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招安

關燈
當時鬼王陳思遠左右不過三十來歲,卻發生了一件震驚盜墓圈的事?什麼事? 這事兒說起來,就是婊子立牌坊,從良了! 之所以會發生這件震驚盜墓圈的事,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

     那時候新中國剛成立,再加上二戰以後,全球經濟回溫,局勢穩定,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盜墓潮和探險熱。

    現今很多偉大的考古發現,都是在那一時間,被人挖掘出來的。

     而當時,名為探險隊,實為挖寶人的外國探險家們,紛紛将目光盯向了中國。

    一個擁有五千多年文明的曆史古國,正是對外開放,并且國力不足的時候,這時候不大幹一票,還等何時? 而國内的盜墓賊們,也瞅準了這個時機,大肆挖掘古墓。

     這樣一來,整個文物界,就如同受到一場洗劫一樣。

    在這種文化受到侵略,文物古迹面臨掃蕩之時,考古隊出場了。

     1950年,我國正式成立了考古科學研究院,開始專門對古文物進行搶救挖掘。

    在此以前,包括清朝,都沒有文物保護單位這麼一說,因此第一批考古學者,多為曆史研究學者轉行,他們勇敢的站出來,和外來的,國内的盜墓盜寶勢力做鬥争。

     對被破壞的,或即将被破壞的文物進行搶救性挖掘。

     不過這些考古學者沒有經驗和尋找陵墓的技術,隻能通過曆史線索,對陵墓的可能位置進行搜索,所以他們往往都是落後一步,甚至幾步。

    盜墓賊和尋寶者們,總是先他們一步,等考古隊的人找到時,墓穴已經被盜洞破壞的千瘡百孔。

     該怎麼辦? 盜墓賊們擁有幾千年傳承的經驗,尋墓、挖寶,手段千奇百怪,并且方式方法,密不外傳,該怎麼和他們做鬥争? 怎樣才能保護老祖宗留下來的文物? 就在考古學者們提到盜墓賊和國外的挖寶人,紛紛恨的咬牙切齒,叫天罵地之時,一位德高望重,姓錢的考古隊教授站了出來。

     他提出了一個主張:招安。

     就是請盜墓圈裡的人,從良加入考古隊,利用他們的技術,幫助考古人員先一步發掘文物所在地。

    畢竟考古隊也是國家産業,在那時候,為公家幹事,是件很有面子并且光宗耀祖的事兒,難免有一些盜墓賊會動心。

     這個提議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于是就開始實施了,這個決定一通知下去,霎時間引起了盜墓圈的震動。

    一部分人覺得:考古隊這幫傻逼,老子盜墓挖墳,吃香的喝辣的,誰他媽要你那幾個破工資。

     當然,也有人動心了,想:盜墓是違反的勾當,沒準兒哪天就失手了。

    而且幹這一行,和普通人不一樣,是個保密行業,一但被周圍的人知道,估計能吓走一堆人。

    這不是個長久的職業,如果能加入考古隊,為國家辦事,那可就光宗耀祖,從此之後,挺直脊背做人了。

     還有一些心思比較深的,他們猶豫不決,心想:萬一是上面使的計怎麼辦?我們一去不就承認自己是盜墓的了?到時候手铐一戴,手槍一指,跑都來不及。

     在這樣各種各樣的猜測下,竟然沒人敢從良。

     就在這個關頭,我爺爺,也就是鬼王忽然站了出來,加入了考古隊,從盜墓鬼王,瞬間變身為‘考古科學研究院A級顧問’。

     他是整個盜墓圈子裡,第一個加入考古隊的人,當時在道上傳的沸沸揚揚,可謂名動一時。

    包括現在,如果去考古院問我爺爺的名字,不少老學者都可以想起來。

     豆腐聽到這兒,頓時驚訝的看着我,道:“變态陳,想不到你還是個公職人員的後代,我一直以為你家祖上八輩兒都是種紅薯的!” 我隻聽的渾身血液沸騰,甚至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我爺爺,一個挖蘑菇的盜墓賊,一個兼職種地的農村老頭,一個曾經帶着我挖野菜度日的孤寡老人,他真的有過這麼一段傳奇性的人生嗎? 面對豆腐的質問,我壓下心中的震動,淡淡道:“勞動最光榮,種紅薯和考古,都是在地裡工作。

    你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待問題。

    ”豆腐在嘴皮子上向來磨不過我,郁悶的拉聳下腦袋,我心裡卻有越來越多的疑問冒了出來。

     既然爺爺後來已經加入了考古隊,成為了公職人員,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