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關燈
小
中
大
曦也被壓制得如此黯淡。
清銘閉口不言,他知道,此時再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七掌門多受過敷非三老大恩,江湖中的大恩,隻有用生命去報。
此時便是報恩之時。
七掌門緩緩起身,峨嵋掌門守溫師太兩道長眉豎起,一字字道:“三老死在少林寺門口,少林難辭其咎!” 少林僧人一齊大嘩。
七位掌門齊齊跨上一步,跟清銘站在一起。
這一站,便表明,峨嵋,崆峒,華山,昆侖,九華,青城,鐵劍這七大派,生生死死,都将與武當一起,絕無半點動搖。
那氣勢不由令整個少室山為之一窒。
少林絕沒有獨抗八大派的實力! 楊逸之淡淡的話音此時傳了過來:“衆位且聽我一言。
” 清銘冷笑道:“正要聽聽盟主是站在哪一邊的!” 衆掌門一齊轉身,盡皆面對着楊逸之。
肅殺之氣如初春寒風,撲面而來。
楊逸之面上的笑容不變,隻是多了一點歎息:“三老乃是神仙中人,少林寺中,又有誰能殺得了他們?” 清銘一呆,跟着冷笑道:“三老光明磊落,怕的是陰謀詭計、暗中算計的小人!” 楊逸之道:“我方才借拜祭之際,已仔細看過,三老是被人用掌力生生擊斃的,并非死于暗算。
” 清銘怒道:“難道我們都是瞎子不成?但三老所修習的乾天神掌乃是當世第一神功,又有誰能用掌力将他們擊斃?顯然是中了小人的暗算,這掌力,怕不是三老死後再施于其身的!” 楊逸之歎道:“既然如此,諸位有沒有看到三老耳後有一道極細的劍痕?” 九位掌門人臉色一齊大變,急忙沖上去查看,良久,他們陰沉着臉,退了回來。
清銘胸口怒氣翻湧,厲聲道:“原來如此……三老竟先受了如此劍傷!” 楊逸之道:“少林寺習掌法、習刀法,卻不習劍法,所以,三老絕非少林寺中人所殺。
” 武當掌門尖聲厲嘯道:“這你不說我也知道!當世能用劍法殺三老的隻有一個人!” 衆人心中都是一凜,當日嵩山之上,武林會中,曾有兩人聯手,用劍敗過三老一招。
這也是數十年來,三老所僅有的一敗。
其中一人,便在眼前,就是楊逸之。
但衆所周知,楊逸之用的是風月之劍,無形無迹,絕不會留下劍痕。
剩下的那一人…… 卓王孫! 華音閣主卓王孫! 一念到這個名字,衆人心頭都不由得一緊。
三老之死,卻原來是卓王孫出手!那就無怪乎他将三老屍首放在少林寺門前了。
他不是嫁禍,而是在示威。
華音閣主絕不屑用嫁禍這等伎倆。
但武林大會上,正道對華音閣諸多不利,傷月玲珑,又間接令吉娜夭折,難道卓王孫是将這股怒氣遷到了三老身上麼? 想到此際,衆人心頭都不由得一涼。
清銘牙關緊咬,大呼道:“衆人可是怕了華音閣主?嘿嘿,當日諸位受三老大恩時,所說的誓言,可曾記得?” 守溫師太長眉挑動,緩緩道:“不為其敵,便為魚肉。
華音閣雖強,就奪了貧尼這條命去便是。
道兄,峨嵋願與你同去。
” 崆峒,華山,昆侖,九華,青城,鐵劍掌門也一齊道:“身本如塵,道義如山,吾等也随你同去。
” 清銘突覺一陣感動自心底興起,道:“咱們這就為義而死,但不可棄了道統,免為千古罪人。
元松,你率着衆弟子回武當,我們幾位老骨頭前去華音閣!” 元松大驚,楊逸之微微皺眉,道:“耳後劍痕,隻說明三老并非少林所殺,但亦不能斷定兇手便是卓王孫……” 清銘猝然轉首,一字字道:“楊盟主若是不能為正道主持正義,那就請回吧!” 楊逸之無言,清銘轉身,與另七派掌門攜手大叫道:“咱們這就殺上華音閣,以身殉義!” 說着,大踏步下山而去。
三老之死,實在對他們打擊至大,江湖連遭變故,天羅教、華音閣連番橫行武林,讓這幾位耆宿早就心懷郁悶,此時卻是怎麼都忍耐不住了。
昙宗長歎道:“諸位掌門,且等等老衲!” 他知道,雖然借楊逸之之力,将此過節解釋過去,但敷非三老乃是死在少林寺門前,此是不争的事實。
無論如何,武當派是無法完全原諒少林的。
于是他也隻有全力參與這場遠征,或許能得到其他掌門的諒解。
華音閣并不遠,隻在山間。
但亦在天上。
楊逸之皺眉,袍袖微動,已擋在衆人面前:“且慢。
” 清銘盯着楊逸之,冷笑道:“江湖傳聞,楊盟主曾進過華音閣,若是盟主心中還有半點江湖道義,就請帶領我們殺進華音閣,找那卓王孫報仇雪恨。
盟主若是怕了春水劍法,那就請回去吧!” 楊逸之輕歎道:“諸位就沒想過,兇手若不是卓王孫又如何?” 武當掌門大聲冷笑道:“那就請問盟主,還有誰能以劍殺得了敷非三老?” 楊逸之沉默。
是的,還有誰能殺得了敷非三老? 隻除了卓王孫,無所不能的卓王孫! 隻是,卓王孫又何必殺敷非三老呢?以他之驕傲,天下尚且不放在眼中,何況是三個老朽之人? 楊逸之不明白,所以,他隻能輕輕歎息。
或許,是他不願意相信這樣的結果吧。
七日,千裡跋涉。
楊逸之的确知道入閣之路,他走的,也的确是入閣最正确的道路,因為他也想找到卓王孫,問清楚這一切。
他要問,在武林大會盟誓之後,卓王孫為何還要開這樣的殺戒? 但他忽然發現,正确的道路,已不正确。
他們已陷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陌生到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楊逸之臉色一變,腳步立即止住,身上一襲白衣宛如定在空中,再也不動分毫。
九大掌門也感受到了那無形的重壓,不由止住腳步,盯着楊逸之,問道:“怎麼了?” 楊逸之皺眉道:“如果我猜的不錯,我們已陷身華音閣的太昊清無陣中。
此陣主殺,隻怕我們的處境已兇多吉少。
” 傳說中,四天勝陣分四個方位拱守着華音閣,據說從未有人能破陣而入。
四天勝陣中最詭秘、最惡毒的就屬西方太昊清無之陣——那由上古奇獸鎮守的蠱毒之陣。
衆掌門臉上變色,道:“太昊清無陣不是在華音閣周圍麼?我們連華音閣的影子都沒見到,怎會入了陣法中?” 楊逸之道:“此地已屬華音閣邊境,而我們陷入太昊陣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卓王孫已知道我們來此,因而擴大了法陣。
” 清銘冷笑道:“如此更說明他心裡有鬼,諸位道兄,咱們沖殺出去,跟他拼了!” 說着,他身形化為一條青影,劍光閃動,向陣中卷去。
那散漫的山光中忽然響起了一聲清叱,一道劍光驟然亮起。
那道劍光,竟然是黑的,漆黑如墨。
劍光才閃,周圍那些看去普普通通的樹木叢中,忽然暴起了數點黑光,直沒入劍光中。
頓時那劍光宛如狂龍般炸了開來,淩空一個翻卷,墨浪般滾滾而下,直轟在清銘劍尖之上! 這一劍沛不
清銘閉口不言,他知道,此時再說什麼都是多餘的。
七掌門多受過敷非三老大恩,江湖中的大恩,隻有用生命去報。
此時便是報恩之時。
七掌門緩緩起身,峨嵋掌門守溫師太兩道長眉豎起,一字字道:“三老死在少林寺門口,少林難辭其咎!” 少林僧人一齊大嘩。
七位掌門齊齊跨上一步,跟清銘站在一起。
這一站,便表明,峨嵋,崆峒,華山,昆侖,九華,青城,鐵劍這七大派,生生死死,都将與武當一起,絕無半點動搖。
那氣勢不由令整個少室山為之一窒。
少林絕沒有獨抗八大派的實力! 楊逸之淡淡的話音此時傳了過來:“衆位且聽我一言。
” 清銘冷笑道:“正要聽聽盟主是站在哪一邊的!” 衆掌門一齊轉身,盡皆面對着楊逸之。
肅殺之氣如初春寒風,撲面而來。
楊逸之面上的笑容不變,隻是多了一點歎息:“三老乃是神仙中人,少林寺中,又有誰能殺得了他們?” 清銘一呆,跟着冷笑道:“三老光明磊落,怕的是陰謀詭計、暗中算計的小人!” 楊逸之道:“我方才借拜祭之際,已仔細看過,三老是被人用掌力生生擊斃的,并非死于暗算。
” 清銘怒道:“難道我們都是瞎子不成?但三老所修習的乾天神掌乃是當世第一神功,又有誰能用掌力将他們擊斃?顯然是中了小人的暗算,這掌力,怕不是三老死後再施于其身的!” 楊逸之歎道:“既然如此,諸位有沒有看到三老耳後有一道極細的劍痕?” 九位掌門人臉色一齊大變,急忙沖上去查看,良久,他們陰沉着臉,退了回來。
清銘胸口怒氣翻湧,厲聲道:“原來如此……三老竟先受了如此劍傷!” 楊逸之道:“少林寺習掌法、習刀法,卻不習劍法,所以,三老絕非少林寺中人所殺。
” 武當掌門尖聲厲嘯道:“這你不說我也知道!當世能用劍法殺三老的隻有一個人!” 衆人心中都是一凜,當日嵩山之上,武林會中,曾有兩人聯手,用劍敗過三老一招。
這也是數十年來,三老所僅有的一敗。
其中一人,便在眼前,就是楊逸之。
但衆所周知,楊逸之用的是風月之劍,無形無迹,絕不會留下劍痕。
剩下的那一人…… 卓王孫! 華音閣主卓王孫! 一念到這個名字,衆人心頭都不由得一緊。
三老之死,卻原來是卓王孫出手!那就無怪乎他将三老屍首放在少林寺門前了。
他不是嫁禍,而是在示威。
華音閣主絕不屑用嫁禍這等伎倆。
但武林大會上,正道對華音閣諸多不利,傷月玲珑,又間接令吉娜夭折,難道卓王孫是将這股怒氣遷到了三老身上麼? 想到此際,衆人心頭都不由得一涼。
清銘牙關緊咬,大呼道:“衆人可是怕了華音閣主?嘿嘿,當日諸位受三老大恩時,所說的誓言,可曾記得?” 守溫師太長眉挑動,緩緩道:“不為其敵,便為魚肉。
華音閣雖強,就奪了貧尼這條命去便是。
道兄,峨嵋願與你同去。
” 崆峒,華山,昆侖,九華,青城,鐵劍掌門也一齊道:“身本如塵,道義如山,吾等也随你同去。
” 清銘突覺一陣感動自心底興起,道:“咱們這就為義而死,但不可棄了道統,免為千古罪人。
元松,你率着衆弟子回武當,我們幾位老骨頭前去華音閣!” 元松大驚,楊逸之微微皺眉,道:“耳後劍痕,隻說明三老并非少林所殺,但亦不能斷定兇手便是卓王孫……” 清銘猝然轉首,一字字道:“楊盟主若是不能為正道主持正義,那就請回吧!” 楊逸之無言,清銘轉身,與另七派掌門攜手大叫道:“咱們這就殺上華音閣,以身殉義!” 說着,大踏步下山而去。
三老之死,實在對他們打擊至大,江湖連遭變故,天羅教、華音閣連番橫行武林,讓這幾位耆宿早就心懷郁悶,此時卻是怎麼都忍耐不住了。
昙宗長歎道:“諸位掌門,且等等老衲!” 他知道,雖然借楊逸之之力,将此過節解釋過去,但敷非三老乃是死在少林寺門前,此是不争的事實。
無論如何,武當派是無法完全原諒少林的。
于是他也隻有全力參與這場遠征,或許能得到其他掌門的諒解。
華音閣并不遠,隻在山間。
但亦在天上。
楊逸之皺眉,袍袖微動,已擋在衆人面前:“且慢。
” 清銘盯着楊逸之,冷笑道:“江湖傳聞,楊盟主曾進過華音閣,若是盟主心中還有半點江湖道義,就請帶領我們殺進華音閣,找那卓王孫報仇雪恨。
盟主若是怕了春水劍法,那就請回去吧!” 楊逸之輕歎道:“諸位就沒想過,兇手若不是卓王孫又如何?” 武當掌門大聲冷笑道:“那就請問盟主,還有誰能以劍殺得了敷非三老?” 楊逸之沉默。
是的,還有誰能殺得了敷非三老? 隻除了卓王孫,無所不能的卓王孫! 隻是,卓王孫又何必殺敷非三老呢?以他之驕傲,天下尚且不放在眼中,何況是三個老朽之人? 楊逸之不明白,所以,他隻能輕輕歎息。
或許,是他不願意相信這樣的結果吧。
七日,千裡跋涉。
楊逸之的确知道入閣之路,他走的,也的确是入閣最正确的道路,因為他也想找到卓王孫,問清楚這一切。
他要問,在武林大會盟誓之後,卓王孫為何還要開這樣的殺戒? 但他忽然發現,正确的道路,已不正确。
他們已陷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陌生到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楊逸之臉色一變,腳步立即止住,身上一襲白衣宛如定在空中,再也不動分毫。
九大掌門也感受到了那無形的重壓,不由止住腳步,盯着楊逸之,問道:“怎麼了?” 楊逸之皺眉道:“如果我猜的不錯,我們已陷身華音閣的太昊清無陣中。
此陣主殺,隻怕我們的處境已兇多吉少。
” 傳說中,四天勝陣分四個方位拱守着華音閣,據說從未有人能破陣而入。
四天勝陣中最詭秘、最惡毒的就屬西方太昊清無之陣——那由上古奇獸鎮守的蠱毒之陣。
衆掌門臉上變色,道:“太昊清無陣不是在華音閣周圍麼?我們連華音閣的影子都沒見到,怎會入了陣法中?” 楊逸之道:“此地已屬華音閣邊境,而我們陷入太昊陣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卓王孫已知道我們來此,因而擴大了法陣。
” 清銘冷笑道:“如此更說明他心裡有鬼,諸位道兄,咱們沖殺出去,跟他拼了!” 說着,他身形化為一條青影,劍光閃動,向陣中卷去。
那散漫的山光中忽然響起了一聲清叱,一道劍光驟然亮起。
那道劍光,竟然是黑的,漆黑如墨。
劍光才閃,周圍那些看去普普通通的樹木叢中,忽然暴起了數點黑光,直沒入劍光中。
頓時那劍光宛如狂龍般炸了開來,淩空一個翻卷,墨浪般滾滾而下,直轟在清銘劍尖之上! 這一劍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