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入口的房間
關燈
小
中
大
接下來,到了該說說大正十四年六月二十五日那場可怕事件的時候了。
那日前一天——不,前一晚直到七點左右,我都還和初代一起談天說地。
我回想起那個晚春的銀座之夜。
我很少去銀座,但那天晚上不知怎麼回事,初代提議一起去走走。
她穿着一件全新的黑色系單層和服,布料上的花紋淡雅,同色系的腰帶上綴織少許銀線。
綁着胭脂色鞋帶的草鞋也是全新的。
我擦得晶亮的皮鞋和她的草鞋步幅一緻,在人行道上慢悠悠地往前走。
當時我們低調地模仿新時代青年男女的流行,恰好又是發薪日,我們便奢侈一回,走進新橋一家雞肉料理店。
然後一直喝酒談笑到七點左右。
我一喝醉,便趾高氣揚地說:“諸戶算什麼啊,叫他等着瞧吧!”然後說,“諸戶現在一定正在打噴嚏吧”,神氣地大笑。
啊,現在回想,我是多麼愚蠢啊! 隔天早上,我回憶着昨晚離别時初代臉上我深愛的笑容,以及她令人回味無窮的某句話語,帶着春日般和煦的心情,打開S.K商社的大門。
我一如往常,首先望向初代的座位。
因為連每天早上誰先來上班,都是我們愉快的話題之一。
然而都已經過了上班時間好一會兒了,座位上依然不見初代的蹤影,打字機的套子也沒有拿下。
我覺得奇怪,正要往自己的座位走去,突然旁邊有一個激動的聲音對我說: “蓑浦君,不好了!你可别吓着了,聽說木崎小姐被殺了!” 是負責人事的總務主任K氏。
“剛才公司接到了警方的通知。
我現在就要過去看看,你要一起去嗎?” K氏帶着幾分好意,冷靜地問我。
我和初代的關系幾乎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嗯,我也一起去。
” 我什麼都思考不了,隻是機械性地回答。
我向同事稍作說明之後(S.K商社的制度非常自由),便和K氏一起上了轎車。
“是在哪裡,被誰殺的?” 車子開動之後,我舔了舔幹燥的嘴唇,聲音沙啞地問出這個問題。
“在家裡。
你也去過吧?聽說完全不知道兇手是誰,真是太不幸了。
” 心地善良的K氏回答得十分冷靜客觀。
創痛太過劇烈時,人有時候不會哭泣,反而會露出讓人莫名其妙的笑容。
就像悲傷,當悲傷太沉重時,人們會忘了流淚,甚至連感受悲傷的力氣都沒有了。
隻有經過相當時日以後,才能真正體會。
我的情況正是如此,無論是在車上,還是到了初代家,哪怕眼前出現初代的遺體,我都仿佛事不關己,就像一般的吊唁客般,茫然機械地行動。
初代的家在巢鴨宮仲一條說不清是馬路還是巷弄的小路上,周圍的小商家和民宅一戶接着一戶,在這些看起來較為高聳的建築中間那兩棟屋頂很低的平房——初代家及隔壁的舊貨店就特别顯眼,遠遠就可以一眼認出來。
初代與她的養母在那棟隻有三四個房間的小屋子裡過着相依為命的生活。
我們抵達的時候,驗屍等勘驗工作已經結束,警方正對鄰居進行查訪。
初代家的格子門前,有一名制服巡查[日本最基層的警察。
]像個守衛似的擋在那兒,K氏和我拿出S.K商社的名片,他便讓我們進去了。
六榻榻米大的裡間裡,初代已經變成一具屍體,安靜地躺在那兒。
她全身覆蓋着白布,屍體前面擺了一張同樣覆蓋着白布的小茶幾,上頭點着小蠟燭和線香。
和我僅有一面之緣的初代小個子母親,正哭倒在初代的枕邊。
一旁,據說是她小叔的人闆着一張臉坐着。
我在K氏之後向母親緻哀,在小幾前鞠了一躬,靠到死者旁邊,輕輕掀開白布,看初代的臉。
聽說初代被人一刀刺入心髒斃命,她的表情沒透露出半點兒痛苦,反而安詳得像在微笑。
她閉着眼睛,生前就不怎麼紅潤的臉頰現在更是猶如白蠟般蒼白。
胸口就像她生前綁和服腰帶那樣,纏着厚厚的繃帶,因此看不出傷口。
我看着她這個模樣,想起短短十三四個小時前,在新橋的雞肉料理店裡,在我對面歡笑的初代,我的心髒仿佛突然得了急病似的,胸口深處一陣抽痛。
那一刹那,我聽到一陣細不可聞的滴答聲,我在死者的枕邊掉下了一串眼淚。
啊,我似乎過分沉溺于過往的回憶了。
這本書的目的并不是叙述這樣的悲傷。
讀者啊,請原諒我這一連串的唠叨。
當時,在現場的我和K氏後來還被叫到警署,詢問初代日常生活的情形。
綜合打聽到的線索,以及向初代的母親及附近居民打聽來的消息,這場令人悲痛的殺人事件,大緻經過如下: 初代的母親在當日前一晚,為了商量女兒的婚事,前往位于品川的小叔家,由于兩家相隔頗遠,她回家的時候已經過了深夜一點。
關好門窗之後,她和醒來的女兒聊了一會兒,便回到
那日前一天——不,前一晚直到七點左右,我都還和初代一起談天說地。
我回想起那個晚春的銀座之夜。
我很少去銀座,但那天晚上不知怎麼回事,初代提議一起去走走。
她穿着一件全新的黑色系單層和服,布料上的花紋淡雅,同色系的腰帶上綴織少許銀線。
綁着胭脂色鞋帶的草鞋也是全新的。
我擦得晶亮的皮鞋和她的草鞋步幅一緻,在人行道上慢悠悠地往前走。
當時我們低調地模仿新時代青年男女的流行,恰好又是發薪日,我們便奢侈一回,走進新橋一家雞肉料理店。
然後一直喝酒談笑到七點左右。
我一喝醉,便趾高氣揚地說:“諸戶算什麼啊,叫他等着瞧吧!”然後說,“諸戶現在一定正在打噴嚏吧”,神氣地大笑。
啊,現在回想,我是多麼愚蠢啊! 隔天早上,我回憶着昨晚離别時初代臉上我深愛的笑容,以及她令人回味無窮的某句話語,帶着春日般和煦的心情,打開S.K商社的大門。
我一如往常,首先望向初代的座位。
因為連每天早上誰先來上班,都是我們愉快的話題之一。
然而都已經過了上班時間好一會兒了,座位上依然不見初代的蹤影,打字機的套子也沒有拿下。
我覺得奇怪,正要往自己的座位走去,突然旁邊有一個激動的聲音對我說: “蓑浦君,不好了!你可别吓着了,聽說木崎小姐被殺了!” 是負責人事的總務主任K氏。
“剛才公司接到了警方的通知。
我現在就要過去看看,你要一起去嗎?” K氏帶着幾分好意,冷靜地問我。
我和初代的關系幾乎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嗯,我也一起去。
” 我什麼都思考不了,隻是機械性地回答。
我向同事稍作說明之後(S.K商社的制度非常自由),便和K氏一起上了轎車。
“是在哪裡,被誰殺的?” 車子開動之後,我舔了舔幹燥的嘴唇,聲音沙啞地問出這個問題。
“在家裡。
你也去過吧?聽說完全不知道兇手是誰,真是太不幸了。
” 心地善良的K氏回答得十分冷靜客觀。
創痛太過劇烈時,人有時候不會哭泣,反而會露出讓人莫名其妙的笑容。
就像悲傷,當悲傷太沉重時,人們會忘了流淚,甚至連感受悲傷的力氣都沒有了。
隻有經過相當時日以後,才能真正體會。
我的情況正是如此,無論是在車上,還是到了初代家,哪怕眼前出現初代的遺體,我都仿佛事不關己,就像一般的吊唁客般,茫然機械地行動。
初代的家在巢鴨宮仲一條說不清是馬路還是巷弄的小路上,周圍的小商家和民宅一戶接着一戶,在這些看起來較為高聳的建築中間那兩棟屋頂很低的平房——初代家及隔壁的舊貨店就特别顯眼,遠遠就可以一眼認出來。
初代與她的養母在那棟隻有三四個房間的小屋子裡過着相依為命的生活。
我們抵達的時候,驗屍等勘驗工作已經結束,警方正對鄰居進行查訪。
初代家的格子門前,有一名制服巡查[日本最基層的警察。
]像個守衛似的擋在那兒,K氏和我拿出S.K商社的名片,他便讓我們進去了。
六榻榻米大的裡間裡,初代已經變成一具屍體,安靜地躺在那兒。
她全身覆蓋着白布,屍體前面擺了一張同樣覆蓋着白布的小茶幾,上頭點着小蠟燭和線香。
和我僅有一面之緣的初代小個子母親,正哭倒在初代的枕邊。
一旁,據說是她小叔的人闆着一張臉坐着。
我在K氏之後向母親緻哀,在小幾前鞠了一躬,靠到死者旁邊,輕輕掀開白布,看初代的臉。
聽說初代被人一刀刺入心髒斃命,她的表情沒透露出半點兒痛苦,反而安詳得像在微笑。
她閉着眼睛,生前就不怎麼紅潤的臉頰現在更是猶如白蠟般蒼白。
胸口就像她生前綁和服腰帶那樣,纏着厚厚的繃帶,因此看不出傷口。
我看着她這個模樣,想起短短十三四個小時前,在新橋的雞肉料理店裡,在我對面歡笑的初代,我的心髒仿佛突然得了急病似的,胸口深處一陣抽痛。
那一刹那,我聽到一陣細不可聞的滴答聲,我在死者的枕邊掉下了一串眼淚。
啊,我似乎過分沉溺于過往的回憶了。
這本書的目的并不是叙述這樣的悲傷。
讀者啊,請原諒我這一連串的唠叨。
當時,在現場的我和K氏後來還被叫到警署,詢問初代日常生活的情形。
綜合打聽到的線索,以及向初代的母親及附近居民打聽來的消息,這場令人悲痛的殺人事件,大緻經過如下: 初代的母親在當日前一晚,為了商量女兒的婚事,前往位于品川的小叔家,由于兩家相隔頗遠,她回家的時候已經過了深夜一點。
關好門窗之後,她和醒來的女兒聊了一會兒,便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