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京唐古哈子塔爾弼希、巴雅爾弟塔喇圖、雅爾瞻子随哈邦鈕子杭愛邵納弟邵格、半個牛錄章京賽達兄子卦甯極朱赫讷子穆都臣阿顔圖子傅達、阿蘭柴子舒爾祜納諾雲對子拜惺、祁塔特弟祁湯果爾沙濟子蔔谷齊各襲職。
○初琉球安南呂宋三國各遣使于明季進貢留閩未還大兵平閩執送京師命賜三國貢使李光耀等衣帽緞布仍各給敕谕遣赴本國。
招谕國王谕琉球國王敕曰。
朕撫定中原視天下為一家。
念爾琉球自古以來世世臣事中國遣使朝貢。
業有往例。
今故遣人敕谕爾國若能順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給封诰印敕、遣使赍送來京朕亦照舊封錫。
谕安南、呂宋二國文同。
○戊寅。
江南投誠總兵官高進忠仆馬良玉、首進忠隐藏兵器。
潛帶假辮鞫實、伏誅。
○己卯。
授庶吉士李呈祥梁清寬王無咎韋成賢張爾素、傅維鱗、王舜年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王炳昆黃志遴、法若真、夏敷九王一骥、王紫绶。
為内翰林國史院編修周爰訪陳爌、朱之錫、胡兆龍、楊思聖為内翰林弘文院編修王崇簡、張丕吉、李培真、李霨、楊運昌、沙澄、傅作霖為内翰林秘書院檢讨魏天賞、喬廷桂單若魯藍滋、張文明陸嵩為内翰林國史院檢讨嶽映鬥艾元徵喬映伍宋杞劉澤芳石申為内翰林弘文院檢讨 ○遣戶部副理事官缪尚義等赴廣東廉州等處珠池采珠。
○臨清總兵官魯宗孔坐近鎮州縣失守、革職。
○庚辰。
兩廣總督佟養甲奏報、招降故明趙王朱由裧、總兵李志琏 ○南贛總兵官柯永盛奏報、遊擊楊遇明、孔國治等率兵解安遠縣圍破賊兵萬餘人。
降三十餘寨。
賊巢悉平。
○壬午。
授委署廣東嶺西道蘇宗貴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鄖襄兵備道。
升河南汝州知州餘應魁、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
直隸定州知州張鵬翼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西甯道。
山東甯海州知州劉宗舜、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驿傳道。
山西澤州知州許可用、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鴈平道。
○吏科給事中張國憲、坐糾參失實、革職。
○甲申。
江南宿州蝗雹 ○乙酉。
山西巡撫申朝紀奏報、鄉甯縣民楊春畼、左道聚衆。
據寨倡亂。
平陽營副将範承宗等、巢□刀平之。
○丙戌。
谕戶部。
興販私鹽、屢經禁約。
近聞各處奸民、指稱投充滿洲、率領旗下兵丁車載驢馱。
公然開店發賣。
以緻官鹽壅滞。
殊可痛恨爾部即出示嚴禁有仍前私販者、被獲、鞭八十。
其鹽觔銀錢、牲口車輛等物入官。
巡緝員役、縱容不行緝拏者事發一體治罪升太仆寺卿劉昌、為工部右侍郎太常寺卿孫承澤為大理寺卿。
○丁亥。
襄陽總兵官王光恩、有罪被逮弟王光代王成遂叛。
法司引叛律論光恩斬。
得上□日、光代等聞兄被逮驚叛亦未可知。
不可遽以謀叛谳獄。
況人命至重。
恐涉冤枉。
着再詳鞫。
○戊子。
免陝西綏德衛三年分雹災額賦。
○己醜。
冊封故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子貝勒博洛為多羅郡王冊文曰。
爾貝勒博洛破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時爾佐和碩德豫親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爾招撫蘇州杭州等府地方爾獲故明惠王潞王等親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
巡撫張鳳翔等、文武官員六十人。
降其兵二萬五千八十人。
戰敗敵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縣遂平定江南常州、蘇州等府十三州縣浙江杭州等府二十一州縣。
又平定福建浙東時。
以爾為征南大将軍爾渡錢塘江、抵浙東敗敵二次。
克取金華府。
擒斬蜀王朱常農等三人。
僞閣老馬士英、僞國公方國安等、大小五十五員。
收降武官大小三百一十四員。
馬步兵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人。
平定八府、五十三縣地方。
繼入福建、誅僞唐王朱聿钊等、僞親王郡王七人。
世子一人将軍二人總督一人。
伯一人巡撫一人。
共敗敵兵二十四次收降僞國公鄭芝龍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八府一州五十八縣地方悉皆平定以及江西四縣之地故進封為多羅郡王賜之冊印爾其欽哉上禦太和殿賜朝鮮國王李倧子李□氵□目□及土默特部落古祿格厄魯特部落達爾漢吳把什等宴。
○庚寅。
遣官賜大學士洪承疇、東珠孔雀翎涼帽四團補蟒袍、蟒襪、黃靿鞾、酥油、乳酒 ○壬辰遣廣東道試監察禦史王世功、巡按甘肅。
○癸巳。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逃寇武大定攻陷紫陽縣。
結連仁河南山僞官覃遠許不惑等倡亂。
興安總兵官任珍擊敗之。
斬首二千餘級。
巢穴悉平。
○湖廣巡撫高士俊奏報、大軍攻拔衡山安化新化龍陽等縣衡州常德二府。
生擒僞總兵黃朝宣及副将遊擊通判等官。
斬首二千餘級。
○甲午。
升直隸保定府知府許養高、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冀南道山西汾州府知府戢民瞻、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整饬保定兵備道。
○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反、鞫實、伏誅。
○丁酉。
吏部議覆、督理浙淮鹽務理事官李茂芳奏言、兼佥事職銜、受督撫按節制、難以辦事。
應改兼戶部右侍郎銜。
報可。
○免山東全省三年分荒殘額賦。
○戊戌。
升都察院參政多爾濟達爾漢、為本院承政。
理藩院侍郎尼堪、為本院尚書。
○升大理寺少卿戴明說、為太常寺卿。
通政使司右通政孫昌齡為太仆寺卿。
○初琉球安南呂宋三國各遣使于明季進貢留閩未還大兵平閩執送京師命賜三國貢使李光耀等衣帽緞布仍各給敕谕遣赴本國。
招谕國王谕琉球國王敕曰。
朕撫定中原視天下為一家。
念爾琉球自古以來世世臣事中國遣使朝貢。
業有往例。
今故遣人敕谕爾國若能順天循理可将故明所給封诰印敕、遣使赍送來京朕亦照舊封錫。
谕安南、呂宋二國文同。
○戊寅。
江南投誠總兵官高進忠仆馬良玉、首進忠隐藏兵器。
潛帶假辮鞫實、伏誅。
○己卯。
授庶吉士李呈祥梁清寬王無咎韋成賢張爾素、傅維鱗、王舜年為内翰林秘書院編修王炳昆黃志遴、法若真、夏敷九王一骥、王紫绶。
為内翰林國史院編修周爰訪陳爌、朱之錫、胡兆龍、楊思聖為内翰林弘文院編修王崇簡、張丕吉、李培真、李霨、楊運昌、沙澄、傅作霖為内翰林秘書院檢讨魏天賞、喬廷桂單若魯藍滋、張文明陸嵩為内翰林國史院檢讨嶽映鬥艾元徵喬映伍宋杞劉澤芳石申為内翰林弘文院檢讨 ○遣戶部副理事官缪尚義等赴廣東廉州等處珠池采珠。
○臨清總兵官魯宗孔坐近鎮州縣失守、革職。
○庚辰。
兩廣總督佟養甲奏報、招降故明趙王朱由裧、總兵李志琏 ○南贛總兵官柯永盛奏報、遊擊楊遇明、孔國治等率兵解安遠縣圍破賊兵萬餘人。
降三十餘寨。
賊巢悉平。
○壬午。
授委署廣東嶺西道蘇宗貴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鄖襄兵備道。
升河南汝州知州餘應魁、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關内道。
直隸定州知州張鵬翼為陝西按察使司佥事、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西甯道。
山東甯海州知州劉宗舜、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驿傳道。
山西澤州知州許可用、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鴈平道。
○吏科給事中張國憲、坐糾參失實、革職。
○甲申。
江南宿州蝗雹 ○乙酉。
山西巡撫申朝紀奏報、鄉甯縣民楊春畼、左道聚衆。
據寨倡亂。
平陽營副将範承宗等、巢□刀平之。
○丙戌。
谕戶部。
興販私鹽、屢經禁約。
近聞各處奸民、指稱投充滿洲、率領旗下兵丁車載驢馱。
公然開店發賣。
以緻官鹽壅滞。
殊可痛恨爾部即出示嚴禁有仍前私販者、被獲、鞭八十。
其鹽觔銀錢、牲口車輛等物入官。
巡緝員役、縱容不行緝拏者事發一體治罪升太仆寺卿劉昌、為工部右侍郎太常寺卿孫承澤為大理寺卿。
○丁亥。
襄陽總兵官王光恩、有罪被逮弟王光代王成遂叛。
法司引叛律論光恩斬。
得上□日、光代等聞兄被逮驚叛亦未可知。
不可遽以謀叛谳獄。
況人命至重。
恐涉冤枉。
着再詳鞫。
○戊子。
免陝西綏德衛三年分雹災額賦。
○己醜。
冊封故多羅饒餘郡王阿巴泰子貝勒博洛為多羅郡王冊文曰。
爾貝勒博洛破流賊、滅福王、平定河南江南時爾佐和碩德豫親王以行、王分兵一半令爾招撫蘇州杭州等府地方爾獲故明惠王潞王等親王郡王五人世子一人。
巡撫張鳳翔等、文武官員六十人。
降其兵二萬五千八十人。
戰敗敵兵、凡十五次又攻克三府七縣遂平定江南常州、蘇州等府十三州縣浙江杭州等府二十一州縣。
又平定福建浙東時。
以爾為征南大将軍爾渡錢塘江、抵浙東敗敵二次。
克取金華府。
擒斬蜀王朱常農等三人。
僞閣老馬士英、僞國公方國安等、大小五十五員。
收降武官大小三百一十四員。
馬步兵一萬四千三百七十人。
平定八府、五十三縣地方。
繼入福建、誅僞唐王朱聿钊等、僞親王郡王七人。
世子一人将軍二人總督一人。
伯一人巡撫一人。
共敗敵兵二十四次收降僞國公鄭芝龍等、大小官二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十一萬三千人八府一州五十八縣地方悉皆平定以及江西四縣之地故進封為多羅郡王賜之冊印爾其欽哉上禦太和殿賜朝鮮國王李倧子李□氵□目□及土默特部落古祿格厄魯特部落達爾漢吳把什等宴。
○庚寅。
遣官賜大學士洪承疇、東珠孔雀翎涼帽四團補蟒袍、蟒襪、黃靿鞾、酥油、乳酒 ○壬辰遣廣東道試監察禦史王世功、巡按甘肅。
○癸巳。
陝西總督孟喬芳疏報、逃寇武大定攻陷紫陽縣。
結連仁河南山僞官覃遠許不惑等倡亂。
興安總兵官任珍擊敗之。
斬首二千餘級。
巢穴悉平。
○湖廣巡撫高士俊奏報、大軍攻拔衡山安化新化龍陽等縣衡州常德二府。
生擒僞總兵黃朝宣及副将遊擊通判等官。
斬首二千餘級。
○甲午。
升直隸保定府知府許養高、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兼布政使司參議、分守冀南道山西汾州府知府戢民瞻、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整饬保定兵備道。
○蘇松提督吳勝兆謀反、鞫實、伏誅。
○丁酉。
吏部議覆、督理浙淮鹽務理事官李茂芳奏言、兼佥事職銜、受督撫按節制、難以辦事。
應改兼戶部右侍郎銜。
報可。
○免山東全省三年分荒殘額賦。
○戊戌。
升都察院參政多爾濟達爾漢、為本院承政。
理藩院侍郎尼堪、為本院尚書。
○升大理寺少卿戴明說、為太常寺卿。
通政使司右通政孫昌齡為太仆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