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捋虎須鄭植行刺報兄仇蕭衍揚兵
詩曰:
搏浪鐵錘猶不利,荊卿匕首尚無功。
嗟嗟狐鼠思行刺,無怪淋漓頸血紅。
又曰: 震日轟雷鼙鼓動,翻雲掣電列旌旗。
謾言吟嘯驚天地,正是蛟龍雲雨時。
話說齊寶卷見蕭懿臨死說出蕭衍在雍州,一時驚慌,悔殺蕭懿,然追悔不及,今又聽見王咺之有計可除,心才稍定,遂問道:“賢卿有何妙計而除蕭衍,可快奏來,使朕安心。
”王咺之奏道:“蕭懿已死,且移屍禦園,不可使人知覺。
陛下星夜遣使獎蕭衍鎮守有功,加授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郡:郢州、競陵、司州、随郡諸軍事為輔國将軍。
臣有家将鄭植,此人骁勇,力敵萬夫,令其跟随诏使,俟蕭衍受诏之時下手刺之,無不堕其術矣,陛下又何慮焉。
”齊寶卷聽了大喜,即草成诏書,遣赍命官姜文光與鄭植連夜兼程而去。
卻說這徐耀甫見蕭懿不聽,知禍不遠,他獨自帶領親随連夜逃去雍州,來見蕭衍,告知其故。
蕭衍聞知,便日夜不安。
忽一日報道,朝廷命差官赍勅加爵。
蕭衍見報,忙集衆将商議。
柳慶遠說道:“今朝中無故而加爵,明公令兄危矣。
所畏者明公在外擁制兵權,恐生不測,今賜爵加升,欲使明公不防,恐接授之間有變。
近觀氣孛流于箕卯,主有人行刺。
今明公不可到公館中開讀,須迎至帥府,可使三千鐵騎護衛,迎著诏書,再使五百精壯伏于兩廊,旨到隻接入中堂,暗提角帶擒之可也。
”蕭衍聞計,即使王茂、昌義之領了三千鐵騎跟随接诏。
又令曹景宗、陳剛領五百精兵伏于兩廊。
算計已定。
不一日,赍诏官姜文光到了館驿,使人報知,就請蕭衍到公館受诏開讀。
蕭衍即領了王茂、昌義之帶領三千鐵騎在半路屯住,先着人來說道:“館驿中不便宣讀聖旨,請天使到帥府開诏,蕭元帥已在途中等候。
”姜文光見蕭衍不肯到館中開讀,心下先十分躊躇,又不敢強要他來,使他動疑,隻得說道:“從來開讀是在公廨中,既你元帥獨出主意,隻得要依他了。
我老爺随即就到。
”打發了來人,姜文光即與鄭植說道:“蕭衍不到館驿接旨,要在帥府開讀,莫非有詐?”鄭植笑道:“朝廷天命,誰敢胡為,即有千軍萬馬,我鄭植視為草芥,何足慮之!隻待臨期蕭衍俯伏之時,我自有處。
”姜文光聽了,一時又覺膽壯起來,便帶百名跟随,鄭植暗穿鐵甲,腰懸匕首,緊貼姜文光左右,遂一齊起身騎馬而來。
蕭衍看見遠遠而來,忙将三千軍馬分列兩旁。
不一時姜文光馬到,蕭衍連忙下馬,朝着姜文光著地一拱道:“有勞天使遠臨,接待來遲,望乞恕罪。
”姜文光見了許多軍士俱是弓上弦,刀出鞘,齊攢攢一隊隊的彪形大漢分列兩旁,隻留得中間一條小路,暗暗的心驚肉顫。
忽見蕭衍全身披挂,身長八尺有餘,腰懸雙劍,下馬打拱,心下暗暗尋思道:“人說蕭衍英雄,果然不虛。
”連忙用雙眼看着鄭植,暗丢眼色,又将頭微微搖側。
今聽見蕭衍說完,隻得也說道:“上命在身,不便行禮,開讀後請罪罷。
”蕭衍翻身上馬。
姜文光百名跟随先行,蕭衍在後,衆軍士左右護着。
不一時到了帥府,進了轅門,蕭衍請姜文光下馬。
此時鄭植已緊緊跟入,在前引導。
隻見堂上高排香案,香煙縷縷,燈燭輝煌。
姜文光手捧诏書,走在香案之前站立。
蕭衍使慢慢走入滴水檐前,看見姜文光身邊這人行動詫異,早已留心。
忽聽得堂上早喝一聲道:“聖旨到,着蕭衍跪聽宣讀。
皇帝诏曰……”蕭衍聽到跪字,便左手撩衣,假作跪下之狀。
鄭植立在姜文光背後,見蕭衍下跪,以為中計,不敢失了機會,忙拔出匕首在手,大叫道:“奉聖旨賜誅蕭衍!”遂趕上堂來。
不料蕭衍有心提防,原不曾跪下,乘着鄭植拔刀大叫,早将角帶一提,閃開了身子。
及鄭植趕到檐前,兩廊埋伏的曹景宗、陳剛與五百精壯早一齊湧出,圍捉鄭植矣。
鄭植見事不諧,忙在跟随手裡奪了一隻槍來,亂刺亂叫道:“天子有诏誅人,誰敢作逆!”叫聲末絕,早被曹景宗一竹節鋼鞭打倒在地,衆軍士用麻繩捆翻。
此時姜文光隻吓得面如土色,早躲入案桌底下,隻咬得三十二個牙齒格支支的亂響,身子就如一個米糠篩的亂轉,早被衆軍士往桌下一把拖出,用麻繩背綁了,其餘跟随俱被伏兵殺死。
蕭衍即出堂來,上坐着。
曹景宗、陳剛将姜文光、鄭植押至案前跪下。
蕭衍大怒,拍寨桌道:“汝等助纣為虐,殘害忠良,獨不思崔慧景兵圍建康,昏君首領已是莫保,吾兄擁虎狼之師一旦撲滅,是誰之功欤?今卻聽信讒言,視功為仇,每欲傾危,又慮我擁外藩,不敢輕易中傷,卻诏加爵位,以魚餌而誘蛟龍,又使人于中行刺。
誰知我早已參破機謀!何物無知,敢探虎穴!叫衆将官與我綁出轅門,斬訖報來。
”衆軍士得令一聲,忙将洗剝衣服。
姜文光此時已吓去了三魂
嗟嗟狐鼠思行刺,無怪淋漓頸血紅。
又曰: 震日轟雷鼙鼓動,翻雲掣電列旌旗。
謾言吟嘯驚天地,正是蛟龍雲雨時。
話說齊寶卷見蕭懿臨死說出蕭衍在雍州,一時驚慌,悔殺蕭懿,然追悔不及,今又聽見王咺之有計可除,心才稍定,遂問道:“賢卿有何妙計而除蕭衍,可快奏來,使朕安心。
”王咺之奏道:“蕭懿已死,且移屍禦園,不可使人知覺。
陛下星夜遣使獎蕭衍鎮守有功,加授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郡:郢州、競陵、司州、随郡諸軍事為輔國将軍。
臣有家将鄭植,此人骁勇,力敵萬夫,令其跟随诏使,俟蕭衍受诏之時下手刺之,無不堕其術矣,陛下又何慮焉。
”齊寶卷聽了大喜,即草成诏書,遣赍命官姜文光與鄭植連夜兼程而去。
卻說這徐耀甫見蕭懿不聽,知禍不遠,他獨自帶領親随連夜逃去雍州,來見蕭衍,告知其故。
蕭衍聞知,便日夜不安。
忽一日報道,朝廷命差官赍勅加爵。
蕭衍見報,忙集衆将商議。
柳慶遠說道:“今朝中無故而加爵,明公令兄危矣。
所畏者明公在外擁制兵權,恐生不測,今賜爵加升,欲使明公不防,恐接授之間有變。
近觀氣孛流于箕卯,主有人行刺。
今明公不可到公館中開讀,須迎至帥府,可使三千鐵騎護衛,迎著诏書,再使五百精壯伏于兩廊,旨到隻接入中堂,暗提角帶擒之可也。
”蕭衍聞計,即使王茂、昌義之領了三千鐵騎跟随接诏。
又令曹景宗、陳剛領五百精兵伏于兩廊。
算計已定。
不一日,赍诏官姜文光到了館驿,使人報知,就請蕭衍到公館受诏開讀。
蕭衍即領了王茂、昌義之帶領三千鐵騎在半路屯住,先着人來說道:“館驿中不便宣讀聖旨,請天使到帥府開诏,蕭元帥已在途中等候。
”姜文光見蕭衍不肯到館中開讀,心下先十分躊躇,又不敢強要他來,使他動疑,隻得說道:“從來開讀是在公廨中,既你元帥獨出主意,隻得要依他了。
我老爺随即就到。
”打發了來人,姜文光即與鄭植說道:“蕭衍不到館驿接旨,要在帥府開讀,莫非有詐?”鄭植笑道:“朝廷天命,誰敢胡為,即有千軍萬馬,我鄭植視為草芥,何足慮之!隻待臨期蕭衍俯伏之時,我自有處。
”姜文光聽了,一時又覺膽壯起來,便帶百名跟随,鄭植暗穿鐵甲,腰懸匕首,緊貼姜文光左右,遂一齊起身騎馬而來。
蕭衍看見遠遠而來,忙将三千軍馬分列兩旁。
不一時姜文光馬到,蕭衍連忙下馬,朝着姜文光著地一拱道:“有勞天使遠臨,接待來遲,望乞恕罪。
”姜文光見了許多軍士俱是弓上弦,刀出鞘,齊攢攢一隊隊的彪形大漢分列兩旁,隻留得中間一條小路,暗暗的心驚肉顫。
忽見蕭衍全身披挂,身長八尺有餘,腰懸雙劍,下馬打拱,心下暗暗尋思道:“人說蕭衍英雄,果然不虛。
”連忙用雙眼看着鄭植,暗丢眼色,又将頭微微搖側。
今聽見蕭衍說完,隻得也說道:“上命在身,不便行禮,開讀後請罪罷。
”蕭衍翻身上馬。
姜文光百名跟随先行,蕭衍在後,衆軍士左右護着。
不一時到了帥府,進了轅門,蕭衍請姜文光下馬。
此時鄭植已緊緊跟入,在前引導。
隻見堂上高排香案,香煙縷縷,燈燭輝煌。
姜文光手捧诏書,走在香案之前站立。
蕭衍使慢慢走入滴水檐前,看見姜文光身邊這人行動詫異,早已留心。
忽聽得堂上早喝一聲道:“聖旨到,着蕭衍跪聽宣讀。
皇帝诏曰……”蕭衍聽到跪字,便左手撩衣,假作跪下之狀。
鄭植立在姜文光背後,見蕭衍下跪,以為中計,不敢失了機會,忙拔出匕首在手,大叫道:“奉聖旨賜誅蕭衍!”遂趕上堂來。
不料蕭衍有心提防,原不曾跪下,乘着鄭植拔刀大叫,早将角帶一提,閃開了身子。
及鄭植趕到檐前,兩廊埋伏的曹景宗、陳剛與五百精壯早一齊湧出,圍捉鄭植矣。
鄭植見事不諧,忙在跟随手裡奪了一隻槍來,亂刺亂叫道:“天子有诏誅人,誰敢作逆!”叫聲末絕,早被曹景宗一竹節鋼鞭打倒在地,衆軍士用麻繩捆翻。
此時姜文光隻吓得面如土色,早躲入案桌底下,隻咬得三十二個牙齒格支支的亂響,身子就如一個米糠篩的亂轉,早被衆軍士往桌下一把拖出,用麻繩背綁了,其餘跟随俱被伏兵殺死。
蕭衍即出堂來,上坐着。
曹景宗、陳剛将姜文光、鄭植押至案前跪下。
蕭衍大怒,拍寨桌道:“汝等助纣為虐,殘害忠良,獨不思崔慧景兵圍建康,昏君首領已是莫保,吾兄擁虎狼之師一旦撲滅,是誰之功欤?今卻聽信讒言,視功為仇,每欲傾危,又慮我擁外藩,不敢輕易中傷,卻诏加爵位,以魚餌而誘蛟龍,又使人于中行刺。
誰知我早已參破機謀!何物無知,敢探虎穴!叫衆将官與我綁出轅門,斬訖報來。
”衆軍士得令一聲,忙将洗剝衣服。
姜文光此時已吓去了三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