着人救護,不期火勢猛烈,一時難救。

    燒至天明盡皆白地,隻存得志公法相不曾燒毀。

    次日梁主親往視之,因說道:“此佛魔耳。

    ”遂傳旨興工蓋造。

    旨意下來,一時忙得各官拘集民夫分頭取料,各行承直,紛紛交納。

    梁主急于成功,連夜蓋造,不兩月成功。

    蓋得同泰寺比前更加十倍壯麗非常。

    寺成大赦民間,以大同十二年改為中大同元年。

    梁主到寺,複舍身寺中,設大會,釋去禦服,換上法衣,行清淨,大舍素床瓦器,乘小車,役私人,登法座,與大衆講金字《三慧經》并《涅槃經》。

    在寺年餘,不肯回宮,群臣苦勸不聽。

     卻說侯景,從反後,高澄調集人馬合擊侯景。

    侯景日日厮殺,終有衆寡之分,一時難展。

    日與謀士商議,皆無良策。

    一日侯景對衆說道:“我今界于兩魏之間,兩魏皆為仇敵,倘被相約并力而攻,則我首尾難顧,雖欲自安,恐不能也。

    莫若行昵宜之計,暫且稱臣于梁。

    我聞蕭衍好利,若動之以利,彼必助我。

    彼若肯助我,到臨時再審事機以觀動靜,則事有可圖未可知。

    爾等以為何如?”衆将昕了盡皆稱善。

    侯景大喜,遂使人作書,遣行台郎中丁和入建康上表道: 臣與高澄有隙,勢不兩立,情願歸侍陛下,舉函谷以東瑕丘以西,豫、廣、穎、荊、襄、兖、南兖,齊、東豫、洛州、揚州、北荊、北揚等十三州内附。

    唯青、徐數州,隻須折簡。

    且黃河以南皆臣所職,易同反掌。

    若齊、宋一平,徐事燕、趙,臣當戳力以盡其職,成陛下混一之基。

     當有接表官見有侯景這表章,事體重大,不能裁決,又不敢稍遲,遂将此表到同泰寺來呈梁主。

    梁主先一日夜間忽得一夢,夢見中原郡牧、有司皆獻地土戶口冊籍歸降稱臣,梁主大喜納之。

    醒來是夢,因見天色未明便披衣待旦。

    即傳旨出寺:“宣朱異見朕。

    ”不一時朱異宣到,拜見畢。

    梁主即述夢中之事,沾沾自喜說道:“朕生平少夢,有夢必應。

    隻不知此夢作何詳解,卿可為朕解之。

    ”朱異聽了,忙又俯伏奏道:“陛下恭喜賀喜,此夢大吉。

    乃陛下宇内混一之兆也。

    ”梁主聽了大喜,君臣無事因對奕。

    尚未終局,忽内侍捧進侯景表章,梁主停奕忙展開細細看完,又反複躊躇,不禁大喜大快道:“朕說有夢必應,今果應矣。

    ”邀将表章付與朱異。

    朱異看了滿口稱賀。

    梁主一時坐卧不安,遂傳旨回宮。

     到了次日設朝,将侯景表章遍示群臣。

    有言可納,有言不可納,議論不一。

    當有尚書仆射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