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凝眉”曲究竟說的誰(2)

關燈
綜合起來的感歎: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根據書裡前八十回的伏線暗示、脂硯齋評語,以及“紅學”探佚的成果,不難對這一曲作出通透的解讀。

    在《紅樓夢》八十回後,賈家徹底敗落,賈寶玉一度羁獄,後來流落江南,竟意外地與史湘雲重聚,并結為夫妻。在前八十回裡,我們可以看到寶玉與史湘雲之間的親情與友情甚笃,但他們之間似乎并無夫妻緣分,所以一旦在危難中邂逅結合,難免有“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上他”的“嗟呀”;真好比“寒塘渡鶴影”,堪稱是“水中月”的境界——美好過去全成幻影,面對的是萬分險惡猙獰的悲慘現實。當然,這隻是大概而論。其實在前八十回裡,除了這首“枉凝眉”中埋伏着暗示,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也很可能是在暗示賈寶玉和史湘雲最後“白頭偕老”:史湘雲的金麒麟,本是與王孫公子衛若蘭的金麒麟為一對,他們也确有一段姻緣,但到頭來衛若蘭的金麒麟輾轉到了賈寶玉那裡,“因麒麟”绾合而終成眷屬的,是寶湘而非他人——不過這暗示在前八十回中實在太隐晦了,所以要把它座實,還需另撰專文讨論。

    在《紅樓夢》八十回後,妙玉的遭遇絕非高鹗續書所寫的那樣。按曹雪芹的構思,八十回後賈寶玉會在瓜州渡口與妙玉邂逅,妙玉并促成了他與湘雲的重逢結合。賈寶玉一貫看重妙玉,珍重妙玉與自己之間的心靈默契,但妙玉最後在惡勢力逼迫下頑強抗争、同歸于盡,使賈寶玉不禁有“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的感歎,他對她“空勞牽挂”,竟不能将她解救,那美好的形象,如鏡中花,可贊美而無法觸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詠妙玉的專曲“世難容”裡,最後一句是“又何須,王孫公子歎無緣!”許多人把“王孫公子”理解為賈寶玉,似乎是妙玉後來與惡勢力抗争到底同歸于盡,使得賈寶玉愛情失落,感歎自己沒能跟妙玉結合,這是大錯的思路,不僅誤解了妙玉,也醜化了賈寶玉。其實,在《紅樓夢》第十四回裡寫到參與送殡的人士,有這樣的明文:“……餘者錦鄉伯公子韓奇,神武将軍公子馮紫英,陳也俊、衛若蘭等王孫公子”,馮紫英在前八十回裡有不少戲,衛若蘭在脂硯齋批語中因金麒麟被鄭重提及,考慮到曹雪芹下筆時幾次将史湘雲、妙玉并提,則對妙玉“歎無緣”的公子,很可能就是陳也俊(注意:他排名還在衛若蘭之前,這絕不是一個随便出現一下的名字),隻是因為八十回後真本失傳,因此我們難以考據有關妙玉和陳也俊那隐秘關系的詳情罷了。

    《紅樓夢》第七十九回,賈寶玉吟出“池塘一夜秋風冷”的句子,可見八十回後開始的大悲劇正是從秋天起始的,“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意味着八十回後所寫的,正是那樣的一個時序下的一年,而到那一年的秋天,也就欲哭無淚,整個兒是個“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的肅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