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梁武帝琅邪閱武毗迦那枯樹出身
詞雲:
戰勝知無敵,巡遊明有功。
一時意氣直淩空,自要一番威武,展雄風。
失足忘趨避,迷心入瞽聾,賴他檢點妙機鋒,方悟來時去處,有真蹤。
右調《南柯子》 話說梁主在壽陽,一時得了五十二城,因欲巡狩地方,轸念民瘼,成千古之奇迹,遂問于柳慶遠。
柳慶遠奏道:“此陛下堯舜之心,且可使新附百姓知新主之仁,非庸君之可比,有何不可。
”梁主大喜,遂傳旨出巡。
不一日,帶領了文臣武将,百萬雄師,逐處巡來。
每到一城,必使百姓具陳一番,哀者矜之,強者抑之。
又發倉廪以惠百姓。
百姓俱引領以望旌旄。
一日巡到了琅邪城,梁主看見山川秀麗,黛色玲珑,不勝歡喜。
因對柳慶遠及衆文武說道:“朕欲駐兵閱于琅邪山,宴會卿等。
作竟日之歡,諸卿以為何如?”群臣奏道:“陛下新得壽陽,四境賓服,乃莫大之功。
今又踐齊景公,志比先王,群臣相悅。
但臣等驽骀,實有愧于晏子,願陛下一遊一豫,為諸侯之度也。
”梁主聽了大喜,即傳旨準備。
過不一日,遂同衆文臣來到琅邪山中。
柳慶遠早率衆武将頂盔貫甲,擺成隊伍,迎接梁主入營觀看。
梁主遂從一營營、一寨寨周圍細看,果然十分齊整。
怎見得,但見: 八卦安營,五方立寨,旌旗密密層層,将士攢攢簇簇。
人如猛虎,馬似飛龍,弓彎銀漢月,箭插虎狼牙。
袍铠鮮明,槍刀快利,帳下威風凜凜,營中殺氣騰騰。
主乘殺運,将應天星,從今共享太平年,自此嬉遊堯舜世。
梁主看夠多時,十分歡喜,遂走入帳中。
早已擺齊筵宴,梁主上坐,旁列着左文右武,一時八音齊奏,水陸共陳,也說不盡帝王享用之盛。
君臣們歡飲多時,梁主半酣,因說道:“朕自幼年勤于學問,自經書以及陰陽、蔔筮、聲律、草隸、圍棋無不留心,故競陵王蕭子良開西邸,招文學,号稱八友,朕亦與列焉。
長而馳馬試劍,學萬人之敵。
值天心厭齊之亂,又得諸公助朕起義,安定建康,南平蜀,北伐魏,威震東南,皆賴卿等運籌輔翊之功。
朕自即位以來,勘于政務,日昃不遑,事于戎馬,席不暇暖,曆有餘年。
今喜升平,宜修文偃武,耀德不觀兵。
然中原未靖,志有未酬,強鄰負固,恐小得而忘大患。
若武事不戒,則軍政廢弛,故今日與卿等閱武一番。
今見軍師兵威整肅,朕心甚喜。
然武事已備,亦必有文事。
今君臣遭際江左,人文無不在列。
向日八友,如沈約、謝眺、任昉、陸倕皆參差凋謝。
今同富貴者,範雲、蕭琛、王融(按:王融亦早死。
下文之從武帝琅邪城講武應诏詩,乃齊武帝)而已。
今日之樂,安可默飲,何不各抒己意,或詩或文,或歌或賦,以志此盛典,使後世之人誦之,不識卿等能如朕願否?”衆文臣聽了一齊出位,俯伏奏道:“陛下待臣如此,直同父子,敢不獻醜。
”不一時,大小文臣武将握管構思,又不一時,詩詞歌賦又紛紛獻上,梁主見了大喜,便逐一看去,皆是稱功頌德絕妙好詞,不勝歡喜。
隻見王融獻上一首詩來,梁主忙使内侍接來,擺在禦案上。
梁主看去,隻見上寫道:“琅邪閱武應诏制” 治兵聞魯策,訓旅見周篇。
教民良不棄,任智理恒全。
白日映丹羽,赤霞文翠旃。
淩山炫阻甲,帶衣披戈船。
凝笳郁摧怆,清管乍聯綿。
早逢文化治,複屬武功宣。
願陪王燮理,一舉掃燕然。
梁主看了又看,不禁大喜說道:“衆賢卿佳章,敲金戛玉,無不擅千古之才華。
然王融此詩寓意深婉,實契朕心,又出尋常之外,朕不得不喜也。
”說罷,君臣重新又飲,俱各歡然。
飲到日色銜山之際,君臣罷飲。
梁主起身攜了柳慶遠之手走出帳外,乘着酒性臨風長嘯,正欲賦詩,忽見營壘之外,遠遠的有數馬奔馳而來。
梁主見了,忙對柳慶遠說道:“莫非邊境有警,風火連城乎?朕與卿何不試蔔之,驗其來意。
”柳慶遠道:“事勢自定,願陛下自愛。
”梁主聽了一時不解,便将來騎一看,卻見人從東北而來,在于艮宮。
又數得八人八騎,屬坤,合得山地剝,又見第四五人在馬上回動。
梁主見了大驚,忙對柳慶遠說道:“以朕觀之,數得山地剝群陰,剝盡去,舊生新。
皆非吉兆。
又六四六五二爻連動,爻辭中有貫魚以宮人寵,剝床以膚。
莫非朕出來日久,有宮人得病在床麼?朕斷如此,不知軍師若何,速為朕決疑。
”柳慶遠道:“陛下乾斷,絲毫不爽。
但據臣測之,不在宮人,而在元後也。
”梁主聽了大驚道:“軍師何以知是元後?”柳慶遠道:“适才陛下言以風火連城,臣即以四字推之。
‘風火’,兇象,‘連城’,屬土。
若遇風火,其城必崩。
土屬坤,坤屬陰,又為母儀屬後,則知正宮娘娘
一時意氣直淩空,自要一番威武,展雄風。
失足忘趨避,迷心入瞽聾,賴他檢點妙機鋒,方悟來時去處,有真蹤。
右調《南柯子》 話說梁主在壽陽,一時得了五十二城,因欲巡狩地方,轸念民瘼,成千古之奇迹,遂問于柳慶遠。
柳慶遠奏道:“此陛下堯舜之心,且可使新附百姓知新主之仁,非庸君之可比,有何不可。
”梁主大喜,遂傳旨出巡。
不一日,帶領了文臣武将,百萬雄師,逐處巡來。
每到一城,必使百姓具陳一番,哀者矜之,強者抑之。
又發倉廪以惠百姓。
百姓俱引領以望旌旄。
一日巡到了琅邪城,梁主看見山川秀麗,黛色玲珑,不勝歡喜。
因對柳慶遠及衆文武說道:“朕欲駐兵閱于琅邪山,宴會卿等。
作竟日之歡,諸卿以為何如?”群臣奏道:“陛下新得壽陽,四境賓服,乃莫大之功。
今又踐齊景公,志比先王,群臣相悅。
但臣等驽骀,實有愧于晏子,願陛下一遊一豫,為諸侯之度也。
”梁主聽了大喜,即傳旨準備。
過不一日,遂同衆文臣來到琅邪山中。
柳慶遠早率衆武将頂盔貫甲,擺成隊伍,迎接梁主入營觀看。
梁主遂從一營營、一寨寨周圍細看,果然十分齊整。
怎見得,但見: 八卦安營,五方立寨,旌旗密密層層,将士攢攢簇簇。
人如猛虎,馬似飛龍,弓彎銀漢月,箭插虎狼牙。
袍铠鮮明,槍刀快利,帳下威風凜凜,營中殺氣騰騰。
主乘殺運,将應天星,從今共享太平年,自此嬉遊堯舜世。
梁主看夠多時,十分歡喜,遂走入帳中。
早已擺齊筵宴,梁主上坐,旁列着左文右武,一時八音齊奏,水陸共陳,也說不盡帝王享用之盛。
君臣們歡飲多時,梁主半酣,因說道:“朕自幼年勤于學問,自經書以及陰陽、蔔筮、聲律、草隸、圍棋無不留心,故競陵王蕭子良開西邸,招文學,号稱八友,朕亦與列焉。
長而馳馬試劍,學萬人之敵。
值天心厭齊之亂,又得諸公助朕起義,安定建康,南平蜀,北伐魏,威震東南,皆賴卿等運籌輔翊之功。
朕自即位以來,勘于政務,日昃不遑,事于戎馬,席不暇暖,曆有餘年。
今喜升平,宜修文偃武,耀德不觀兵。
然中原未靖,志有未酬,強鄰負固,恐小得而忘大患。
若武事不戒,則軍政廢弛,故今日與卿等閱武一番。
今見軍師兵威整肅,朕心甚喜。
然武事已備,亦必有文事。
今君臣遭際江左,人文無不在列。
向日八友,如沈約、謝眺、任昉、陸倕皆參差凋謝。
今同富貴者,範雲、蕭琛、王融(按:王融亦早死。
下文之從武帝琅邪城講武應诏詩,乃齊武帝)而已。
今日之樂,安可默飲,何不各抒己意,或詩或文,或歌或賦,以志此盛典,使後世之人誦之,不識卿等能如朕願否?”衆文臣聽了一齊出位,俯伏奏道:“陛下待臣如此,直同父子,敢不獻醜。
”不一時,大小文臣武将握管構思,又不一時,詩詞歌賦又紛紛獻上,梁主見了大喜,便逐一看去,皆是稱功頌德絕妙好詞,不勝歡喜。
隻見王融獻上一首詩來,梁主忙使内侍接來,擺在禦案上。
梁主看去,隻見上寫道:“琅邪閱武應诏制” 治兵聞魯策,訓旅見周篇。
教民良不棄,任智理恒全。
白日映丹羽,赤霞文翠旃。
淩山炫阻甲,帶衣披戈船。
凝笳郁摧怆,清管乍聯綿。
早逢文化治,複屬武功宣。
願陪王燮理,一舉掃燕然。
梁主看了又看,不禁大喜說道:“衆賢卿佳章,敲金戛玉,無不擅千古之才華。
然王融此詩寓意深婉,實契朕心,又出尋常之外,朕不得不喜也。
”說罷,君臣重新又飲,俱各歡然。
飲到日色銜山之際,君臣罷飲。
梁主起身攜了柳慶遠之手走出帳外,乘着酒性臨風長嘯,正欲賦詩,忽見營壘之外,遠遠的有數馬奔馳而來。
梁主見了,忙對柳慶遠說道:“莫非邊境有警,風火連城乎?朕與卿何不試蔔之,驗其來意。
”柳慶遠道:“事勢自定,願陛下自愛。
”梁主聽了一時不解,便将來騎一看,卻見人從東北而來,在于艮宮。
又數得八人八騎,屬坤,合得山地剝,又見第四五人在馬上回動。
梁主見了大驚,忙對柳慶遠說道:“以朕觀之,數得山地剝群陰,剝盡去,舊生新。
皆非吉兆。
又六四六五二爻連動,爻辭中有貫魚以宮人寵,剝床以膚。
莫非朕出來日久,有宮人得病在床麼?朕斷如此,不知軍師若何,速為朕決疑。
”柳慶遠道:“陛下乾斷,絲毫不爽。
但據臣測之,不在宮人,而在元後也。
”梁主聽了大驚道:“軍師何以知是元後?”柳慶遠道:“适才陛下言以風火連城,臣即以四字推之。
‘風火’,兇象,‘連城’,屬土。
若遇風火,其城必崩。
土屬坤,坤屬陰,又為母儀屬後,則知正宮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