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四

關燈
順治三年丙戌二月戊寅朔祭大社大稷遣固山額真宗室韓岱行禮  ○以故明進士王崇簡、張丕吉杜芳、周爰訪喬廷桂、嶽映鬥。

    為内翰林國史院庶吉士。

      ○己卯。

    升戶部理事官喀凱、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總兵官張天祿。

    為都督同知。

    充徽甯池太提督總兵官。

    升副将署膠州總兵官事柯永盛、為都督同知。

    充江甯總兵官。

      ○庚辰。

    戶部左侍郎王公弼、總督倉場左侍郎謝啟光、各以佐計無能、乞罷。

    不允。

      ○兵科給事中。

    李運長疏言、補給民人地畝、宜從戶貧地少者始。

    蓋富者失業、僅至于貧。

    窮者失業、必至于死。

    請先将故明勳戚内監皇莊軍屯、補與貧民。

    抛荒故絕、補與鄉紳富戶。

    荒地免稅三年。

    熟地免稅一年。

    以資開墾遷移之費軍屯地、不論何衛但坐落某縣者即準補某縣。

    不煩遠徙。

    誠為至便。

    下所司議。

      ○辛巳。

    戶部議覆、順天巡撫宋權疏言密雲地瘠民貧。

    疊罹災祲。

    田土半歸荒蕪。

    生齒日就流移。

    若不急行蠲赈、勢必逃亡殆盡應如撫臣所請。

    将荒地逃丁派徵錢糧。

    悉為除豁。

    其見在貧民、動支寶坻縣倉貯粟谷、分别。

    赈濟。

    已荒地畝、仍行該地方官、招徕開墾。

    俟耕熟起科、以安孑遺。

    從之。

      ○江南蘇松常鎮督糧道王懩奏言、臣職。

    司江南督糧、而官銜仍帶湖廣。

    不便統轄。

    乞改為江南官銜。

    奏入。

    下部議。

    尋議、南京未改為江南省時、各道俱于别省兩司帶銜。

    今既改為省、應如王懩所請。

    其各道官銜、俱應一體更改。

    從之。

      ○駐防江甯府侍郎巴山、梅勒章京康喀賴等奏報。

    正月十二日夜、江甯府城内民、與城外賊、同謀作亂。

    事覺。

    捕斬為首者三十人。

    至十八日夜、賊首僞潞安王、瑞昌王。

    複率賊兵。

    二萬餘、三路入犯。

    我兵俱擊敗之。

      ○會試天下舉人。

    命大學士範文程、剛林、馮铨甯完我、為會試總裁官。

      ○禮部奏言、會試天下舉人、已經題準二月初九等日。

    但直省舉子、雖名冊投部、而人尚有未至者。

    兵火之餘、道路梗塞、一時難齊。

    相應展期、命改于十九日舉行。

      ○癸未。

    鎮國公祜塞卒。

      ○甲申。

    賜會試總裁官大學士範文程、剛林、馮铨、甯完我等、表裡各四疋。

    同考試官二十員、表裡各二疋。

      ○谕兵部。

    近聞京城内盜賊竊發。

    皆因漢人雜處旗下。

    五城禦史、巡捕營官、難于巡察之故。

    嗣後投充滿洲者、聽随本主居住。

    未經投充、不得留居旗下。

    如違。

    并其主家治罪。

    工部疎于稽察。

    亦着議處漢人居住地方、着巡捕營查緝。

    滿洲居住地方、着滿洲守夜官兵查緝。

    其遷移民居、工部仍限期速竣、勿得違怠。

    爾部速行傳谕。

      ○升尚寶司卿孫昌齡、為通政使司右通政。

      ○升直隸永平府知府李日芃、為山東按察使司副使、霸州兵備道。

      ○以正黃旗滿洲護軍統。

    瓴領公圖賴、為本旗固山額真正黃旗滿洲梅勒章京伊爾德、為本旗護軍統領正黃旗滿洲護軍參領董阿賴、為本旗梅勒章京。

    正黃旗滿洲戈奎、舒禮洪、正紅旗滿洲漢儲翰、鑲白旗滿洲奉恩将軍宗室塔海、各為本旗護軍參領鑲藍旗滿洲侍衛雅巴藍、為前鋒參領。

      ○複以索尼為二等昂邦章京。

      ○升兵部侍郎譚拜、為本部尚書管梅勒章京事明安達禮、為兵部侍郎。

    以劉澤溥、為禮部啟心郎。

    邁圖、為吏部理事官。

    劉泰、護軍參領阿思哈、俱為刑部理事官。

    管甲喇章京事馮文運、為工部理事官。

    紀國先、覺羅圖蘭、為都察院理事官。

      ○原任安慶巡撫李猶龍、疏薦故明少詹事方拱乾、庶吉士劉餘谟、姚文然等、二十六人。

    下部知之。

      ○甘肅巡撫黃圖安疏言、自逆闖流毒中原。

    橫蹂三秦滔天惡焰、莫不望風而靡。

    惟故明甘鎮官吏、矢心戮力誓守不降。

    及力盡城破、巡撫林日瑞、總兵馬爌慷慨激烈。

    白刃自甘同知藍台、從容就義。

    罵賊而亡。

    副将郭天吉、都司萬峘、剖心受剮顔色如生。

    遊擊哈維新、張際、都司姚世儒、高登科、姜弘基守備郭雄峙、英烈自刎、殺身報國臨洮副将歐陽滾攜家屬至甘、值城失守、阖門自焚他如在籍原任肅州道劉佳貞、通判陳嘉績、知縣段自宏、陸一桂等。

    憤罵逆賊、至死不絕口。

    總兵王汝金、趙宦、羅俊傑、副将劉國柱、劉國棟、參将哈俊、遊擊李汝璋、趙用彬、任汝威、呂承宮、張應舉、楊威、都守官曹爾謙、趙宗祀、景桂芳、陳一魁、賀圖麟、王嘉官、蕭榮華、蔡俊、五衛世職指揮。

    千百戶鄭世爵、傅弘祚、毛國泰、趙應魁、汪世爵等。

    各率家丁血戰隕命。

    庠生吳伯延、童士楷、義民梁進德等。

    節婦董氏等。

    俱亡身盡節、義不受辱。

    祈分别。

    褒獎、庶忠節不緻沉□□民。

    章下所司。

      ○吏部議覆招撫江南大學士洪承疇疏言。

    江南改京為省、一應設官自當與各省一例。

    應如所議。

    設操江都禦史一員。

    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員。

    分守江甯道一員。

    屯田水利道一員。

    布政使司經曆、理問、都事、照磨、各一員。

    按察使司按察使一員。

    驿傳兼鹽法道一員。

    分巡江甯兼江防道一員。

    整理馬政道一員。

    按察使司經曆、知事、照磨、各一員。

    省城内掌印都司、操捕都司、管屯都司、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