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遂忙仗劍捏訣,将太陽一指。
蕭元帥引着軍馬正然沖突,忽擡頭一看,隻見這些千軍萬馬霎時無影無蹤,俱不知那裡去了,止留下一片白地。
蕭元帥大驚,忙指引五百鐵騎要沖出陣來。
尚未說完,一霎時烏雲陡合,紅日無光,四下裡昏昏慘慘,對面俱不見人影。
忽然起了一陣大風,從西北上卷來,直刮得遍體寒涼毛孔直豎,又一時雷光閃電,霹靂交加,飛沙走石。
蕭衍在陣中沒處藏躲,隻得将馬勒住,伏鞍攬辔。
不一時風息雲開,依舊現出一天紅日。
蕭衍大喜道:“柳軍師有如此才能,鬼神莫測之機,我蕭衍得之,何慮不縱橫天下!”正欲尋路出陣,隻聽見将台上連珠炮響,四下金鼓齊鳴。
柳慶遠在将台上将五色旗揮動,不一時卻将人馬分開,又團團轉轉,将前八門九曜改作長蛇體,又忽變為梅花陣,又忽變為三才陣,又變為四極陣。
隻這一番陣勢,非同小可,但見: 明分九曜,暗合八門。
占天地之機關、奪風雲之造化。
前後列長蛇之象,左右分龍虎之形。
丙丁前隊如萬條烈火燒山,壬癸後随似一派狂瀾寝地。
左勢盤旋青氣,右形貫串白光。
坤土隻占中央,黃道全依戊已。
八門之内暗藏二十八宿之分,四極陣中潛隐六十四卦之變。
盤盤曲曲亂中隊伍變長蛇,整整齊齊靜裡威儀如伏虎。
梅花陣一沖一突,三才陣或後或前。
休誇八陣成功,謾說六韬取勝。
學的是孔明妙計,用的是呂尚神機。
非白鶴山中傳妙訣,焉能飛龍天上佐成功。
蕭衍在陣中驚驚喜喜觀看無窮。
隻聽得又一聲炮響,鼉鼓頻敲,柳慶遠在壇上将帥旗揮動,不一時衆将各歸隊伍,依舊齊齊排列。
蕭衍定睛一看,卻原路分明,便招呼五百鐵騎走出陣來,滿心歡喜,忙下馬上台來謝柳慶遠道:“不意軍師具此神機,足可使蕭衍殲齊逐魏,混一區宇矣。
”柳慶遠遜謝,笑說道:“茅廬未出,鼎足已知,明公下弦宇宙六八十年,可立而待也。
”蕭衍聽得不明不自,因說道:“軍師微妙,愚不能推,乞明示何如?”柳慶遠道:“天機豈宜先洩,元帥久後自知,今不必細說。
” 尚未說完,忽見正南上塵土飛揚,旌旗閃閃,有二将飛馬而來。
大家驚異觀看,那二将早帶千餘壯士竟到壇前。
滾鞍下馬,步步走上台來,隻見前來的那一員小将束劄得一似天神。
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他: 頭藏金冠紫色,身穿鐵铠紅光。
獅蠻寶帶錦雲裝,強弓挽新月,利刃挺秋霜。
上插兩根雉尾,腰懸三尺魚腸。
若問降下是何方,原神天芮曜,變相是韋郎。
衆将看了,暗暗稱奇。
再将後面那一個少年細細一看,隻見更打扮得非凡,但見他: 手執鐵錘鬥大,身穿戰襖猩紅,虎腰狼背逞威風。
盡皆誇猛勇,誰不羨英雄。
星宿天任并列,姓名渭水同宗。
隻因梁業要成功,故從天上降,恰向此時逢。
二人走到台上,望着蕭衍、柳慶遠下拜,道:“小将韋叡,字懷文;表弟呂僧珍,字元瑜。
一奉父命,一遵舅遣,知主公蕭元帥今日誓師起義,特領精兵千人,共誅元惡,望元帥收錄。
”蕭衍聽了大喜,連忙出位扶起,道:“蒙二位将軍不棄,仗義助我,永同富貴。
”原來韋叡的父親是上庸太守韋祖歸,京兆杜陵人。
這韋祖歸最能識人,常言定天下者必在吾州将乎。
遂每每結納于蕭衍。
這呂僧珍是東平範人,世居廣陵,早年父母皆喪,貧困無依,韋祖歸留養。
及長,聲若銅鐘,身長力大,與韋叡日習武藝,二人英勇無敵。
韋祖歸每每說道,二子皆封侯之相。
今見蕭衍兵起,故遣一子一甥特來扶助。
蕭衍見起兵之初,二将來投,十分歡喜。
不一時,東北上征塵滾滾,又有一将帶了五百餘人飛馬而來。
諸将一齊看去,隻見那将下馬走上壇來,氣宇昂昂。
隻這一身打扮,實是無賽,但見他: 望去一條雪虎,行來千尺銀龍。
方天畫戟指西東,前懸金竹箭,右挂鐵鉛弓。
星映上垣水宿名,稱九曜飛龍,問蹤尋迹偶随馮,要求扶世運,故此立梁功。
那将撩衣上台下拜,說道:“末将馮道根,表字巨源,廣平人氏。
聞元帥起義,順天應人,道根雖居母喪,服制未終,但拯民念切,又恐失時,今特領鄉人子弟五百餘人,願效犬馬,悉聽指揮,望元帥收錄。
”蕭衍聽了大喜,道:“将軍其起少年,能識事機,真乃義士,除兇之日共享富貴。
” 柳慶遠對蕭衍說道:“今日之事,上應天心,下合人意,星曜畢臨,機時皆至,元帥可垂手而入建康也。
”蕭衍大喜。
于是大吹大擂,宰牛殺馬,賞犒三軍,各盡其歡。
酒罷,柳慶遠因對蕭衍說道:“用兵貴乎有名,名又貴乎先聲奪人。
欲揚先聲,檄文誅奸不可少,我今欲做成檄文一道,先使人傳入建康,使他君臣無措。
”隻不知這檄文如何做法,隻因這一番有分教:沿江屍滾,遍地骸抛。
不知果是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蕭元帥引着軍馬正然沖突,忽擡頭一看,隻見這些千軍萬馬霎時無影無蹤,俱不知那裡去了,止留下一片白地。
蕭元帥大驚,忙指引五百鐵騎要沖出陣來。
尚未說完,一霎時烏雲陡合,紅日無光,四下裡昏昏慘慘,對面俱不見人影。
忽然起了一陣大風,從西北上卷來,直刮得遍體寒涼毛孔直豎,又一時雷光閃電,霹靂交加,飛沙走石。
蕭衍在陣中沒處藏躲,隻得将馬勒住,伏鞍攬辔。
不一時風息雲開,依舊現出一天紅日。
蕭衍大喜道:“柳軍師有如此才能,鬼神莫測之機,我蕭衍得之,何慮不縱橫天下!”正欲尋路出陣,隻聽見将台上連珠炮響,四下金鼓齊鳴。
柳慶遠在将台上将五色旗揮動,不一時卻将人馬分開,又團團轉轉,将前八門九曜改作長蛇體,又忽變為梅花陣,又忽變為三才陣,又變為四極陣。
隻這一番陣勢,非同小可,但見: 明分九曜,暗合八門。
占天地之機關、奪風雲之造化。
前後列長蛇之象,左右分龍虎之形。
丙丁前隊如萬條烈火燒山,壬癸後随似一派狂瀾寝地。
左勢盤旋青氣,右形貫串白光。
坤土隻占中央,黃道全依戊已。
八門之内暗藏二十八宿之分,四極陣中潛隐六十四卦之變。
盤盤曲曲亂中隊伍變長蛇,整整齊齊靜裡威儀如伏虎。
梅花陣一沖一突,三才陣或後或前。
休誇八陣成功,謾說六韬取勝。
學的是孔明妙計,用的是呂尚神機。
非白鶴山中傳妙訣,焉能飛龍天上佐成功。
蕭衍在陣中驚驚喜喜觀看無窮。
隻聽得又一聲炮響,鼉鼓頻敲,柳慶遠在壇上将帥旗揮動,不一時衆将各歸隊伍,依舊齊齊排列。
蕭衍定睛一看,卻原路分明,便招呼五百鐵騎走出陣來,滿心歡喜,忙下馬上台來謝柳慶遠道:“不意軍師具此神機,足可使蕭衍殲齊逐魏,混一區宇矣。
”柳慶遠遜謝,笑說道:“茅廬未出,鼎足已知,明公下弦宇宙六八十年,可立而待也。
”蕭衍聽得不明不自,因說道:“軍師微妙,愚不能推,乞明示何如?”柳慶遠道:“天機豈宜先洩,元帥久後自知,今不必細說。
” 尚未說完,忽見正南上塵土飛揚,旌旗閃閃,有二将飛馬而來。
大家驚異觀看,那二将早帶千餘壯士竟到壇前。
滾鞍下馬,步步走上台來,隻見前來的那一員小将束劄得一似天神。
你道他怎生打扮,但見他: 頭藏金冠紫色,身穿鐵铠紅光。
獅蠻寶帶錦雲裝,強弓挽新月,利刃挺秋霜。
上插兩根雉尾,腰懸三尺魚腸。
若問降下是何方,原神天芮曜,變相是韋郎。
衆将看了,暗暗稱奇。
再将後面那一個少年細細一看,隻見更打扮得非凡,但見他: 手執鐵錘鬥大,身穿戰襖猩紅,虎腰狼背逞威風。
盡皆誇猛勇,誰不羨英雄。
星宿天任并列,姓名渭水同宗。
隻因梁業要成功,故從天上降,恰向此時逢。
二人走到台上,望着蕭衍、柳慶遠下拜,道:“小将韋叡,字懷文;表弟呂僧珍,字元瑜。
一奉父命,一遵舅遣,知主公蕭元帥今日誓師起義,特領精兵千人,共誅元惡,望元帥收錄。
”蕭衍聽了大喜,連忙出位扶起,道:“蒙二位将軍不棄,仗義助我,永同富貴。
”原來韋叡的父親是上庸太守韋祖歸,京兆杜陵人。
這韋祖歸最能識人,常言定天下者必在吾州将乎。
遂每每結納于蕭衍。
這呂僧珍是東平範人,世居廣陵,早年父母皆喪,貧困無依,韋祖歸留養。
及長,聲若銅鐘,身長力大,與韋叡日習武藝,二人英勇無敵。
韋祖歸每每說道,二子皆封侯之相。
今見蕭衍兵起,故遣一子一甥特來扶助。
蕭衍見起兵之初,二将來投,十分歡喜。
不一時,東北上征塵滾滾,又有一将帶了五百餘人飛馬而來。
諸将一齊看去,隻見那将下馬走上壇來,氣宇昂昂。
隻這一身打扮,實是無賽,但見他: 望去一條雪虎,行來千尺銀龍。
方天畫戟指西東,前懸金竹箭,右挂鐵鉛弓。
星映上垣水宿名,稱九曜飛龍,問蹤尋迹偶随馮,要求扶世運,故此立梁功。
那将撩衣上台下拜,說道:“末将馮道根,表字巨源,廣平人氏。
聞元帥起義,順天應人,道根雖居母喪,服制未終,但拯民念切,又恐失時,今特領鄉人子弟五百餘人,願效犬馬,悉聽指揮,望元帥收錄。
”蕭衍聽了大喜,道:“将軍其起少年,能識事機,真乃義士,除兇之日共享富貴。
” 柳慶遠對蕭衍說道:“今日之事,上應天心,下合人意,星曜畢臨,機時皆至,元帥可垂手而入建康也。
”蕭衍大喜。
于是大吹大擂,宰牛殺馬,賞犒三軍,各盡其歡。
酒罷,柳慶遠因對蕭衍說道:“用兵貴乎有名,名又貴乎先聲奪人。
欲揚先聲,檄文誅奸不可少,我今欲做成檄文一道,先使人傳入建康,使他君臣無措。
”隻不知這檄文如何做法,隻因這一番有分教:沿江屍滾,遍地骸抛。
不知果是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