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關燈
蕭侍中養高遷吉地張夫人應夢産麟兒 詩曰: 牡丹雖說是花王,隻合三春占色香。

     若論善根須佛地,要求貴種必天堂。

     風光上接中天日,威力旁消四野霜。

     但恐有開還有謝,誰能保得不興亡。

     話說蕭順之,隻因一念救人之仁,遂驚動了上帝,傳旨功曹,功曹即谕本境城隍,城隍得旨,早傳喚花神宣玉帝旨。

    衆花神跪聽畢,城隍因說道:“上帝旨意深微,諸神可細将有德名花降生二姓,以便回旨。

    不可怠玩。

    ”衆花神各各領命而回,遂聚在一處商議,道:“玉帝敕旨,要選有德之花。

    伹這花類之中不過草木,如何有德,又無作用,德從何來?”衆花神各各尋思,并無此種,因說道:“除非去問掌花仙史,他或者知道。

    ”因請了來,問道:“我等奉上帝之命,要選有德之花二種降凡,為人民之主。

    我等遍尋不知是那二種方為有德,故特請尊仙到來,望求指教。

    ”掌花仙史聽了,方笑說道:“一個花草,朝鮮暮萎,與德無關。

    今上帝所谕,意實深微,有德二字,是借有德之人而受其德也。

    據我看來,這四大部洲之中隻有得二種,一名菖蒲,一名水仙。

    ”衆花聽了,各驚異道:“此二種甚覺平常,何為有德?”掌花仙史道:“列位諸神有所不曉,當初漢明帝時,我佛如來慈愍衆生,見東土生民惡業深重,因命弟子伊蒲塞到中國來廣揚佛教,濟渡衆生,超災脫難。

    彼時有一個楚王英專心向善,主意為佛,邀請了伊蒲塞到家中供養,極盡虔心。

    因獻花作供,伊蒲塞見諸花俱不喜,盡道他堕落繁華,非佛家清淨之供,隻留了菖蒲、水仙二種,喜其六根清淨,不紅紫而常青,不繁枝而細葉,且出身水石之間,疏疏落落,别具潔姿,逐日夕取他供養其旁。

    因伊蒲塞與楚王英終日傳講佛法,這二種花在旁竊聽了,于心有悟,遂一心修煉,不肯洩氣,保守元陽。

    二花雖然得道,但水仙色念未能除盡,故至今尚含素蕊吐淡花,以弄人間之秀。

    伊蒲塞見二種花皈依佛教,已蘊草木之靈,不忍棄之,遂收入佛門,以廣接引。

    此雖善根,不可言德,然德從此出,似不懸殊。

    況菖蒲孤潔為陽,水仙輕盈為陰。

    今上帝既命選花降生下界,為一朝帝王之後,若非此二種,安能享人間之福也。

    ”衆花神聞言,大家歡喜道:“多承指教,真不愧掌花之主矣。

    ”因又問道:“二花既入佛門,必非凡間可覓,隻不知今在何處藏修,我等力薄不能找尋,上仙既知根源,必知去向,萬望指點明白,以便尋來,方好回旨。

    ”掌花仙史道:“如今實不在人間久矣,他自得道之日,伊蒲塞即帶回西天參見如來,今在如來蓮座之下為一侍者。

    若要尋他,除非到靈山拜見世尊,将上帝旨意告知,請他降生則不難矣。

    ”衆花神聽了大喜稱善,遂别了仙史。

     衆花神中議出一位,将旨意藏在身邊,急駕雲端,望西天而來。

    到了西天,便落下雲頭,一徑走上靈山,到了殿前,隻見廣目天王迎着問道:“來者何神?為何到此?”花神答道:“小神蒙上帝之命,要見如來。

    ”廣目天王道:“如來世尊不在殿中,往靈虛宮中,今日正是講期,與大衆宣揚善果,一應事情不敢通報,恐亂清規。

    你今既奉玉帝旨意而來,隻得要領你去了。

    ”因同了花神,灣灣曲曲又向西行了半晌,方見一座宮阙,甚是巍峨,半空中檀煙縷縷。

    花神往内一看,隻見如來端坐蓮台,與五百阿羅、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藍,講演大乘妙法。

    花神不敢徑入,廣目天王徑到蓮座前跪禀道:“今有上帝差花神來見我佛,在外候旨。

    ”如來聽了,即住了講,說道:“可命他進來。

    ”廣目天王領了法旨,即宣命。

    花神到蓮台下拜,說道:“小神蒙上帝敕旨,選花臨凡治世,今已選定菖蒲、水仙,望我佛慈悲。

    ”如來以慧眼觀之,知其來意,便道:“善哉善哉,既有此大事,因緣必須完續。

    ”遂喚出蒲羅尊者與水大明王二人:“過來聽我分付。

    ”二人聽宣,即在班中走出和南拜說道:“我佛有何法旨?”如來道:“今玉帝有旨,将你二人往東土降生,此系劫運因緣,正好明心見性,不可錯過。

    ”二人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