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家亦能臣

關燈
鐘繇,字元常,穎川長社(就是皇甫嵩後來和曹操一起大破黃巾的地方)人,東漢名士鐘皓的曾孫,标準的世家子出身。

    書法上所說的“鐘、王碑帖”裡的“鐘”就是他,“王”就是王羲之。

    後世有王羲之學自衛夫人,衛夫人學自鐘繇的說法。

    這樣算起來書聖王羲之還是鐘繇的徒孫,可見鐘繇在書法史上的地位。

     鐘繇有一次發現同僚韋誕有蔡邕寫的練筆秘訣,就向韋誕借閱。

    不料這位韋先生很是技術保守,堅決不給他。

    鐘繇就捶胸頓足,大哭大鬧了三天,全不顧世家子和大臣的體面,最後“其胸盡青,因嘔血”,人家也沒有給他看。

    鐘繇卻因為太投入,差點送命,虧得曹操派人送五靈丹(三國時期療傷聖藥)給他,才活過來。

    鐘繇算是中了心病,發下誓言,說不惜等韋誕死了之後去盜墓,也要看到蔡中郎的秘訣。

    作為藝術家的鐘繇也是夠邪氣的。

    好在韋誕比他晚死了二十年,不知道他同是書法家的兒子鐘會是否和《天龍八部》裡的鸠摩智一樣執着,從韋誕的墳裡再把書法秘笈扒出來,看完錄制副本之後再到鐘繇墳前燒了以滿足他的心願。

    以至于西晉虞喜的《志林》上一口咬定盜墓的事情是鐘繇指使的,就和先前董狐把趙穿殺晉厲公的賬記到趙盾頭上一樣。

     同舉孝廉的荀彧把鐘繇舉薦給曹操的時候,鐘繇已經是尚書仆射的官階了,而且有了東武亭侯的爵位。

    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和曹操的關系。

    不單是兩個人都愛好書法,關鍵是兩個人都有點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邪氣。

    所以早在曹操還在兖州掙命的時候,鐘繇就沒有少為他說好話。

    曹操也對鐘繇非常信任,讓鐘繇當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委之以後事,特使不拘科制”,權力和信任程度和夏侯惇、荀彧等人是不相上下的。

    而鐘繇也沒有辜負曹操對他的期望,他不但是書法家,更是能臣。

     曹操在官渡和袁紹相持的時候,鐘繇派人送戰馬二千匹到前敵,令曹操很是感動,給鐘繇去信道:“得所送馬,甚應其急。

    關右平定,朝廷無西顧之憂,足下之勳也。

    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适當爾。

    ” 鐘繇沒有能夠如蕭何一樣給曹操舉薦個韓信,但是作戰的本事卻比蕭何強。

    西涼的韓遂、馬騰被鐘繇擺弄得服服帖帖的。

    後來匈奴作亂,鐘繇親自帥軍前往平定。

    此刻在黎陽和曹操對峙的袁尚兄弟派遣高幹和鐘繇的外甥郭援一起帶大軍來與匈奴合軍。

    鐘繇手下的武将都想着撤兵回去,利用堅城防守。

    這時候鐘繇顯現出英雄本色:“袁氏方強,援之來,關中陰與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顧吾威名故耳。

    若棄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誰非寇仇?縱吾欲歸,其得至乎!此為未戰先自敗也。

    且援剛愎好勝,必易吾軍,若渡汾為營,及其未濟擊之,可大克也。

    ”無論從料敵、審己、決勝都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