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元年甲申春正月庚寅朔上詣堂子行禮還宮拜神畢禦殿受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群臣。
外藩諸蒙古及進貢虎爾哈朝賀。
停筵宴。
免上表并年例進獻。
令和碩禮親王代善勿拜。
行禮時上顧見阿祿喀爾喀部落使臣跪拜參差。
問侍臣曰。
此何國人乃行禮若是。
奏曰。
此北方投誠阿祿喀爾喀。
使臣也。
歲貢駝馬、未嘗有缺。
因尚未入我版圖。
是以未娴禮節耳。
衆于是服上之睿照雲。
○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景良弼等表賀元旦。
貢方物。
宴赉如例。
○李倧又于歲貢外獻所獲倭刀等物并附饋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禮物。
王謂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及諸王大臣曰。
朝鮮國王因予取江華島時全其妻子。
不忍負恩。
故常以禮物來饋。
較諸王獨厚向曾以此奏聞先帝。
先帝命受、則受之今我等輔理國事、誼無私交且于外國有饋者受則滋擾。
不止一朝鮮也。
此等饋遺、永行禁止如何。
諸王貝勒、及議政大臣鹹以為然。
遂定議、嗣後凡外國饋送諸王貝勒禮物。
永行禁止。
着為令。
攝政和碩睿親王、仍緻書朝鮮國王。
曉以不受之故。
○以金玉和為工部侍郎。
阿喇善、李率泰為刑部侍郎。
○以正白旗漢軍甲喇章京徐大貴鑲紅旗滿洲。
護軍參領薩素喀、正藍旗漢軍李率泰、各管本旗梅勒章京事正黃旗滿洲巴岱、正白旗滿洲朱古漢軍劉自友、鑲紅旗滿洲前鋒參領阿爾布尼、俱管甲喇章京事。
鑲白旗滿洲章察、長史查塔、鑲紅旗滿洲羅弼、俱為護軍參領。
鑲紅旗滿洲侍衛拜尹達為前鋒參領。
○以克席護、塔思祜禮、多壘、為兵部理事官。
堪泰、為吏部理事官。
陳泰、羅察、東噶赉噶達渾、阿爾布尼、查塔、杜爾德博爾會、柯永盛、為刑部理事官。
○增設刑部漢軍理事官二員。
工部漢軍理事官每旗各一員 ○辛卯。
初宗室二等輔國将軍鞏阿岱、以罪革職。
當大行皇帝時、曾召入内直、給與所屬牛錄。
雖未複其職。
恩眷未衰。
至是、命仍為二等輔國将軍。
○甲午以故三等甲喇章京吳巴赉三晉弟古睦阿拜岱巴圖魯子塞爾格克各襲職 ○初畢禮克圖兄為牛錄章京無子畢禮克圖遂襲牛錄章京職後其兄遺腹子畢爾珠生。
仍令畢爾珠襲職。
命甲喇章京沙爾虎達統将士。
征庫爾喀部落。
○戊戌月祭大行皇帝。
○己亥。
命梅勒章京李率泰統将士更番駐防錦州 ○遣來達哈巴圖魯等、領兵永駐錦州。
○遣使偕喇嘛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往迎達賴喇嘛。
仍以書谕厄魯特部落顧實汗知之。
○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堂官、谕曰。
嗣後凡各衙門辦理事務或有應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記檔者皆先啟知睿親王檔子書名亦宜先書睿親王名其坐立班次及行禮儀注俱照前例行。
○甲辰。
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群臣誓告天地。
期同矢忠報國 ○乙巳。
增和碩親王儀仗撒袋二副。
大刀二柄。
槍二杆多羅郡王大刀二柄。
槍二杆。
多羅貝勒大刀二柄。
○丁未都察院承政公滿達海等、上攝政二王啟曰。
二王身任勤勞。
心懷忠義。
所以承祖業而輔國家也。
今皇上聰明天縱、年尚幼沖。
若不及時勤學則古今興廢之道無由而知。
宜慎選博學明經之端人正士置諸左右朝夕講論以資啟沃。
至二王佐理幾務。
雖古之周公無以過之凡大小事宜當躬自裁決以防讒言之入則忠正之道得矣二王曰爾等所言甚是。
禦前擇人進講我等亦思及此。
但以上方幼沖。
尚須遲一二年。
其餘所言尚未明悉爾等既系言官更複何懼。
即見我等過愆。
亦宜盡言。
以後可則可。
否則否。
直陳勿隐 ○喀爾喀部落喇瑪塔爾達爾漢諾顔進香。
獻馬。
酌納之 ○己酉先是諸王以下官民人等祭神無定制至是下谕曰祭以緻敬若渎祀無度過差必多反為無益以後各分等次以時緻祭務從儉約定諸王以下官民人等祭葬禮和碩親王薨上辍朝三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奉國将軍以上、固山額真昂邦章京以下、牛錄章京以上、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奉國将軍妻以上皆會喪。
設親王儀仗。
鞍馬十五匹。
空馬十五匹王屬下官員及妻俱喪服。
用彩棺。
内襯五層。
王屬下官員及妻大祭畢除服王屬下在部院衙門及閑散各官未畢祭、入署、戴纓帽。
穿常服。
上墳日、仍去纓。
其茔垣享殿、皆王府及所屬牛錄下人夫起造。
初祭。
賜牛一羊八酒九瓶紙錢三萬。
次祭賜亦如之加封谥。
勒石茔所初祭次祭日除上賜外。
自增入引旛一杆。
金銀錠七萬紙錢四萬羊九隻桌三十張。
百日周年金銀錠一萬紙錢一萬羊九隻桌十五張多羅郡王薨上辍朝二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會喪屬員服喪除服、及棺、襯、造墳、封谥、立碑等儀俱如和碩親王例設郡王儀仗。
鞍馬十四匹。
空馬十四匹初祭賜牛一。
羊六酒七瓶。
紙錢二萬三千。
次祭賜亦如之初祭次祭日除上賜外。
自增入引旛一杆。
金銀錠六萬。
紙錢三萬七千。
羊七隻。
桌二十五張。
百日周年金銀錠一萬。
紙錢一萬。
羊七隻。
桌十三張多羅貝勒薨上辍朝一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會喪屬員服喪除服及棺襯造墳封谥立碑等儀俱如多羅郡王例設貝勒儀仗鞍馬十三匹。
空馬十三
外藩諸蒙古及進貢虎爾哈朝賀。
停筵宴。
免上表并年例進獻。
令和碩禮親王代善勿拜。
行禮時上顧見阿祿喀爾喀部落使臣跪拜參差。
問侍臣曰。
此何國人乃行禮若是。
奏曰。
此北方投誠阿祿喀爾喀。
使臣也。
歲貢駝馬、未嘗有缺。
因尚未入我版圖。
是以未娴禮節耳。
衆于是服上之睿照雲。
○朝鮮國王李倧遣陪臣景良弼等表賀元旦。
貢方物。
宴赉如例。
○李倧又于歲貢外獻所獲倭刀等物并附饋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禮物。
王謂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及諸王大臣曰。
朝鮮國王因予取江華島時全其妻子。
不忍負恩。
故常以禮物來饋。
較諸王獨厚向曾以此奏聞先帝。
先帝命受、則受之今我等輔理國事、誼無私交且于外國有饋者受則滋擾。
不止一朝鮮也。
此等饋遺、永行禁止如何。
諸王貝勒、及議政大臣鹹以為然。
遂定議、嗣後凡外國饋送諸王貝勒禮物。
永行禁止。
着為令。
攝政和碩睿親王、仍緻書朝鮮國王。
曉以不受之故。
○以金玉和為工部侍郎。
阿喇善、李率泰為刑部侍郎。
○以正白旗漢軍甲喇章京徐大貴鑲紅旗滿洲。
護軍參領薩素喀、正藍旗漢軍李率泰、各管本旗梅勒章京事正黃旗滿洲巴岱、正白旗滿洲朱古漢軍劉自友、鑲紅旗滿洲前鋒參領阿爾布尼、俱管甲喇章京事。
鑲白旗滿洲章察、長史查塔、鑲紅旗滿洲羅弼、俱為護軍參領。
鑲紅旗滿洲侍衛拜尹達為前鋒參領。
○以克席護、塔思祜禮、多壘、為兵部理事官。
堪泰、為吏部理事官。
陳泰、羅察、東噶赉噶達渾、阿爾布尼、查塔、杜爾德博爾會、柯永盛、為刑部理事官。
○增設刑部漢軍理事官二員。
工部漢軍理事官每旗各一員 ○辛卯。
初宗室二等輔國将軍鞏阿岱、以罪革職。
當大行皇帝時、曾召入内直、給與所屬牛錄。
雖未複其職。
恩眷未衰。
至是、命仍為二等輔國将軍。
○甲午以故三等甲喇章京吳巴赉三晉弟古睦阿拜岱巴圖魯子塞爾格克各襲職 ○初畢禮克圖兄為牛錄章京無子畢禮克圖遂襲牛錄章京職後其兄遺腹子畢爾珠生。
仍令畢爾珠襲職。
命甲喇章京沙爾虎達統将士。
征庫爾喀部落。
○戊戌月祭大行皇帝。
○己亥。
命梅勒章京李率泰統将士更番駐防錦州 ○遣來達哈巴圖魯等、領兵永駐錦州。
○遣使偕喇嘛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圖、往迎達賴喇嘛。
仍以書谕厄魯特部落顧實汗知之。
○攝政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堂官、谕曰。
嗣後凡各衙門辦理事務或有應白于我二王者或有記檔者皆先啟知睿親王檔子書名亦宜先書睿親王名其坐立班次及行禮儀注俱照前例行。
○甲辰。
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衮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率諸王貝勒、貝子、公、文武群臣誓告天地。
期同矢忠報國 ○乙巳。
增和碩親王儀仗撒袋二副。
大刀二柄。
槍二杆多羅郡王大刀二柄。
槍二杆。
多羅貝勒大刀二柄。
○丁未都察院承政公滿達海等、上攝政二王啟曰。
二王身任勤勞。
心懷忠義。
所以承祖業而輔國家也。
今皇上聰明天縱、年尚幼沖。
若不及時勤學則古今興廢之道無由而知。
宜慎選博學明經之端人正士置諸左右朝夕講論以資啟沃。
至二王佐理幾務。
雖古之周公無以過之凡大小事宜當躬自裁決以防讒言之入則忠正之道得矣二王曰爾等所言甚是。
禦前擇人進講我等亦思及此。
但以上方幼沖。
尚須遲一二年。
其餘所言尚未明悉爾等既系言官更複何懼。
即見我等過愆。
亦宜盡言。
以後可則可。
否則否。
直陳勿隐 ○喀爾喀部落喇瑪塔爾達爾漢諾顔進香。
獻馬。
酌納之 ○己酉先是諸王以下官民人等祭神無定制至是下谕曰祭以緻敬若渎祀無度過差必多反為無益以後各分等次以時緻祭務從儉約定諸王以下官民人等祭葬禮和碩親王薨上辍朝三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奉國将軍以上、固山額真昂邦章京以下、牛錄章京以上、固倫公主、和碩福金以下奉國将軍妻以上皆會喪。
設親王儀仗。
鞍馬十五匹。
空馬十五匹王屬下官員及妻俱喪服。
用彩棺。
内襯五層。
王屬下官員及妻大祭畢除服王屬下在部院衙門及閑散各官未畢祭、入署、戴纓帽。
穿常服。
上墳日、仍去纓。
其茔垣享殿、皆王府及所屬牛錄下人夫起造。
初祭。
賜牛一羊八酒九瓶紙錢三萬。
次祭賜亦如之加封谥。
勒石茔所初祭次祭日除上賜外。
自增入引旛一杆。
金銀錠七萬紙錢四萬羊九隻桌三十張。
百日周年金銀錠一萬紙錢一萬羊九隻桌十五張多羅郡王薨上辍朝二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會喪屬員服喪除服、及棺、襯、造墳、封谥、立碑等儀俱如和碩親王例設郡王儀仗。
鞍馬十四匹。
空馬十四匹初祭賜牛一。
羊六酒七瓶。
紙錢二萬三千。
次祭賜亦如之初祭次祭日除上賜外。
自增入引旛一杆。
金銀錠六萬。
紙錢三萬七千。
羊七隻。
桌二十五張。
百日周年金銀錠一萬。
紙錢一萬。
羊七隻。
桌十三張多羅貝勒薨上辍朝一日禮部官視祭葬和碩親王以下會喪屬員服喪除服及棺襯造墳封谥立碑等儀俱如多羅郡王例設貝勒儀仗鞍馬十三匹。
空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