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關燈
小
中
大
蕭順之看得不明不白,心下一發疑惑,因走下來,又叫蕭用将桌子擡去,桌上放了凳子,他複走上去,将身探出半牆細看,說道:“奇事怪事。
”曹近野見他說奇道怪,也走上來看,蕭順之道:“我看這些少年圍繞女子輕薄,必非良意。
”曹近野說道:“你看他杯盤羅列,無非是館中女人侑酒,此乃常事,何足為奇。
” 蕭順之道:“若館中女人侑酒,必相對歡然,何得有哭泣之聲?我見少年輕薄,那女子退縮含羞,此良家閨态,非妓女也。
怎青天白日,有此狂徒肄行!”正說不完,曹近野忙悄俏下來,扯着蕭順之說道:“我看那中間一位少年,是你令侄蕭庸,他為何也在其内?”蕭順之道:“我沒有看見,豈有此理?”曹近野道:“我豈錯看。
”蕭順之不信,又複走上細看,隻見侄兒果然同着這幾個少年在那裡一起指手劃腳,将女子調戲。
蕭順之看了,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理!”欲要隔牆叫喚,又恐怕驚他走了,隻得走下來,說道:“果然是我那畜生也在其中,我若不去救,這女子定然被他們淫污了。
”說完就走,走到門口,隻見門都是關的,敲了半日,并無一人答應,再細看時,竟是鎖的。
蕭順之着急道:“這又奇了,店家為何将我們鎖住吃酒,難道怕我們走了不成。
”話未說完,隻聽見街上人聲鼎沸起來,又不知是何緣故,叫道:“店家,為何将園門鎖了?”隻因隔壁有此異事,街上人都擠滿了,漸漸擠入店中,故一時店家将大門關了,恐怕不見東西,他因有人在園中吃酒,不便來說,他又要去看看,隻得将門鎖好。
蕭順之見不得出去,一時急得沒法,蕭用因看見旁邊有一張木梯,因忙禀道:“老爺不必着急,有梯在此,不如扒過牆去罷。
”因取出靠在牆邊,蕭順之急忙上梯,牆外有株梅樹,便攀援而下,趕入亭中,大喝道:“蕭庸畜生不得無禮!” 衆公子忽見有人扒過牆來,心中大怒,正要叫家人動手,蕭庸忽擡頭看見是他叔子,便吃了一驚,心下着慌,忙對江公子說道:“這是我叔子,不可動手。
”衆公子聽見說是他的叔子,曉得是蕭順之,也就着慌。
衆家人聽見,知他是皇親,俱吓軟了,那蕭順之趕到面前,先将手分開衆人,且不開言,就将三個女子拉到半邊,因問道:“你三人還是良家女子,還是來賺錢陪酒的?”那女子見問,遂一齊大哭道:“我們俱是良家,好端端的在家中被他們恃強搶來,望老爺救命!”說罷,俱大哭起來。
蕭順之道:“且不必哭,你且站下,我有道理。
”即喚侄兒蕭庸過來,罵道:“你這大膽的畜生!日日結交匪類,在外胡行,你父親屢屢教訓,全不悔悟,還不見有害人之處。
怎今日成群結黨,劫擄良家子女,白日強逼行兇,在這禁城之外,萬目昭彰之地,如此胡為。
倘若主上聞知,定有滅門之禍!”因取過一根竹悄在手,望着蕭庸身上便打。
衆公子見他說得利害。
把酒都吓醒了,蕭庸被打,隻得說道:“非關侄兒不肖,都是江公子、仲公子、韶公子三人之事,小侄不過同來看花适興。
這些女子,侄兒實實不曾調戲。
”蕭順之聽見說出江、仲、韶三姓,就知他父親俱是現任當朝,因對着三人拱一拱手,道:“三兄怎不守令尊家訓,在外放蕩,與我這不肖侄兒倚強仗勢,占人子女,何異強徒。
我将此事訴于尊公,還少不得去投肺木函,奏請定奪。
”三個公子聽見他要去告訴父親,還不着急,說出要去投肺木函四字,便個個驚呆麻木,俱不敢開言。
你道這是什麼緣故?原來齊主蕭道成登極之後,立法在朝門之外,設大石一塊,其色紅赤,有八九尺長,其形如肺,其聲如鐘,肺石之旁又置一木匣,凡民有冤抑不得上聞,寫了表章,投入其中,如此三日,朝臣啟函奏聞齊主定奪,就象如今擊登聞鼓一樣。
今見蕭順之要去投肺木函,這驚不小。
内中仲公子年紀長些,隻得大着膽向着蕭順之作揖,說道:“請老伯息怒,晚生輩實因醉後誤聽鄉人說是妓女,故叫他來佐飲,不期是個良家。
晚生輩正問出其情,即欲叫人送還,不意老伯過來看見圍繞,隻說晚生輩有甚不肖之念,萬望老伯恕罪鑒原。
晚生輩即着人送歸完趙矣。
”蕭順之道:“好個完趙二字,我隻打我那畜生。
”遂又提起竹梢複打。
此時曹近野也過來了,遂上前連忙勸止道:“既是衆位公子肯着人送歸,仁兄亦不必深求矣。
”衆公子見有人解勸,遂叫家人過來,分付道:“好将這三個女子好好送回各家。
”衆家人走來,領着女子起身。
正是: 冶容豈可不深藏,無奈春花欲比妝。
色豔定遭風雨妬,不然已作野鴛鴦。
衆家人将女子領去,尚未走出苑中,蕭順之因忽想道:“這起惡奴從來助主行惡,豈肯好好送回,倘路上又生别事,反為不美。
”遂大踏步随後跟來,說道:“可同我送回本家。
”衆家人隻得停步,等他走至門
”曹近野見他說奇道怪,也走上來看,蕭順之道:“我看這些少年圍繞女子輕薄,必非良意。
”曹近野說道:“你看他杯盤羅列,無非是館中女人侑酒,此乃常事,何足為奇。
” 蕭順之道:“若館中女人侑酒,必相對歡然,何得有哭泣之聲?我見少年輕薄,那女子退縮含羞,此良家閨态,非妓女也。
怎青天白日,有此狂徒肄行!”正說不完,曹近野忙悄俏下來,扯着蕭順之說道:“我看那中間一位少年,是你令侄蕭庸,他為何也在其内?”蕭順之道:“我沒有看見,豈有此理?”曹近野道:“我豈錯看。
”蕭順之不信,又複走上細看,隻見侄兒果然同着這幾個少年在那裡一起指手劃腳,将女子調戲。
蕭順之看了,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理!”欲要隔牆叫喚,又恐怕驚他走了,隻得走下來,說道:“果然是我那畜生也在其中,我若不去救,這女子定然被他們淫污了。
”說完就走,走到門口,隻見門都是關的,敲了半日,并無一人答應,再細看時,竟是鎖的。
蕭順之着急道:“這又奇了,店家為何将我們鎖住吃酒,難道怕我們走了不成。
”話未說完,隻聽見街上人聲鼎沸起來,又不知是何緣故,叫道:“店家,為何将園門鎖了?”隻因隔壁有此異事,街上人都擠滿了,漸漸擠入店中,故一時店家将大門關了,恐怕不見東西,他因有人在園中吃酒,不便來說,他又要去看看,隻得将門鎖好。
蕭順之見不得出去,一時急得沒法,蕭用因看見旁邊有一張木梯,因忙禀道:“老爺不必着急,有梯在此,不如扒過牆去罷。
”因取出靠在牆邊,蕭順之急忙上梯,牆外有株梅樹,便攀援而下,趕入亭中,大喝道:“蕭庸畜生不得無禮!” 衆公子忽見有人扒過牆來,心中大怒,正要叫家人動手,蕭庸忽擡頭看見是他叔子,便吃了一驚,心下着慌,忙對江公子說道:“這是我叔子,不可動手。
”衆公子聽見說是他的叔子,曉得是蕭順之,也就着慌。
衆家人聽見,知他是皇親,俱吓軟了,那蕭順之趕到面前,先将手分開衆人,且不開言,就将三個女子拉到半邊,因問道:“你三人還是良家女子,還是來賺錢陪酒的?”那女子見問,遂一齊大哭道:“我們俱是良家,好端端的在家中被他們恃強搶來,望老爺救命!”說罷,俱大哭起來。
蕭順之道:“且不必哭,你且站下,我有道理。
”即喚侄兒蕭庸過來,罵道:“你這大膽的畜生!日日結交匪類,在外胡行,你父親屢屢教訓,全不悔悟,還不見有害人之處。
怎今日成群結黨,劫擄良家子女,白日強逼行兇,在這禁城之外,萬目昭彰之地,如此胡為。
倘若主上聞知,定有滅門之禍!”因取過一根竹悄在手,望着蕭庸身上便打。
衆公子見他說得利害。
把酒都吓醒了,蕭庸被打,隻得說道:“非關侄兒不肖,都是江公子、仲公子、韶公子三人之事,小侄不過同來看花适興。
這些女子,侄兒實實不曾調戲。
”蕭順之聽見說出江、仲、韶三姓,就知他父親俱是現任當朝,因對着三人拱一拱手,道:“三兄怎不守令尊家訓,在外放蕩,與我這不肖侄兒倚強仗勢,占人子女,何異強徒。
我将此事訴于尊公,還少不得去投肺木函,奏請定奪。
”三個公子聽見他要去告訴父親,還不着急,說出要去投肺木函四字,便個個驚呆麻木,俱不敢開言。
你道這是什麼緣故?原來齊主蕭道成登極之後,立法在朝門之外,設大石一塊,其色紅赤,有八九尺長,其形如肺,其聲如鐘,肺石之旁又置一木匣,凡民有冤抑不得上聞,寫了表章,投入其中,如此三日,朝臣啟函奏聞齊主定奪,就象如今擊登聞鼓一樣。
今見蕭順之要去投肺木函,這驚不小。
内中仲公子年紀長些,隻得大着膽向着蕭順之作揖,說道:“請老伯息怒,晚生輩實因醉後誤聽鄉人說是妓女,故叫他來佐飲,不期是個良家。
晚生輩正問出其情,即欲叫人送還,不意老伯過來看見圍繞,隻說晚生輩有甚不肖之念,萬望老伯恕罪鑒原。
晚生輩即着人送歸完趙矣。
”蕭順之道:“好個完趙二字,我隻打我那畜生。
”遂又提起竹梢複打。
此時曹近野也過來了,遂上前連忙勸止道:“既是衆位公子肯着人送歸,仁兄亦不必深求矣。
”衆公子見有人解勸,遂叫家人過來,分付道:“好将這三個女子好好送回各家。
”衆家人走來,領着女子起身。
正是: 冶容豈可不深藏,無奈春花欲比妝。
色豔定遭風雨妬,不然已作野鴛鴦。
衆家人将女子領去,尚未走出苑中,蕭順之因忽想道:“這起惡奴從來助主行惡,豈肯好好送回,倘路上又生别事,反為不美。
”遂大踏步随後跟來,說道:“可同我送回本家。
”衆家人隻得停步,等他走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