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之死(14)
關燈
小
中
大
當日下午,船便解纜啟航,可喜順風,船行迅速。
妙玉在艙中打坐,琴張在船尾與焙茗閑話。
琴張歎道:“總算是葉落歸根。
京都幾年,恍若一夢。
論起來,那榮國府對我們不薄,這樣的施主,恐再難遇到。
隻是他家敗得也忒慘些了,那賈寶玉好不容易放出監來,允回原籍居住,不曾想竟又被嚴鞠枷号……”說到這裡忙打住,怕把“皆是為了我們師傅藏有祖傳成瓷的緣故”等語逸出口來。
那焙茗四面望望,悄聲跟她說:“你們哪裡知道,那被枷号的寶玉,不是賈寶玉,是甄寶玉!”琴張一時不明白,道:“可不真是寶玉麼!”焙茗便說:“那日随韓公子趕堂會,路過鬧市,正将犯人們枷号示衆,我親眼見了,雖說他跟我們二爺長相上真是沒有一絲差别,可我們倆人一對眼之間,我立時便知道那絕不是二爺……二爺跟我,曆來是一個眼神兒,就什麼都齊了!可那人……他雖滿眼的冤屈,那眼神兒卻不跟我過話兒,我定神一想,他準是那甄家的甄寶玉,他家在金陵被抄檢後,逮京問罪,倒比我們賈家倒黴得還早些,聽說他後來跟乞丐為伍,每日在泡子河靠唱蓮花落謀生……那忠順王爺他們是認錯人了!”琴張聞言,撫着胸脯道:“阿彌陀佛!原是不相幹的一位冤大爺……”焙茗皺眉沉吟道:“不相幹麼?……隻怕我們那位真的,還不知道,若是知道了……怕是要弄假成真了!”琴張道:“怎麼你滿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我都糊塗了!”焙茗便道:“原難明白的。
記得二爺跟我念叨過,曾在夢裡見着一座大牌坊,那上頭有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你能明白麼?”說着有船工走來,二人忙止住話頭。
當晚入睡前,琴張把從焙茗那裡聽來的話,跟妙玉學了番舌。
妙玉眉稍略有顫動,卻緘默無語。
幾日後,船至臨清,靠攏碼頭,補充給養。
妙玉讓琴張打聽一下,忠順王爺的船隊經過了有多久?琴張頗覺納悶,打聽這個作甚?但對師傅的吩咐,她從來都是不打折扣地盡快執行;自己不好向船主開口,便轉托焙茗探問。
焙茗問那船主,船主道:“快别提那欽差!他們二十來隻大舡,昨天才走,把這岸上的雞鴨魚肉、時鮮菜蔬撿好的挑走了也罷,竟把那面筋、腐竹、粉皮、豆芽、鮮蘑、竹荪……凡好的也搜羅一空,你們要上好的齋飯,隻怕隻有到蘇州上了岸,自己想辦法去了!我給你們好不容易弄了點青菜豆腐,将就點吧!到了瓜洲,他們怕要停留多日,好的自然他們占先,隻怕那時連像樣的豆腐也弄不到幾快了——他們那差役拿走東西向來不給錢,你想就是有東西,誰願意擺出來賣呢?”這樣總算弄清楚,忠順王爺的船隊且走且停,并未遠去,或許就在前面一站。
又過了幾日,入夜時分,隻聽見船下浪聲要比往日激昂,從船艙的窗戶望出去,依稀可辨的隻有浩淼的江水,不見兩岸輪廓,知是運河已彙入大江;再細往遠處看,兩三星火,閃爍不定,搖橹的船夫高聲道:“瓜洲到了!” 天亮前,他們一行的船已靠攏碼頭。
所泊靠處,已在碼頭的邊角上,因為碼頭正中,泊着忠順王爺的船隊。
那王爺作為奉旨出巡的欽差,沿途
妙玉在艙中打坐,琴張在船尾與焙茗閑話。
琴張歎道:“總算是葉落歸根。
京都幾年,恍若一夢。
論起來,那榮國府對我們不薄,這樣的施主,恐再難遇到。
隻是他家敗得也忒慘些了,那賈寶玉好不容易放出監來,允回原籍居住,不曾想竟又被嚴鞠枷号……”說到這裡忙打住,怕把“皆是為了我們師傅藏有祖傳成瓷的緣故”等語逸出口來。
那焙茗四面望望,悄聲跟她說:“你們哪裡知道,那被枷号的寶玉,不是賈寶玉,是甄寶玉!”琴張一時不明白,道:“可不真是寶玉麼!”焙茗便說:“那日随韓公子趕堂會,路過鬧市,正将犯人們枷号示衆,我親眼見了,雖說他跟我們二爺長相上真是沒有一絲差别,可我們倆人一對眼之間,我立時便知道那絕不是二爺……二爺跟我,曆來是一個眼神兒,就什麼都齊了!可那人……他雖滿眼的冤屈,那眼神兒卻不跟我過話兒,我定神一想,他準是那甄家的甄寶玉,他家在金陵被抄檢後,逮京問罪,倒比我們賈家倒黴得還早些,聽說他後來跟乞丐為伍,每日在泡子河靠唱蓮花落謀生……那忠順王爺他們是認錯人了!”琴張聞言,撫着胸脯道:“阿彌陀佛!原是不相幹的一位冤大爺……”焙茗皺眉沉吟道:“不相幹麼?……隻怕我們那位真的,還不知道,若是知道了……怕是要弄假成真了!”琴張道:“怎麼你滿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我都糊塗了!”焙茗便道:“原難明白的。
記得二爺跟我念叨過,曾在夢裡見着一座大牌坊,那上頭有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你能明白麼?”說着有船工走來,二人忙止住話頭。
當晚入睡前,琴張把從焙茗那裡聽來的話,跟妙玉學了番舌。
妙玉眉稍略有顫動,卻緘默無語。
幾日後,船至臨清,靠攏碼頭,補充給養。
妙玉讓琴張打聽一下,忠順王爺的船隊經過了有多久?琴張頗覺納悶,打聽這個作甚?但對師傅的吩咐,她從來都是不打折扣地盡快執行;自己不好向船主開口,便轉托焙茗探問。
焙茗問那船主,船主道:“快别提那欽差!他們二十來隻大舡,昨天才走,把這岸上的雞鴨魚肉、時鮮菜蔬撿好的挑走了也罷,竟把那面筋、腐竹、粉皮、豆芽、鮮蘑、竹荪……凡好的也搜羅一空,你們要上好的齋飯,隻怕隻有到蘇州上了岸,自己想辦法去了!我給你們好不容易弄了點青菜豆腐,将就點吧!到了瓜洲,他們怕要停留多日,好的自然他們占先,隻怕那時連像樣的豆腐也弄不到幾快了——他們那差役拿走東西向來不給錢,你想就是有東西,誰願意擺出來賣呢?”這樣總算弄清楚,忠順王爺的船隊且走且停,并未遠去,或許就在前面一站。
又過了幾日,入夜時分,隻聽見船下浪聲要比往日激昂,從船艙的窗戶望出去,依稀可辨的隻有浩淼的江水,不見兩岸輪廓,知是運河已彙入大江;再細往遠處看,兩三星火,閃爍不定,搖橹的船夫高聲道:“瓜洲到了!” 天亮前,他們一行的船已靠攏碼頭。
所泊靠處,已在碼頭的邊角上,因為碼頭正中,泊着忠順王爺的船隊。
那王爺作為奉旨出巡的欽差,沿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