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厚積方可發

關燈
給治了,原因就是毛澤東思想抓住了中國幾千年的土匪大多數就是因為沒有飯吃的關鍵。

    當年在東北,松花江南邊是杜聿銘的王牌部隊,北面是成群連日本關東軍都沒有辦法的東北土匪,就是一個簡單的土地改革,就把土匪給剿光了。

     袁紹為了建立和袁術、陶謙集團的緩沖區,一心對付北面的公孫瓒就上表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

    這時候所謂上表都是假的,反正皇帝說話也不算。

    就是袁紹對曹操的外交承認。

     初平三年,曹操在他當第一任地方長官的頓丘駐軍,土匪于毒這時候大舉進攻東武陽。

    曹操的打了一場精彩的圍點打援的戰役,他沒有如常規的戰法那樣去回救武陽——大概當時武陽有荀彧駐守,至少可保一時無虞———而是圍魏救趙地去山區剿滅于毒的老巢,然後再在于毒回援的路上設伏兵,獲得大勝。

    圍點打援的前提是攻敵所必救,然後在對方的回救路線上進行阻擊,不但可以以逸待勞,更在于戰場由自己選擇,且不必進行傷亡很大的攻堅戰,充分把握戰争的主動權,做到緻人而不緻于人。

     這年的農曆四月傳來消息,王允和呂布合夥把董卓給宰了,董卓的部下李催等打着為董卓報仇的旗号又殺進長安,關中一片大亂。

    而此時的曹操沒有心情去管關中的閑事。

    因為近在咫尺的兖州刺史劉岱被從青州流竄來的黃巾軍給解決了,州裡的濟北相鮑信一向是曹操的崇拜者,派人來請曹操去當兖州牧。

     曹操到兖州上任之後第一件事情是給劉岱報仇,樹立政治形象,頭腦發熱在壽張硬碰硬地和黃巾軍大戰,取得了慘勝,鮑信戰死。

    受到了挫敗的曹操這才清醒,對待人數衆多的黃巾軍硬碰硬是得不償失的。

    黃巾軍這種到處流竄式的作戰,缺乏必要的後勤供應,隻要采取堅壁清野、畫地為牢等手段,阻止黃巾軍獲取給養就能夠不戰而勝。

    就好像你要分離出一杯水裡的泥,手越進去攪和水就越渾濁,老子說:“靜之徐清”,把水澄一會,泥沙就沉底了。

    對待流寇式作戰,就是要想法讓他們靜下來,靜下來以後他們的内部矛盾就尖銳了,後世的黃巢、李自成、張獻忠等都是在靜下來以後就迅速完蛋的。

    曹操在後來的戰鬥裡對黃巾軍采取追而不打,戰鬥而不決鬥的戰術,到了糧食緊張的冬天終于将黃巾軍拖垮,百萬黃巾投降曹操。

    百萬中大半是婦孺,所謂的黃巾軍說是逃難軍更為确切一些。

    其中降卒三十萬,曹操從中選出精銳,編練為青州軍,其餘的編入屯田。

     至此采取厚積政策兩年的曹操完成了重要的原始積累,有了第一桶金。

    地盤上有了相對富庶的兖州作為根據地,人才上除了初期的夏侯氏和曹氏将領外,增加了荀彧、程昱等謀士,典偉、許褚、李典、于禁等武将,有了足夠的兵源和作為屯田政策最基本的勞動力,真正有了争霸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