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難測是人心

關燈
若權迎之,共牧兖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

    ”至于陳宮的原因,《三國演義》的解釋是當初曹操出奔的時候殺呂伯奢一家,但是曆史上陳宮卻是一直跟着曹操到兖州的。

    這時候的陳宮為的是什麼?或許有一種解釋,陳宮作為最早追随曹操的人以前在文臣裡應該是第一号人物,此時的地位和待遇是肯定不如後進的荀彧之輩的了,不是為了一種功利,而是為了一種冷落。

    曹操征徐州後留下主事的是荀彧,陳宮已經不是曹操最倚重的謀士,或許陳宮覺得曹操這是一種勢利地背叛?覺得是曹操對他的屈才或者侮辱?因為說到個人道德問題,反複無常的呂布并不在曹操之上。

     這次的後院起火對于曹操在軍事上的打擊或者還不是緻命的,大軍還在他手,他還有三座城池作為大本營,但是對于他的心理來說肯定是緻命的。

    他最信任的兩個朋友成了他最危險的兩個敵人。

    曹操隻好放棄徐州,回軍收複失地。

    可能這時候陶謙的部隊已經被打殘了,根本沒有能力去追擊曹操,曹操也就得以平安撤退。

     在回去之後,曹操對别人的信任又受到了慘重打擊。

    在路上他聽說很多人跟着張邈和陳宮背叛他的時候,拍着胸脯為一個人打保票:“唯魏種不棄孤也!”後來回到鄄城,他才發現這位由他親手舉薦的孝廉用事實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勃然大怒的曹操咆哮道:“(魏)種,南不走越,北不走胡,不置汝也!”如果說魏種是不知道曹操這樣信任他的話,畢谌則是更充分利用了一把被小說家稱為奸雄的曹操的善良。

    畢的老母妻子被張邈作為人質,曹操對他說,你老母在他們手裡,你去吧。

    畢堅稱沒有貳心,曹操在這麼多朋友背叛他的時候還能夠有這麼一個義薄雲天的好朋友當場感動得大哭。

    要知道,曹操的眼淚比劉備要真誠得多,就如同劉備地發怒要比曹操真實得多一樣。

    結果畢谌還是悄悄地跑掉了。

    一切都是對曹孟德的欺騙。

     後來曹操在擒殺呂布後抓到了畢谌,打下射犬後抓到了魏種,當初的發怒成為了空話,兩個人都沒有受到懲罰,相反都給了一個官位。

    曹操的理由是畢谌:“人孝于其親者,豈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魏種是:“唯其才也。

    ”與其說是曹操的大度,不如說是曹操已經變得冷漠與麻木。

    因為等曹操原諒那兩個人的時候,他們再也不是心裡可以傾心相交的人才或者知己。

    古龍的小說裡說朋友就是用來被出賣的,很多時候最有威脅的進攻就來源于你的朋友。

    但是偏偏人性裡需要朋友,在人們說朋友都是功利性的時候其實内心中都在想着有那種可以生死與共的知己,不然就不會痛斥了。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朋友背叛的打擊對于曹操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會使他開始反思自己的為人處事,包括對待朝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