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 迂闊聖人後
關燈
小
中
大
能夠打過曹操則事後劉備肯定要奪荊州。
當然這個兩難論的基礎是劉琮肯定打不過曹操,東吳是不能聯合的,因為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死在劉琮的父親劉表手裡,雙方是世仇。
想到這,劉琮想通了,不能為劉備而戰,就遣使者向曹操請降。
劉備知道劉琮降曹的時候,曹操大軍已經到了宛城。
諸葛亮給劉備出了個馊主意,就是攻打劉琮,趁機占有荊州。
劉備估計當時很想罵諸葛亮混蛋。
荊州的蔡瑁、蒯越等人早就對他有防備了,偷襲肯定是不成的,要是被粘在荊州城下的話,曹操大軍一到就包餃子了。
就算僥幸能夠拿下荊州,肯定是衆心不附,比當年殺車胄占徐州的時候還不如,曹操大軍一到還要完蛋。
不過劉備到底是奸人,沒有說,隻是推說不忍心。
然後說曹操是壞人,到處殺人放火,共産共妻,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蹂躏,咱帶上老百姓去江陵吧。
實際上劉備是要抄曹孟德延津南破文醜的故伎,讓老百姓給他擋災。
江陵是個好地方,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于是曹操又演出了一個長途奔襲經典,盡棄辎重,率領精銳騎兵五千,從襄陽一日一夜強行軍三百餘裡,在當陽長阪追上了劉備的逃難軍。
劉備這回估計又是看到了曹操的旗号了,别說跟随逃難的老百姓,連老婆都不要了,不向東南了,轉頭向東跑,倒是侍衛長趙雲拼死把他的兒子阿鬥給救出來了。
靠着老百姓隔離了曹軍,諸葛亮和他們帶着幾十個殘兵一起跑到了漢津,上了關羽的船,順漢水而下去夏口投劉琦。
曹操得意有些忘形,就寫了一封信給孫權,揚言要和他會獵于吳,以為孫權一吓就能夠投降了。
在得到回音之前,看着明月烏鴉,曹操寫下了《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後世有人說裡面引用的那段《詩經》裡的“青青子矜”,指的是郭嘉郭奉孝,筆者以為,就酒友來說倒很有些象懷念被曹操殺了的孔融。
郭嘉心思缜密,不是率性之人,也少文采,與曹操是在臣在師的關系。
孔融是好酒之人也是率性之人,在曹操宣布禁酒(當時可能是因為缺糧,當在建安六年天下大旱的時候),給曹操寫信道:“天上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鐘無以成其聖。
且桀纣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
孔融的率真的調侃何嘗不是曹操得以忘卻官場和戰場上刀光劍影的杜康。
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孔融曾經在曹操要殺楊彪的時候說:“假使成王欲殺召公,則周公可得言不知邪?”,卻是把曹操比成周公的。
“烏鵲南飛”一句更見悼亡之作,不是心懷悔意,曹操在飲馬長江的時候又有什麼不可斷絕的憂從中來呢?
當然這個兩難論的基礎是劉琮肯定打不過曹操,東吳是不能聯合的,因為孫權的父親孫堅就死在劉琮的父親劉表手裡,雙方是世仇。
想到這,劉琮想通了,不能為劉備而戰,就遣使者向曹操請降。
劉備知道劉琮降曹的時候,曹操大軍已經到了宛城。
諸葛亮給劉備出了個馊主意,就是攻打劉琮,趁機占有荊州。
劉備估計當時很想罵諸葛亮混蛋。
荊州的蔡瑁、蒯越等人早就對他有防備了,偷襲肯定是不成的,要是被粘在荊州城下的話,曹操大軍一到就包餃子了。
就算僥幸能夠拿下荊州,肯定是衆心不附,比當年殺車胄占徐州的時候還不如,曹操大軍一到還要完蛋。
不過劉備到底是奸人,沒有說,隻是推說不忍心。
然後說曹操是壞人,到處殺人放火,共産共妻,為了不讓老百姓受蹂躏,咱帶上老百姓去江陵吧。
實際上劉備是要抄曹孟德延津南破文醜的故伎,讓老百姓給他擋災。
江陵是個好地方,曹操不可能不知道,于是曹操又演出了一個長途奔襲經典,盡棄辎重,率領精銳騎兵五千,從襄陽一日一夜強行軍三百餘裡,在當陽長阪追上了劉備的逃難軍。
劉備這回估計又是看到了曹操的旗号了,别說跟随逃難的老百姓,連老婆都不要了,不向東南了,轉頭向東跑,倒是侍衛長趙雲拼死把他的兒子阿鬥給救出來了。
靠着老百姓隔離了曹軍,諸葛亮和他們帶着幾十個殘兵一起跑到了漢津,上了關羽的船,順漢水而下去夏口投劉琦。
曹操得意有些忘形,就寫了一封信給孫權,揚言要和他會獵于吳,以為孫權一吓就能夠投降了。
在得到回音之前,看着明月烏鴉,曹操寫下了《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 後世有人說裡面引用的那段《詩經》裡的“青青子矜”,指的是郭嘉郭奉孝,筆者以為,就酒友來說倒很有些象懷念被曹操殺了的孔融。
郭嘉心思缜密,不是率性之人,也少文采,與曹操是在臣在師的關系。
孔融是好酒之人也是率性之人,在曹操宣布禁酒(當時可能是因為缺糧,當在建安六年天下大旱的時候),給曹操寫信道:“天上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堯不飲千鐘無以成其聖。
且桀纣以色亡國,今令不禁婚姻也”。
孔融的率真的調侃何嘗不是曹操得以忘卻官場和戰場上刀光劍影的杜康。
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孔融曾經在曹操要殺楊彪的時候說:“假使成王欲殺召公,則周公可得言不知邪?”,卻是把曹操比成周公的。
“烏鵲南飛”一句更見悼亡之作,不是心懷悔意,曹操在飲馬長江的時候又有什麼不可斷絕的憂從中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