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關燈
見他二人俱是異相,心中大喜,忙出位相見,說道:“軍糧失去,虧二位英雄奪轉,其勇可知,其功不小。

    今且屈二位為我左右護衛,異日立功,再當奏請。

    ”遂使二人與諸将相見。

    根見畢備酒聚飲,飲至中間問起,方知王珍國是亳州偏将,今與昌義之結為弟兄來投。

    蕭衍不勝歡喜。

    二人見蕭衍相待至誠,甚是感激。

     不一時解進窦融,蕭衍見其雄壯,因說道:“軍糧乃我軍之食,汝擅自劫取,今日擒來有何話說?”窦融道:“為臣盡力,不得不然。

    今日就擒。

    有死而已。

    ”蕭衍見其忠烈,即出位解縛。

    道:“适才冒渎,望乞恕罪。

    ”一手扯他上坐飲酒。

    窦融道:“末将感元帥不殺之恩,願圖犬馬,豈敢與諸将并列。

    ”蕭衍道:“将軍若能棄暗即系股肱,又何遜也。

    ”窦融見蕭衍言出真誠,再三拜謝,同飲。

    飲至中間,蕭衍因對窦融說道:“将軍既不棄我,我欲假将軍去如此這般,不知将軍肯從否?”窦融道:“感元帥之德,此事必須末将親行方妥。

    ” 蕭衍大喜,遂喚王茂同昌義之、窦融受計,将窦融原來人馬旗号給還,又将鐘離之糧還他三人,即離了本寨而去,衆将俱說道:“窦融新順,未必真誠,放歸可也,奈何元帥又付鐘離之糧,以齋盜寇?”蕭衍笑道:“吾觀其人,必不負我,管則成功。

    ”衆将雖曰唯唯,心甚不服。

    蕭衍又喚過劉思忌,吩咐道:“你可領二千人馬,去向西南埋伏,如見糧來,即可出應之。

    ”又吩咐王珍國道:“付汝二千人馬,二更左右悄至魏寨左首,要有人追趕,你可截住,保護而回,算汝功也。

    ”王珍國欣然而去, 且說窦融領了蕭衍之令,竟押着齊糧同着王茂、昌義之二人興興頭頭走上大路,望魏營而進。

    見了魏主說道:“蒙陛下差委,奪劫齊糧,幸不辱命。

    ”魏主大喜,遂命将齊糧發與拓拔健收管。

    窦融、王茂、昌義之忙叫軍士将糧同送往拓拔健處交納。

    此時日已将暮,軍士不便收拾,隻将糧車總聚在一處,候明日交納。

    王茂等将帶來之兵暗暗各各照會,又将帶來的空車混在中間。

    将近三更,王茂等一齊動手。

    窦融口說道:“我奉軍令,查點齊糧。

    ”守兵見了不敢攔阻。

    三人直入帳中。

    拓拔健正坐着未睡,不曾提防,早被昌義之突至面前,當頭一打,隻見打得紅光直冒,跌在地上。

    窦融因對守兵道:“敢有聲張者,照此為例!”守兵見勢頭兒兇惡,那個還敢聲言。

    王茂喚入自家兵卒,将魏糧盡數裝在空車上,同着自己原來的糧車,推着就走。

    窦融在前,昌義之、王茂在後,悄悄的出了魏寨而走。

     守糧軍卒見他們去遠了,忙去報知魏主。

    巍主聽了大怒,忙叫衆将追趕,拿得窦融,碎屍萬斷,衆将即分頭來追,正然趕上,忽一聲炮響,兩邊伏兵四出。

    王珍國大殺一陣,隻保着糧車慢慢而行。

    魏将見有齊兵接應,又因黑夜中不便追趕,将欲退下。

    不期魏主親引了鐵騎來追,衆将不敢不追,隻得向前追來。

    不一時,連珠炮響,正東上一軍殺來,照耀如同白日,乃是劉思忌,兩下混戰一場。

    魏主見糧去遠隻得收兵, 将及天明,窦融取糧回見蕭衍。

    蕭衍大喜,叫軍政司紀功,遂引兵進逼魏寨。

    魏主隻吩咐堅守不戰,過了兩日,昌義之見魏兵不戰,急的熱殺殺的,提着這條鐵扁擔躍馬直出陣上大叫道:“敢戰者快來!”魏将見他年幼可欺。

    朱全、張超兩馬并出。

    昌義之笑道:“那怕再多幾個!”便輪動鐵扁擔打來。

    朱全,張超急用槍刀敵住。

    戰不十餘合,昌義之隻将扁擔左右一迎,早将朱全打落下馬。

    張超急舉槍刺來,昌義之忙用鐵扁擔一隔,不期去得力大,早将張超的手中槍打做兩截。

    張超空了手,慌忙伏馬逃入營中去了。

    昌義之笑道:“原來魏将這樣不經打!”魏将聽見,俱氣忿不過,不待魏主之令,早有王當、錢成、呂勇、許富、李末、楊武六将齊出,圍裹昌義之厮殺。

    昌義之全無懼色,殺了多時,蕭衍恐他有失,遂鳴金收軍。

     魏主見齊将少年骁勇,六将不能勝他,甚是惱怒。

    忽有報馬報道:“王将軍連破齊地數郡,已近山陽。

    不料蕭衍暗差柳參謀救援,被柳參謀連連詐敗,将王将軍誘入重地,全軍敗沒,所得齊郡州縣皆被齊人複奪去了。

    王将軍已退回杞州。

    ”魏主見報,大叫一聲道:“何天之不祐寡人若此!”說罷,跌倒在地。

    衆将慌忙挽扶寬解。

    隻因這一勸解有分教:來時有興轟轟至,歸去無顔悄悄行。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