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朋友
關燈
小
中
大
我生性内向,在同年紀的浮華青年之中,沒有特别交好的朋友,反倒是受到一些年長的、性情特别的朋友的眷顧。
諸戶道雄無疑是其中之一,接下來我要向讀者介紹的深山木幸吉,也是當中非常特别的一個朋友。
或許是我多疑,感覺上這些年長的朋友幾乎——深山木幸吉也不例外——都多多少少對我的外貌抱着某種興趣。
即使不是出于龌龊的目的,總之我身上似乎有什麼吸引他們的力量。
若非如此,像他們那樣各有一技之長的年長者,不可能願意來答理我這種毛頭小子。
總而言之,深山木幸吉是通過我公司年長的朋友介紹認識的,當時他已經四十多了,卻沒有娶妻生子,據我所知,也沒有任何親戚,真正孑然一身。
雖然單身,但他并不像諸戶那樣厭惡女人,過去似乎也與不少女人發生過夫婦般的親密關系,在我認識他之後,也換了兩三個女人,但都持續不久,隔一陣子去看他,總發現之前的女人消失不見了。
他說“我是刹那式的一夫一妻主義”,換言之,就是極端見異思遷。
這種念頭雖然每個人都會有,或嘴上說說,但像他那樣旁若無人身體力行的恐怕少之又少吧。
從這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情。
他算是一個雜家,不管問他什麼問題,都無所不知。
他看起來并沒有其他收入,但似乎有些積蓄,也不工作,而是在讀書之餘,以解開隐藏在社會角落的各種秘密為樂。
當中他又對犯罪事件最感興趣,所有知名的犯罪事件,他都非插上一腳不可,有時候也會向這方面的專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由于他單身,興趣又是如此,因此經常不知去向,三四天都不在家也是常事,想要湊巧碰上他在家,那真比登天還難。
這天我邊走邊擔心是否又會撲個空,幸而就在快到他家的時候,就确定他在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從他家裡傳出一陣稚嫩的孩童聲音,中間還摻雜着深山木幸吉熟悉的渾厚嗓音,正以奇妙的音調唱着當時的流行歌曲。
走近一看,西洋館小巧的青色木質玄關門大開着,四五個頑皮的孩子坐在那兒的石階上,而深山木幸吉則盤腿坐在較高的門檻處,和大家一起搖頭晃腦地張大嘴巴,唱着: “我從哪兒來的呀,什麼時候回哪兒去。
”[戲劇《沉鐘》(格哈特·豪普特曼(GerhartHauptmann)著,楠山正雄改編)中的歌曲《森林的女兒》開頭部分。
此非“書生節”,而是與“喀秋莎”同類的流行歌曲,因此江戶川亂步的戰後版本将“流行的書生節”改寫為“當時的流行歌曲”,是恰當的做法。
] 或許是自己沒有孩子的緣故,他非常喜歡小孩,經常把附近的孩子召集在一起,自己當起孩子王同他們玩耍。
奇怪的是,與他們的父母相反,孩子們都十分親近這個被左鄰右舍排斥的怪叔叔。
“呀,客人來了,來了個美麗的客人。
下次再陪你們玩吧。
”深山木看到我的臉,似乎已敏感地讀出了我表情中的秘密,不像平常邀我一同玩耍,而是讓孩子們回去,之後把我領進他的起居室裡。
這兒雖說是西洋館,但以前大概是畫室吧,除了客廳以外,就隻有小小的玄關和廚房,而這個客廳就兼做他的書房、起居室、寝室及餐廳,不過裡頭就像一家舊書店似的,到處都堆着書,當中擺着老舊的木制床鋪、餐桌、形形色色的餐具、罐頭、荞麥面店的外送提盒等,亂七八糟的。
“椅子壞了,隻剩一張。
嗳,你就坐那張椅子吧。
” 他邊說邊一屁股坐在鋪着看不出床單顔色的床鋪上,盤起腿來。
“你找我有事吧?你心裡裝着什麼事?” 他用手指把長而淩亂的頭發往後梳,露出有些腼腆的表情來。
每次一見到我,他都必定露出這種表情。
“嗯,我想借你的智慧。
” 我看着對方那身如西洋乞丐般、沒有領子也沒打領帶的皺巴巴襯衫說。
“戀愛,喏,對吧?那是戀愛的眼神。
而且你好一陣子都沒來看我了。
” “戀愛……嗯,是啊……那個人死了,被殺死了。
” 我嗚咽着撒嬌似的,說出口之後,不知為何,淚水止不住地奪眶而出。
我把手臂按在眼睛上,号啕大哭起來。
深山木下床來到我身邊,就像哄孩子似的拍着我的背,說着什麼。
除了悲傷之外,還有一股不可思議的甜蜜感覺。
當時,我内心深處有一種預感,如此坦露自己的脆弱會讓對方心跳加速。
深山木幸吉是個非常高明的傾聽者。
我沒有按順序說明,隻是一句句回答他的詢問。
結果他獲知了一切——與木崎初代的初次搭話到她橫死的經過。
深山木叫我把系譜和圖拿給他看,恰好我又收在内袋裡,我便把初代夢裡的海岸景色圖以及她送給我的系譜都拿了出來。
深山木似乎看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為了隐藏淚水,面朝另一個方向,因此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當時的表情。
說完想說的話之後,我就沉默不語。
深山木也異樣地沉默着。
我原本垂着頭,但因為對方實在沉默得太久,便擡頭望他一眼,沒想到他正蒼白着一
諸戶道雄無疑是其中之一,接下來我要向讀者介紹的深山木幸吉,也是當中非常特别的一個朋友。
或許是我多疑,感覺上這些年長的朋友幾乎——深山木幸吉也不例外——都多多少少對我的外貌抱着某種興趣。
即使不是出于龌龊的目的,總之我身上似乎有什麼吸引他們的力量。
若非如此,像他們那樣各有一技之長的年長者,不可能願意來答理我這種毛頭小子。
總而言之,深山木幸吉是通過我公司年長的朋友介紹認識的,當時他已經四十多了,卻沒有娶妻生子,據我所知,也沒有任何親戚,真正孑然一身。
雖然單身,但他并不像諸戶那樣厭惡女人,過去似乎也與不少女人發生過夫婦般的親密關系,在我認識他之後,也換了兩三個女人,但都持續不久,隔一陣子去看他,總發現之前的女人消失不見了。
他說“我是刹那式的一夫一妻主義”,換言之,就是極端見異思遷。
這種念頭雖然每個人都會有,或嘴上說說,但像他那樣旁若無人身體力行的恐怕少之又少吧。
從這些地方也可以看出他的性情。
他算是一個雜家,不管問他什麼問題,都無所不知。
他看起來并沒有其他收入,但似乎有些積蓄,也不工作,而是在讀書之餘,以解開隐藏在社會角落的各種秘密為樂。
當中他又對犯罪事件最感興趣,所有知名的犯罪事件,他都非插上一腳不可,有時候也會向這方面的專家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
由于他單身,興趣又是如此,因此經常不知去向,三四天都不在家也是常事,想要湊巧碰上他在家,那真比登天還難。
這天我邊走邊擔心是否又會撲個空,幸而就在快到他家的時候,就确定他在了。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從他家裡傳出一陣稚嫩的孩童聲音,中間還摻雜着深山木幸吉熟悉的渾厚嗓音,正以奇妙的音調唱着當時的流行歌曲。
走近一看,西洋館小巧的青色木質玄關門大開着,四五個頑皮的孩子坐在那兒的石階上,而深山木幸吉則盤腿坐在較高的門檻處,和大家一起搖頭晃腦地張大嘴巴,唱着: “我從哪兒來的呀,什麼時候回哪兒去。
”[戲劇《沉鐘》(格哈特·豪普特曼(GerhartHauptmann)著,楠山正雄改編)中的歌曲《森林的女兒》開頭部分。
此非“書生節”,而是與“喀秋莎”同類的流行歌曲,因此江戶川亂步的戰後版本将“流行的書生節”改寫為“當時的流行歌曲”,是恰當的做法。
] 或許是自己沒有孩子的緣故,他非常喜歡小孩,經常把附近的孩子召集在一起,自己當起孩子王同他們玩耍。
奇怪的是,與他們的父母相反,孩子們都十分親近這個被左鄰右舍排斥的怪叔叔。
“呀,客人來了,來了個美麗的客人。
下次再陪你們玩吧。
”深山木看到我的臉,似乎已敏感地讀出了我表情中的秘密,不像平常邀我一同玩耍,而是讓孩子們回去,之後把我領進他的起居室裡。
這兒雖說是西洋館,但以前大概是畫室吧,除了客廳以外,就隻有小小的玄關和廚房,而這個客廳就兼做他的書房、起居室、寝室及餐廳,不過裡頭就像一家舊書店似的,到處都堆着書,當中擺着老舊的木制床鋪、餐桌、形形色色的餐具、罐頭、荞麥面店的外送提盒等,亂七八糟的。
“椅子壞了,隻剩一張。
嗳,你就坐那張椅子吧。
” 他邊說邊一屁股坐在鋪着看不出床單顔色的床鋪上,盤起腿來。
“你找我有事吧?你心裡裝着什麼事?” 他用手指把長而淩亂的頭發往後梳,露出有些腼腆的表情來。
每次一見到我,他都必定露出這種表情。
“嗯,我想借你的智慧。
” 我看着對方那身如西洋乞丐般、沒有領子也沒打領帶的皺巴巴襯衫說。
“戀愛,喏,對吧?那是戀愛的眼神。
而且你好一陣子都沒來看我了。
” “戀愛……嗯,是啊……那個人死了,被殺死了。
” 我嗚咽着撒嬌似的,說出口之後,不知為何,淚水止不住地奪眶而出。
我把手臂按在眼睛上,号啕大哭起來。
深山木下床來到我身邊,就像哄孩子似的拍着我的背,說着什麼。
除了悲傷之外,還有一股不可思議的甜蜜感覺。
當時,我内心深處有一種預感,如此坦露自己的脆弱會讓對方心跳加速。
深山木幸吉是個非常高明的傾聽者。
我沒有按順序說明,隻是一句句回答他的詢問。
結果他獲知了一切——與木崎初代的初次搭話到她橫死的經過。
深山木叫我把系譜和圖拿給他看,恰好我又收在内袋裡,我便把初代夢裡的海岸景色圖以及她送給我的系譜都拿了出來。
深山木似乎看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我為了隐藏淚水,面朝另一個方向,因此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當時的表情。
說完想說的話之後,我就沉默不語。
深山木也異樣地沉默着。
我原本垂着頭,但因為對方實在沉默得太久,便擡頭望他一眼,沒想到他正蒼白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