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順治四年。
丁亥。
三月。
壬寅朔。
清明節。
祭太廟。
遣刑部尚書吳達海行禮。
○遣官祭福陵、昭陵。
○癸卯。
輔國公翁古卒。
谥懷愍。
○甲辰。
日暈。
赤黃白色。
良久方散。
○戊申。
革庶吉士袁襜如職。
以會試分考、擅改朱卷故也。
○降補保定巡撫郝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懷來道。
升江南鳳陽府知府金一鳳、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蘇松兵備道。
松江府知府傅世烈、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徽甯兵備道。
直隸廣平府知府武以甯、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通州道。
永平府知府李中梧、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薊州兵備道。
陝西西安府知府白龍昇、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關西道臨洮府知府朱受祜、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關南道。
直隸永平道佥事石鎮國、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安慶道。
調陝西榆林道佥事李贊明、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驿傳道。
○庚戌。
保定巡撫于清廉疏報、土賊寇河間府。
兵備道王維新自缢。
知府王德教、河間縣典史邵鲲、俱被害。
章下所司。
○辛亥。
山東巡撫丁文盛疏報、官兵追擊陷河間土賊于鄒平。
巢□刀滅之。
章下兵部。
○壬子。
以委署湖廣武漢兵備道李藻、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
管分守湖北道參議事。
提學道佥事彭而述、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
管分守上湖南道參議事。
江西驿傳道戴國士、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靖州兵備道。
升深州知州陳一理、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東兖道參議事。
保安州知州陳弘業、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永平兵備道。
○癸醜。
候缺參将李大生、讦奏李建泰、受故明殊恩。
投賊于保定。
及我朝宥罪錄用。
乃怙惡不悛。
受贓罷職。
今複鸱伏曲沃。
招納亡命。
謀為不軌逆迹多端。
請逮系來京正法。
下兵部鞫訊。
○甲寅。
初兵部侍郎李元鼎薦其門下人倪先任。
于順天巡撫柳寅東。
寅東收用。
給以牌劄。
尋馬賊劉傑等被獲。
稱先任亦其同黨。
事聞。
下刑部議。
拟元鼎棄市。
寅東革職杖責。
得上□日。
免元鼎死、及寅東杖責。
俱革職。
○乙卯。
谕兵部、近來盜賊竊發。
訛言繁興。
人民惶惑。
無端驚避。
深可轸念。
茲特開自首之門。
許以更新之路。
務使盜賊革心。
良民安業。
自今以後。
凡曾經為盜之人無論犯罪輕重。
有能赴所在官司、或徑赴兵部、将真賊姓名及居住地方、詳悉陳首者、除本身免罪外。
仍将賊贓酌議給賞。
如脅從多人、同心歸正。
首告賊渠者、罪止賊渠。
來首人悉免究治。
仍以賊渠贓物分賞。
如良民告發賊情。
該地方官即時密擒。
毋得稽延時刻。
質審有據者有賞。
傥有無賴營利、及讐口誣害者。
反坐不赦。
其盜賊屯聚經過之處。
見在良民。
各安生理。
毋自驚疑。
至于左道妖人。
妄談禍福。
遊手無賴。
喜布訛言。
無非驚動煽惑。
欲緻遷徙流移。
以便劫掠。
見今大兵誅巢□刀之處。
俱系反叛作亂真賊。
原不波及無辜。
凡我良民。
毋得輕信妖訛。
自取困苦。
爾部作速出示曉谕。
仍通行各該撫按、榜示通知。
○升鴻胪寺右寺丞王綱肅、為本寺右少卿。
轉兵科右給事中杜立德、為吏科左給事中。
刑科右給事中梁維本、為戶科左給事中。
工科右給事中李運長、為禮科左給事中。
○丙辰。
叙敗流寇、平騰機思功。
升二等昂邦章京祁塔特車爾貝、古睦德車臣。
三等昂邦章京德參濟王、為一等昂邦章京。
三等昂邦章京哈岱、為二等昂邦章京。
三等甲喇章京沙禮岱、為二等甲喇章京。
加一等梅勒章京綽爾門半個前程。
授半個牛錄章京衮楚克車臣、剛噶習、布雅泰、為牛錄章京。
加管牛錄章京事顧祿半個前程。
○殿試天下貢士李人龍等。
制策曰。
帝王之治天下。
莫不以得人為急務。
朕深維真才希觏。
知人實難。
如以言貌取人。
慮有内外不符。
妍女□□互異者。
如以薦舉進用。
慮有朋黨援引。
真膺混淆者。
如以博學能文。
而遽信其。
存心行事。
又每有下筆千言、侈談堯舜。
而中藏奸佞、莅官污□禾山戊不□者。
必如何而後真才可得欤。
近聞見任官員、伯叔昆弟、宗族人等、以及廢紳劣衿、大為民害。
往往壓奪田宅。
估攫貨财。
淩暴良善。
抗逋國課。
有司畏懼而不問。
小民飲恨而代償。
以緻貴者日富。
貧者日苦。
明季弊習。
迄今猶存。
必如何而後可痛革欤。
今當混一之初。
尚在用兵之際。
兵必需饷。
饷出于民。
将欲減賦以惠民。
又慮軍興
丁亥。
三月。
壬寅朔。
清明節。
祭太廟。
遣刑部尚書吳達海行禮。
○遣官祭福陵、昭陵。
○癸卯。
輔國公翁古卒。
谥懷愍。
○甲辰。
日暈。
赤黃白色。
良久方散。
○戊申。
革庶吉士袁襜如職。
以會試分考、擅改朱卷故也。
○降補保定巡撫郝晉、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懷來道。
升江南鳳陽府知府金一鳳、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蘇松兵備道。
松江府知府傅世烈、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徽甯兵備道。
直隸廣平府知府武以甯、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通州道。
永平府知府李中梧、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薊州兵備道。
陝西西安府知府白龍昇、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關西道臨洮府知府朱受祜、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關南道。
直隸永平道佥事石鎮國、為江南布政使司參議、安慶道。
調陝西榆林道佥事李贊明、為山西按察使司佥事、驿傳道。
○庚戌。
保定巡撫于清廉疏報、土賊寇河間府。
兵備道王維新自缢。
知府王德教、河間縣典史邵鲲、俱被害。
章下所司。
○辛亥。
山東巡撫丁文盛疏報、官兵追擊陷河間土賊于鄒平。
巢□刀滅之。
章下兵部。
○壬子。
以委署湖廣武漢兵備道李藻、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
管分守湖北道參議事。
提學道佥事彭而述、為本省按察使司佥事。
管分守上湖南道參議事。
江西驿傳道戴國士、為湖廣按察使司佥事、靖州兵備道。
升深州知州陳一理、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管分守東兖道參議事。
保安州知州陳弘業、為山東按察使司佥事、永平兵備道。
○癸醜。
候缺參将李大生、讦奏李建泰、受故明殊恩。
投賊于保定。
及我朝宥罪錄用。
乃怙惡不悛。
受贓罷職。
今複鸱伏曲沃。
招納亡命。
謀為不軌逆迹多端。
請逮系來京正法。
下兵部鞫訊。
○甲寅。
初兵部侍郎李元鼎薦其門下人倪先任。
于順天巡撫柳寅東。
寅東收用。
給以牌劄。
尋馬賊劉傑等被獲。
稱先任亦其同黨。
事聞。
下刑部議。
拟元鼎棄市。
寅東革職杖責。
得上□日。
免元鼎死、及寅東杖責。
俱革職。
○乙卯。
谕兵部、近來盜賊竊發。
訛言繁興。
人民惶惑。
無端驚避。
深可轸念。
茲特開自首之門。
許以更新之路。
務使盜賊革心。
良民安業。
自今以後。
凡曾經為盜之人無論犯罪輕重。
有能赴所在官司、或徑赴兵部、将真賊姓名及居住地方、詳悉陳首者、除本身免罪外。
仍将賊贓酌議給賞。
如脅從多人、同心歸正。
首告賊渠者、罪止賊渠。
來首人悉免究治。
仍以賊渠贓物分賞。
如良民告發賊情。
該地方官即時密擒。
毋得稽延時刻。
質審有據者有賞。
傥有無賴營利、及讐口誣害者。
反坐不赦。
其盜賊屯聚經過之處。
見在良民。
各安生理。
毋自驚疑。
至于左道妖人。
妄談禍福。
遊手無賴。
喜布訛言。
無非驚動煽惑。
欲緻遷徙流移。
以便劫掠。
見今大兵誅巢□刀之處。
俱系反叛作亂真賊。
原不波及無辜。
凡我良民。
毋得輕信妖訛。
自取困苦。
爾部作速出示曉谕。
仍通行各該撫按、榜示通知。
○升鴻胪寺右寺丞王綱肅、為本寺右少卿。
轉兵科右給事中杜立德、為吏科左給事中。
刑科右給事中梁維本、為戶科左給事中。
工科右給事中李運長、為禮科左給事中。
○丙辰。
叙敗流寇、平騰機思功。
升二等昂邦章京祁塔特車爾貝、古睦德車臣。
三等昂邦章京德參濟王、為一等昂邦章京。
三等昂邦章京哈岱、為二等昂邦章京。
三等甲喇章京沙禮岱、為二等甲喇章京。
加一等梅勒章京綽爾門半個前程。
授半個牛錄章京衮楚克車臣、剛噶習、布雅泰、為牛錄章京。
加管牛錄章京事顧祿半個前程。
○殿試天下貢士李人龍等。
制策曰。
帝王之治天下。
莫不以得人為急務。
朕深維真才希觏。
知人實難。
如以言貌取人。
慮有内外不符。
妍女□□互異者。
如以薦舉進用。
慮有朋黨援引。
真膺混淆者。
如以博學能文。
而遽信其。
存心行事。
又每有下筆千言、侈談堯舜。
而中藏奸佞、莅官污□禾山戊不□者。
必如何而後真才可得欤。
近聞見任官員、伯叔昆弟、宗族人等、以及廢紳劣衿、大為民害。
往往壓奪田宅。
估攫貨财。
淩暴良善。
抗逋國課。
有司畏懼而不問。
小民飲恨而代償。
以緻貴者日富。
貧者日苦。
明季弊習。
迄今猶存。
必如何而後可痛革欤。
今當混一之初。
尚在用兵之際。
兵必需饷。
饷出于民。
将欲減賦以惠民。
又慮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