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椿樹凋殘董花花折 桂華皎潔蘭葉芬芳
關燈
小
中
大
店家具,一齊盤給這人,一共算了二百元錢,當時錢物兩清,敬天把一百五十四元五角,還給放印子的錢。
其餘的四十五元五角,交給喻氏。
喻氏心中,十分感激敬天,也稍稍的安慰了一些。
仗着自己會做活計,替人家縫些針線,母子四人,清貧度日。
不夠之時,便把所餘下來的錢帖補。
光陰迅速。
匆匆又過了一個年頭。
品連已是十八歲了。
有一天,小大忽地不知去向,不見個無影無蹤。
這時太平大國的軍隊,已到了倉前,小大正是被太平軍抓去當了小厮。
喻氏生姑悲傷,自不必說,隻是沒奈何的事,無法可施。
喻氏的家況,越發的不如以前。
起初還有敬天照顧,後來敬天的家景,也一天不如一天,弄得自己的一日三餐也很費力,怎能照顧喻氏,生姑的母親畢王氏,雖有幾次自南京來瞧女兒,卻因家中依舊貧苦,不能救濟喻氏。
喻氏這時已是成了三餐不繼的了。
暗暗一想,自己若是再不設法,别說自己,竟要餓死,連三姑等,也得餓死。
葛家隻有這三姑一個根苗,怎能叫她滅絕呢?想到這裡禁不住悲痛非凡,隻得仍同敬天商議。
敬天因喻氏年紀尚輕,家中又這般的窮苦,若要守節,那就非得餓死不成。
品連又不知那裡去了,三姑又是個傻子,要守節也就難了。
不如找一家小康之家,再醮過去,把三姑帶了過去,或者品連可以回來,由喻氏扶養成人。
合親之後,找生意,使品連可以自立。
如此葛家一脈香煙不緻斬盡斷絕,豈不是兩全其美。
當下即把這個主意,向喻氏說了。
喻氏心中雖也有些不願,無奈若要守節,便要餓死。
品連回來,也無人扶養,不得好處,葛家香煙,就此斷絕,那罪就大了,不如反是縱擁的好,因此倒也不表反對。
事有湊巧,倉前鎮上,有一家小康之家,姓沈喚體仁。
家中雖不豪富,還算的寬裕度日。
在這一年中,妻子得下病症,不治而死。
生着三個孩子,最大的尚隻有十四歲,其餘一個十二,一個十歲。
體仁平日,須到外面去做事,妻子一死,家中便乏人照料,一切家務,也沒人料理。
欲娶一個續弦,得須能料理家事。
人品亦要去得。
托人尋找,可有相巧人物。
便是再醮,倒也不要緊,隻求家中三個孩子,有人照顧,一切家務,可以料理就是。
這事被敬天知道,暗想姊姊喻氏,若能嫁了體仁,将來品連一時回來,不愁沒人照顧,倒是件很好的姻緣,忙托着媒婆,前去說合。
本來喻氏人品相貌,都還去得。
且是伶俐,整治家事,又十分精細,沈體仁曾見過,聽得很是願意,即一口應允。
敬天大喜,來向喻氏說知,喻氏本來都聽命敬天,聽敬天說好,自然也很願意,隻是必須帶了三姑等過去。
又說明品連回來,也得同住。
敬天見喻氏答應,忙把喻氏的要求,向體仁說了。
體仁倒亦答應,當下即選定日期,體仁把喻氏娶将過去,到了這天喻氏送過葛大神主,又哭泣了一番。
敬天在一旁,把喻氏勸了半晌,方才停住悲聲,即帶了三姑,嫁給了體仁。
夫婦之間,十分的和穆。
生姑這時,由畢王氏領回家去,言明将來品連回來,仍領過來。
體仁把三姑并不欺侮,視同己生。
喻氏本不是潑辣婦人,把體仁前妻所生的三個兒子,很是歡喜。
敬天見是如此,便放下了心腸。
流光匆匆好不迅速,不覺已過了五個寒暑。
有一天,品連忽地回得家來,說是由太平軍中逃回,這時已是二十五歲了。
當下找了敬天,問喻氏的去向。
敬天忙領到沈家,與喻氏相見。
喻氏見後,自然是悲喜交集,便留住在沈家。
體仁也以自己所生的一般看待。
恰巧畢王氏帶了生姑來探望喻氏,詢問品連消息,知道品連回來,十分歡喜,即仍把生姑留在沈家同住。
生姑這時卻到了十八歲年紀,生的如花如玉,美貌非常,竟是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顔色,真是容光顔照,嬌麗無匹,是個千嬌百美的美人兒。
倉前的人,沒一個不稱贊生姑,是一個天仙化身,便送了她一個外号,因她的身體嬌小,玉膚如雪,都喚做小白菜。
品連因葛氏一脈,隻有品連一人,喻氏不願姓沈,仍是姓葛。
倉前人為了品連父親,喚做葛大,便都叫他做葛小大。
惟有三姑越發的生得醜陋不堪,傻呆異常。
比了嫂嫂生姑,是有天地之隔。
倉前人因他生的人既矮小臃腫。
又是膚色漆黑,便喚作塌枯菜,兄妹三人,都有一個外号,這一年中,忽地體仁家中,發生了絕大變故出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其餘的四十五元五角,交給喻氏。
喻氏心中,十分感激敬天,也稍稍的安慰了一些。
仗着自己會做活計,替人家縫些針線,母子四人,清貧度日。
不夠之時,便把所餘下來的錢帖補。
光陰迅速。
匆匆又過了一個年頭。
品連已是十八歲了。
有一天,小大忽地不知去向,不見個無影無蹤。
這時太平大國的軍隊,已到了倉前,小大正是被太平軍抓去當了小厮。
喻氏生姑悲傷,自不必說,隻是沒奈何的事,無法可施。
喻氏的家況,越發的不如以前。
起初還有敬天照顧,後來敬天的家景,也一天不如一天,弄得自己的一日三餐也很費力,怎能照顧喻氏,生姑的母親畢王氏,雖有幾次自南京來瞧女兒,卻因家中依舊貧苦,不能救濟喻氏。
喻氏這時已是成了三餐不繼的了。
暗暗一想,自己若是再不設法,别說自己,竟要餓死,連三姑等,也得餓死。
葛家隻有這三姑一個根苗,怎能叫她滅絕呢?想到這裡禁不住悲痛非凡,隻得仍同敬天商議。
敬天因喻氏年紀尚輕,家中又這般的窮苦,若要守節,那就非得餓死不成。
品連又不知那裡去了,三姑又是個傻子,要守節也就難了。
不如找一家小康之家,再醮過去,把三姑帶了過去,或者品連可以回來,由喻氏扶養成人。
合親之後,找生意,使品連可以自立。
如此葛家一脈香煙不緻斬盡斷絕,豈不是兩全其美。
當下即把這個主意,向喻氏說了。
喻氏心中雖也有些不願,無奈若要守節,便要餓死。
品連回來,也無人扶養,不得好處,葛家香煙,就此斷絕,那罪就大了,不如反是縱擁的好,因此倒也不表反對。
事有湊巧,倉前鎮上,有一家小康之家,姓沈喚體仁。
家中雖不豪富,還算的寬裕度日。
在這一年中,妻子得下病症,不治而死。
生着三個孩子,最大的尚隻有十四歲,其餘一個十二,一個十歲。
體仁平日,須到外面去做事,妻子一死,家中便乏人照料,一切家務,也沒人料理。
欲娶一個續弦,得須能料理家事。
人品亦要去得。
托人尋找,可有相巧人物。
便是再醮,倒也不要緊,隻求家中三個孩子,有人照顧,一切家務,可以料理就是。
這事被敬天知道,暗想姊姊喻氏,若能嫁了體仁,将來品連一時回來,不愁沒人照顧,倒是件很好的姻緣,忙托着媒婆,前去說合。
本來喻氏人品相貌,都還去得。
且是伶俐,整治家事,又十分精細,沈體仁曾見過,聽得很是願意,即一口應允。
敬天大喜,來向喻氏說知,喻氏本來都聽命敬天,聽敬天說好,自然也很願意,隻是必須帶了三姑等過去。
又說明品連回來,也得同住。
敬天見喻氏答應,忙把喻氏的要求,向體仁說了。
體仁倒亦答應,當下即選定日期,體仁把喻氏娶将過去,到了這天喻氏送過葛大神主,又哭泣了一番。
敬天在一旁,把喻氏勸了半晌,方才停住悲聲,即帶了三姑,嫁給了體仁。
夫婦之間,十分的和穆。
生姑這時,由畢王氏領回家去,言明将來品連回來,仍領過來。
體仁把三姑并不欺侮,視同己生。
喻氏本不是潑辣婦人,把體仁前妻所生的三個兒子,很是歡喜。
敬天見是如此,便放下了心腸。
流光匆匆好不迅速,不覺已過了五個寒暑。
有一天,品連忽地回得家來,說是由太平軍中逃回,這時已是二十五歲了。
當下找了敬天,問喻氏的去向。
敬天忙領到沈家,與喻氏相見。
喻氏見後,自然是悲喜交集,便留住在沈家。
體仁也以自己所生的一般看待。
恰巧畢王氏帶了生姑來探望喻氏,詢問品連消息,知道品連回來,十分歡喜,即仍把生姑留在沈家同住。
生姑這時卻到了十八歲年紀,生的如花如玉,美貌非常,竟是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顔色,真是容光顔照,嬌麗無匹,是個千嬌百美的美人兒。
倉前的人,沒一個不稱贊生姑,是一個天仙化身,便送了她一個外号,因她的身體嬌小,玉膚如雪,都喚做小白菜。
品連因葛氏一脈,隻有品連一人,喻氏不願姓沈,仍是姓葛。
倉前人為了品連父親,喚做葛大,便都叫他做葛小大。
惟有三姑越發的生得醜陋不堪,傻呆異常。
比了嫂嫂生姑,是有天地之隔。
倉前人因他生的人既矮小臃腫。
又是膚色漆黑,便喚作塌枯菜,兄妹三人,都有一個外号,這一年中,忽地體仁家中,發生了絕大變故出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