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蕭元帥轟轟起義齊寶融草草稱尊
詩曰:
獨夫無道已應誅,何況兄仇又剝膚。
若問此中名與義,千秋湯武早相符。
又曰: 南北讓完方踐祚,臣民合請始稱尊。
一時草草為天子,名是空名義不存。
話說蕭衍見柳慶遠選動兵馬,排演陣法,真有神鬼莫測之妙,又來了三員小将,舉事不可稍緩。
欲要先聲制人,使齊君臣害怕。
因又取過筆硯,略不構思,早已做成檄文一道,請柳慶遠觀看。
柳慶遠接來細細看去,隻見這草成的檄文上寫道: 夫道不常夷,時無永化,險泰相沿,晦明非一,皆屯困而複亨,資多難以啟聖。
故昌邑悖德,孝宣聿興;海西亂政,簡文升曆。
并拓緒開基,紹隆寶命,理驗前經事,昭往策今。
茲獨夫擾亂天常,毀棄君德,暴戾昏荒,與事而發,自大行告漸,喜容前兒,梓宮在殡,面無哀色;歡娛遊宴,有過平常。
奇服異衣,更極誇麗。
至于選采嫔妃,姊妹無别;招侍巾栉,姑侄莫辨。
掖庭有稗敗之名,姬姜被于殳之服。
剖視孕婦,斬馘父形,形體宣露,亵衣颠倒,騁肆淫放,驅屏郊邑,行産盈衙,與屍競道,母不及抱,予不遑哭,寵恣愚豎,亂惑妊孽。
梅蟲兒、茹法珍臧獲厮小,專制威柄,誅剪忠良,屠滅卿宰。
劉鎮軍舅氏之尊,江仆射外戚之重,蕭領軍葭莩之宗,徐司空、沈仆射人望攸歸,并受遺托,同慘顧命,劬勞王室,盡忠奉國,而一朝齑粉,使稚無遺,人神怨結,行路嗟憤。
蕭令君忠公幹伐,誠貫幽顯,中流逆命,克剪鲸鲵,慧景喪魄,魏武奪膽,殲滅定亂,以固皇基,真功出桓文,勳超尹呂,敦賞未聞,酷禍遑至,孰不冤痛。
自草昧以來,圖牒所記,昏君暴虐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今予荷眷前朝,義均休戚,上懷委付之重,下惟在原之痛,豈可卧薪引火,坐觀颠覆。
故奉天讨罪,總率貔貅骁勇百萬,虎将千員,巨行迅檝,沖波噎水,督四方仁義之師,擁荊南忠勇之衆,少出橫工,直指朱雀,龍行虎步,并集建康,點放愚狡,廓清京宇,誅愚取殘,俟乎有德,譬猶崩泰山而壓蝼蟻,決懸河而注熛燼,豈有不殄滅者哉。
今斧钺所加,止梅蟲兒、茹法珍、王咺之而已,諸君或世胄羽儀,書勳士府,昔俛首奸黨,受制兇威,不得不然耳。
聞予起義,若能因變立功,自能轉禍為福,永纾青紫;若執迷不悟,拒逆王師,大衆一臨,刑茲罔赦,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腐矣。
勉求多福,毋贻後悔。
謹檄。
十一月日施行 一時衆将聚觀,無不稱贊。
蕭衍即時刊刻,使軍士遍告上自西川以及建康五省地方去了。
遂擇十一月二十日吉時出兵。
蕭衍留侄兒蕭淵明守雍州,總州府事,族弟蕭浴守壘口府司馬莊,蕭黑守樊城,功曹史吉士兼長史事,白馬戍主黃嗣祖兼司馬,郡令杜永兼别駕,小府錄事郭俨知轉漕運,以下大小俱分派已定。
又将家事料理一番。
郗夫人與丁令光備酒餞行,夫妻之間曲盡綢缪。
飲至中間,忽丁令光出位拜說道:“賤妾蒙君寵愛,已懷有孕,将三月餘矣,隻未知男女如何?”蕭衍聽了大喜,道:“今我去乘龍,定生龍種,願汝保攝,分娩後即着人報我。
”飲到半酣,遂攜了郗夫人入房。
正是: 任是英雄骨,夫妻恩愛深。
為公師起義,臨别也凄心。
到了二十這日,五更時侯,蕭衍全身披挂,同了柳慶遠并馬來下教場。
到壇上,蕭衍先自稱為總督諸軍大元帥,次以柳慶遠為神機招讨領軍軍師都督鎮國大将軍,各分軍次。
以昌義之為右先鋒,曹景宗為左先鋒,左軍王茂,右軍馮道根,中軍護衛韋叡,後軍王珍國,合後軍呂僧珍,水軍陳剛,督運糧饷兼管書記張弘策,郭琰副之,執旗王雍,左巡哨曹虎,右巡哨郝隆,其餘大小諸将分派已定,各認旗号,共計大小三軍四十餘萬。
柳慶遠喚過水軍張惠紹、朱思遠引兵出屯江中,以絕郢魯音使,二人得令行事去了。
當有軍中謀士張信入帳說道:“今日黑道當權,破軍值月,年于天乙,直符加于六庚,此時隻宜固守,須待來年二月方可出兵。
”蕭衍聽了大怒,叱之道:“腐儒偏見,泥一不通,豈知兵法!我舉兵之初,所藉者一時骁勇之心。
今事事相接,猶恐疑怠,若頓兵十旬,事必落于人後。
況處分已定,安可中息哉!豈不聞武王伐纣,逆行太歲,豈以年月日為限乎!汝妄據陰陽撓吾軍令。
”喝令刀斧手快牽出斬首示衆。
柳慶遠忙勸道:“明公暫息雷霆,張信據書推算,隻知惡曜宜避,豈知惡曜臨凡,皆為我用,以化作吉星。
此種玄機
若問此中名與義,千秋湯武早相符。
又曰: 南北讓完方踐祚,臣民合請始稱尊。
一時草草為天子,名是空名義不存。
話說蕭衍見柳慶遠選動兵馬,排演陣法,真有神鬼莫測之妙,又來了三員小将,舉事不可稍緩。
欲要先聲制人,使齊君臣害怕。
因又取過筆硯,略不構思,早已做成檄文一道,請柳慶遠觀看。
柳慶遠接來細細看去,隻見這草成的檄文上寫道: 夫道不常夷,時無永化,險泰相沿,晦明非一,皆屯困而複亨,資多難以啟聖。
故昌邑悖德,孝宣聿興;海西亂政,簡文升曆。
并拓緒開基,紹隆寶命,理驗前經事,昭往策今。
茲獨夫擾亂天常,毀棄君德,暴戾昏荒,與事而發,自大行告漸,喜容前兒,梓宮在殡,面無哀色;歡娛遊宴,有過平常。
奇服異衣,更極誇麗。
至于選采嫔妃,姊妹無别;招侍巾栉,姑侄莫辨。
掖庭有稗敗之名,姬姜被于殳之服。
剖視孕婦,斬馘父形,形體宣露,亵衣颠倒,騁肆淫放,驅屏郊邑,行産盈衙,與屍競道,母不及抱,予不遑哭,寵恣愚豎,亂惑妊孽。
梅蟲兒、茹法珍臧獲厮小,專制威柄,誅剪忠良,屠滅卿宰。
劉鎮軍舅氏之尊,江仆射外戚之重,蕭領軍葭莩之宗,徐司空、沈仆射人望攸歸,并受遺托,同慘顧命,劬勞王室,盡忠奉國,而一朝齑粉,使稚無遺,人神怨結,行路嗟憤。
蕭令君忠公幹伐,誠貫幽顯,中流逆命,克剪鲸鲵,慧景喪魄,魏武奪膽,殲滅定亂,以固皇基,真功出桓文,勳超尹呂,敦賞未聞,酷禍遑至,孰不冤痛。
自草昧以來,圖牒所記,昏君暴虐未有若斯之甚者也。
今予荷眷前朝,義均休戚,上懷委付之重,下惟在原之痛,豈可卧薪引火,坐觀颠覆。
故奉天讨罪,總率貔貅骁勇百萬,虎将千員,巨行迅檝,沖波噎水,督四方仁義之師,擁荊南忠勇之衆,少出橫工,直指朱雀,龍行虎步,并集建康,點放愚狡,廓清京宇,誅愚取殘,俟乎有德,譬猶崩泰山而壓蝼蟻,決懸河而注熛燼,豈有不殄滅者哉。
今斧钺所加,止梅蟲兒、茹法珍、王咺之而已,諸君或世胄羽儀,書勳士府,昔俛首奸黨,受制兇威,不得不然耳。
聞予起義,若能因變立功,自能轉禍為福,永纾青紫;若執迷不悟,拒逆王師,大衆一臨,刑茲罔赦,所謂火烈高原,芝蘭同腐矣。
勉求多福,毋贻後悔。
謹檄。
十一月日施行 一時衆将聚觀,無不稱贊。
蕭衍即時刊刻,使軍士遍告上自西川以及建康五省地方去了。
遂擇十一月二十日吉時出兵。
蕭衍留侄兒蕭淵明守雍州,總州府事,族弟蕭浴守壘口府司馬莊,蕭黑守樊城,功曹史吉士兼長史事,白馬戍主黃嗣祖兼司馬,郡令杜永兼别駕,小府錄事郭俨知轉漕運,以下大小俱分派已定。
又将家事料理一番。
郗夫人與丁令光備酒餞行,夫妻之間曲盡綢缪。
飲至中間,忽丁令光出位拜說道:“賤妾蒙君寵愛,已懷有孕,将三月餘矣,隻未知男女如何?”蕭衍聽了大喜,道:“今我去乘龍,定生龍種,願汝保攝,分娩後即着人報我。
”飲到半酣,遂攜了郗夫人入房。
正是: 任是英雄骨,夫妻恩愛深。
為公師起義,臨别也凄心。
到了二十這日,五更時侯,蕭衍全身披挂,同了柳慶遠并馬來下教場。
到壇上,蕭衍先自稱為總督諸軍大元帥,次以柳慶遠為神機招讨領軍軍師都督鎮國大将軍,各分軍次。
以昌義之為右先鋒,曹景宗為左先鋒,左軍王茂,右軍馮道根,中軍護衛韋叡,後軍王珍國,合後軍呂僧珍,水軍陳剛,督運糧饷兼管書記張弘策,郭琰副之,執旗王雍,左巡哨曹虎,右巡哨郝隆,其餘大小諸将分派已定,各認旗号,共計大小三軍四十餘萬。
柳慶遠喚過水軍張惠紹、朱思遠引兵出屯江中,以絕郢魯音使,二人得令行事去了。
當有軍中謀士張信入帳說道:“今日黑道當權,破軍值月,年于天乙,直符加于六庚,此時隻宜固守,須待來年二月方可出兵。
”蕭衍聽了大怒,叱之道:“腐儒偏見,泥一不通,豈知兵法!我舉兵之初,所藉者一時骁勇之心。
今事事相接,猶恐疑怠,若頓兵十旬,事必落于人後。
況處分已定,安可中息哉!豈不聞武王伐纣,逆行太歲,豈以年月日為限乎!汝妄據陰陽撓吾軍令。
”喝令刀斧手快牽出斬首示衆。
柳慶遠忙勸道:“明公暫息雷霆,張信據書推算,隻知惡曜宜避,豈知惡曜臨凡,皆為我用,以化作吉星。
此種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