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複父仇剮心祭墓

關燈
父仇,剮心祭墓,亦即分賊餘胾以祭李君。

    則李君之忠義昭然,雖死猶生矣。

    薄奠時羞,神來尚飨。

     英勇公曹昆撰文緻祭英烈李公三歲子殇童之墓。

    其詞大約憫其幼而嘉其忠雲。

     敕賜雙忠祠後殿,串樓一進,内寝一進,飨堂一進,大殿一進,塑的張、曹二忠臣像,兩邊塑從征諸臣配飨。

    前殿一進,二門樓一座,大門樓一座,八字牆開府,皆是王者宮殿款式。

     四圍黃粉牆,王色流雲,神仙洞廬。

    大紅瑪瑙石枕一對,有四尺高白石獅子一對,八尺高,六尺圍圓大旗杆一對,七丈高黃绫旗一對。

    寫:“敕賜雙忠祠”五個大字。

    滑知縣奉委不敢遲延,聚集工匠數萬餘人,果然半月各式齊備,具禀告竣。

    王爺差委員看工,記了滑知縣的功。

    各路差人起柩到墓,隻有李忠父子屍骸不得,繳令候示。

    張昆、曹昆擇定吉期安葬。

    聖上差王公大臣八大代祭。

    祭筵二擡。

    四方觀者不下數萬人,徹天鼓樂,蔽日旌旗,好不威嚴熱鬧。

    王爺吩咐滑知縣提出獄中趙、胡父子四犯,捆綁押來伺候。

    護送兵丁八百名,劊子手穿的大紅軟甲,綠绫圍腰,頭插雉尾,左右分開,肩扛大砍刀,一路喊道:“閑人站開!破鑼破鼓迎來。

    ”事事齊備,放了六通大炮。

    兵役把張忠愍王、曹忠襄公之柩擡入新茔,又放了六通大炮。

    登位安葬,又放了十二通大炮。

    張、童二柩安葬,李氏父子招魂。

    安葬已畢,又放了二九十八個大炮。

    擺禦賜祭,十八位大人行禮。

    張昆、曹昆謝過聖恩,又謝欽差大人。

    然後行家祭禮。

    滑知縣提齊趙、胡四犯,衆兵役吶喊一聲,驚天動地。

     張茔前跪的趙文華,旁跪着趙怿思。

    文華說:“早知有今日,當初何不做個好人?”怿思說:“悔不聽麗貞妹之言。

    ”曹茔前跪的胡宗憲,旁跪着棗核釘。

    胡彪說:“鼓樂喧天,炮聲震地,如此光景,玩卻好玩,就是一刀難挨。

    ”王爺、公爺吩咐開刀,一邊一聲炮響。

    張茔這邊,劊子手把刀刺入趙文華心坎裡,往下一劃,五髒俱出。

    趙怿思在旁邊閉目發戰。

    劊子手割出心來,和酒獻上。

    張昆跪在墓前,說:“爹爹十五年冤沉海底,孩兒時時恨入骨髓。

    今日剮心緻祭,庶慰先靈。

    ”說畢放聲大哭。

    觀者人人堕淚。

    曹茔這邊,劊子手把刀刺入胡宗憲心坎裡往下一劃,五髒俱出。

    棗核釘說:“老胡子等等,我小胡子自作自受,天理當然。

    ”劊子手割出心來和酒獻祭。

    曹昆跪在墓前痛哭,亦如張昆。

    那班看的人贊歎不已,都說:“生子如此,纔算得光前。

    ”王爺、公爺又吩咐把趙、胡二老賊切成肉脔和祭酒,供于張、童、李與李兒四墓。

    王爺、公爺又到四墓獻酒跪拜,痛哭言情。

    起來謝滑知縣說:“貴縣辦事有功,我等保奏超升知府。

    ”滑大生謝恩說:“多蒙二位大人提拔。

    ” 王爺、公爺就在墓前送了欽差回京複命,另折謝恩。

    各回中軍帳。

    滑知縣仍押回趙怿思、胡彪收禁,再候發落。

    軍民人等俱已四散。

    有詩為證。

     詩曰: 張曹父子谪仙人,劫運方終順運新。

     瀝血剖心消隐恨,奸雄從此化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