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回 高玉英嘉偶受蟾
關燈
小
中
大
相公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怎樣人家,細細說與我聽。
”洪昆說:“小生姓洪名昆,寄籍浙江,三歲時曾有一道士贈我十二個玉蟾蜍,他說我的姻緣都在這些玉蟾蜍上。
”高奶奶向玉英說:“詩中‘蟾蜍’二字莫不是應在此人身上麼?”玉英說:“‘八洞天’始終不明白。
”洪昆又把六美奇遇說出:“惟此次與蔣佩香小姐聯姻,小生實屬誤入桃源,丫環玉蘭代寫此庚帖。
”高奶奶說:“可是原任吏部左侍郎蔣大人的小姐麼?”答:“正是。
”高奶奶說:“佩香小姐也與相公聯姻了?”洪昆答:“是。
不料他兄嫂無情,闖上樓來,将我們兩人捆起,投于大河。
小生幸蒙奶奶救起,但不知佩香小姐何如。
”高奶奶說:“既是天定姻緣,自然有救。
連蔣小姐共成七美之義。
”向玉英說:“詩中‘八洞天’三字顯然在孩兒身上。
”高奶奶取出詩谶遞與洪昆看,說:“相公姻緣皆是天定,看這詩谶小女想必亦在其列。
老婦願以小女敬奉箕帚,未知相公可允否?”洪昆說:“既蒙不棄,敢不謹遵。
”因取出第八個玉蟾蜍遞與玉英手中。
高奶奶到廚中辦早膳去了,玉英陪洪昆談今論古,口若懸河。
那端莊靜逸的性情,頗有大家風度。
洪昆作詩一首贈之。
詩曰: 詠絮題纨擅妙才,居然鐘郝大家來。
仙風更覺飄飄舉,應是吹箫弄玉台。
玉英說:“洪郎,尊作俊逸清新,直追庾鮑。
奴家也有拙作奉和,謹步原韻。
” 詩曰: 潘嶽豐姿司馬才,藍橋不是尾生來。
洞天第八春風好,次第依依玉鏡台。
洪昆說:“小娘子尊作,詩有仙心,不減李青蓮之句。
”彼此唱和已畢,遂将二詩用花箋抄成。
适高奶奶辦了早膳來,說:“請賢婿用飯。
”高奶奶、玉英奉陪。
正吃飯時,有許多惡少鬧進門來,說:“高奶奶,你家存留面生可疑之人。
玉英與這個少年人坐在一桌吃飯,必有别情。
我們扭他去禀官。
不然就寫幾百兩銀子筆據纔能甘心。
”高奶奶被這班惡少鬧得沒法,洪昆說:“我是浮水而來,那裡有銀子?”那些惡少說:“既沒有銀子,扯他去見官。
” 正鬧之間,驚動隔壁鄰居申老爺。
這申老爺是翰林學士。
丁艱在家。
聽得高鄰吵鬧,走來問:“甚麼事?”高奶奶說:“申老爺,我家小婿洪昆在此吃飯,他們就訛詐。
”申老爺勸這些惡少說:“列位不要鬧,他自家女婿有何官禀,可以散罷。
”衆看見申老爺來,有些懼怕,也就不鬧了,說道:“申老爺吩咐,我們散罷。
”申老爺看見洪昆天骨開張,豐神俊秀,又見桌上詩稿,知是洪昆與玉英唱和之作,說:“洪先生有此奇才,必是非常之人。
請到舍下少坐片刻何如?”洪昆說:“晚生正要拜府。
”二人同行,來到申府。
見禮已畢,申老爺喚出公子申鴻漸相會洪昆。
這申鴻漸是個聰明伶俐後生,纔十六歲,見過洪昆,甚是歡喜。
申老爺說:“小兒年幼,學問文章要望先生指示。
”洪昆說:“不敢。
小侄就與令郎約為兄弟,奉陪讀書何如?”申老爺說:“好極了。
”洪昆不時到嶽家走走,平時都住在申府不提。
”洪昆說:“小生姓洪名昆,寄籍浙江,三歲時曾有一道士贈我十二個玉蟾蜍,他說我的姻緣都在這些玉蟾蜍上。
”高奶奶向玉英說:“詩中‘蟾蜍’二字莫不是應在此人身上麼?”玉英說:“‘八洞天’始終不明白。
”洪昆又把六美奇遇說出:“惟此次與蔣佩香小姐聯姻,小生實屬誤入桃源,丫環玉蘭代寫此庚帖。
”高奶奶說:“可是原任吏部左侍郎蔣大人的小姐麼?”答:“正是。
”高奶奶說:“佩香小姐也與相公聯姻了?”洪昆答:“是。
不料他兄嫂無情,闖上樓來,将我們兩人捆起,投于大河。
小生幸蒙奶奶救起,但不知佩香小姐何如。
”高奶奶說:“既是天定姻緣,自然有救。
連蔣小姐共成七美之義。
”向玉英說:“詩中‘八洞天’三字顯然在孩兒身上。
”高奶奶取出詩谶遞與洪昆看,說:“相公姻緣皆是天定,看這詩谶小女想必亦在其列。
老婦願以小女敬奉箕帚,未知相公可允否?”洪昆說:“既蒙不棄,敢不謹遵。
”因取出第八個玉蟾蜍遞與玉英手中。
高奶奶到廚中辦早膳去了,玉英陪洪昆談今論古,口若懸河。
那端莊靜逸的性情,頗有大家風度。
洪昆作詩一首贈之。
詩曰: 詠絮題纨擅妙才,居然鐘郝大家來。
仙風更覺飄飄舉,應是吹箫弄玉台。
玉英說:“洪郎,尊作俊逸清新,直追庾鮑。
奴家也有拙作奉和,謹步原韻。
” 詩曰: 潘嶽豐姿司馬才,藍橋不是尾生來。
洞天第八春風好,次第依依玉鏡台。
洪昆說:“小娘子尊作,詩有仙心,不減李青蓮之句。
”彼此唱和已畢,遂将二詩用花箋抄成。
适高奶奶辦了早膳來,說:“請賢婿用飯。
”高奶奶、玉英奉陪。
正吃飯時,有許多惡少鬧進門來,說:“高奶奶,你家存留面生可疑之人。
玉英與這個少年人坐在一桌吃飯,必有别情。
我們扭他去禀官。
不然就寫幾百兩銀子筆據纔能甘心。
”高奶奶被這班惡少鬧得沒法,洪昆說:“我是浮水而來,那裡有銀子?”那些惡少說:“既沒有銀子,扯他去見官。
” 正鬧之間,驚動隔壁鄰居申老爺。
這申老爺是翰林學士。
丁艱在家。
聽得高鄰吵鬧,走來問:“甚麼事?”高奶奶說:“申老爺,我家小婿洪昆在此吃飯,他們就訛詐。
”申老爺勸這些惡少說:“列位不要鬧,他自家女婿有何官禀,可以散罷。
”衆看見申老爺來,有些懼怕,也就不鬧了,說道:“申老爺吩咐,我們散罷。
”申老爺看見洪昆天骨開張,豐神俊秀,又見桌上詩稿,知是洪昆與玉英唱和之作,說:“洪先生有此奇才,必是非常之人。
請到舍下少坐片刻何如?”洪昆說:“晚生正要拜府。
”二人同行,來到申府。
見禮已畢,申老爺喚出公子申鴻漸相會洪昆。
這申鴻漸是個聰明伶俐後生,纔十六歲,見過洪昆,甚是歡喜。
申老爺說:“小兒年幼,學問文章要望先生指示。
”洪昆說:“不敢。
小侄就與令郎約為兄弟,奉陪讀書何如?”申老爺說:“好極了。
”洪昆不時到嶽家走走,平時都住在申府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