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張元帥奏捷勘奸
關燈
小
中
大
〔先聲漁家傲〕調
詞曰:乾坤袋裡納倭兵,報捷紅旗入帝京。
搜出私書得賊情。
武功成,凱歌聲動滿杭城。
元帥得了私書,吩咐衆将:“不得洩露軍機,緻使奸人生變。
如有違令者,定以軍法從事。
”即日發八百裡馬遞,紅旗報捷,就将趙、胡私書約倭情事密奏朝廷。
奏章:征倭大将軍挂印元帥臣張昆跪奏: 為受降轉奏,請旨誅奸事。
臣蒙恩委任,統衆征倭,水陸交綏,百戰百勝。
先是槍刺倭先鋒鐵骨打,後又招降倭女将沈蘭馨。
大營中有仙師通元子算定,倭寇乘夜偷營,計用空城奇兵埋伏。
雖張元夕之燈,非狄青關何能奪;縱集蔡州之雪,非裴度陣不能攻。
所以麻圖阿魯蘇與其妻百花先後就擒。
臣遣兵搜其羽黨,搗其窠巢,遂得前罷歸禮部尚書趙文華、兵部侍郎胡宗憲連名通訊,約寇獻城私書一封。
奸人叵測,李貓、丁狗何嘗有此陰謀,司馬、令狐未必如斯毒計。
既黨奸于前,複通寇于後,若定二人之罪,宜加三族之誅。
倭國雖雄,本無心于犯順,杭城欲獻,因有約而起兵。
胡為禍首,趙亦罪魁。
寇舉國以輸誠,猶有自新之路。
奸開門以納賊,實無可赦之條。
臣因案情重大,不敢擅專,據實奏聞,請旨定奪。
再,此次軍需未糜國帑,系右将軍汪大镛微時在山東東昌府路獲賊盜六人,所劫奸相嚴嵩贓銀二百萬兩,預存山澗之中,以備兵行之用,一并奏明。
所有從征諸将,臣另書清單,附片具奏。
誅罪賞功,統憑聖鑒。
臣昆誠惶誠恐,昧死渎呈。
批:候部議 吏戶禮兵四部奉上谕:爾等征倭,奮勇可嘉。
大将軍挂印元帥張昆雪父之仇,纾君之難,忠孝義勇,朕實嘉賴。
着進爵東浙王,食邑千戶。
妻封王後。
左将軍曹昆忠孝兩全,文闱保薦,笃于友誼,朕實嘉之。
着進爵英勇公,食邑八百戶,妻封德妃。
右将軍汪大镛不取非義,預備軍需,智廉忠勇,朕實嘉之,着進爵海澄侯,食邑五百戶,妻封淑妃。
副将洪猛幼年出陣,奇勇立功,伊父張昆自陳改姓原由,不年可洪姓張,即繼張洪之後,用報義仆之恩,情既可憫,志亦可嘉,着進爵忠義伯,食邑三百戶,妻封夫人。
參将蔡飛義勇可嘉,着進爵征倭将軍,賜粟二千石,妻封夫人。
欽此欽遵。
刑部奉 上谕:趙文華、胡宗憲身受國恩,不思圖報,膽敢連名通倭,賣國求榮,元惡大憝,萬無可赦。
即着東浙王張昆将趙、胡二賊斬首軍前,籍其家财入官,夷其三族,無男婦少長皆棄市。
欽此欽遵。
兵部發了八百裡火牌令箭,飛遞到杭。
東浙王張昆跪接聖旨。
天使讀上谕,進爵、賜邑、封妻、賜粟等因,一一宣畢。
張昆率領衆将謝恩。
又将抄斬趙、胡密旨交于東浙王。
王爺吩咐諸将各回本營,留英勇公曹大人大營議事。
送了天使回京,諸将皆散,王爺與公爺同到帳中,将聖旨取出共看,如此如此。
張昆說:“當日二賊攘功,兩家被害。
我父親與年伯尊大人冤戮海濱。
大仇今日纔報。
明日愚兄領三千兵圍住趙文華家,賢弟領三千兵圍住胡宗憲家,不得放走一人。
”商議已定。
次日清晨,轅門放了三通大炮,張昆、曹昆各領三千兵,分路而行。
城中人皆不知何事。
曹昆到了胡家,圍住前後門。
此時胡宗憲與伊子棗核釘胡彪纔知是來抄家的。
正要逃脫,早被曹昆一手一個揪住。
棗核釘說:“曹爺爺大人不記小事,饒我父子的狗命罷。
”曹昆那裡睬他,吩咐上了刑具,解送轅門,按籍查拿三族,家資入官。
且說趙文華在家,得了抄家查拿的信,卻待要逃,早被官兵圍住宅子,走不脫了。
他就躲在馬房,伏在馬屎堆中。
趙怿思跑到花園,問丫環:“小姐呢?”丫環說:“在陳姑娘屋裡。
”趙怿思連忙跑來說:“賢妹不
搜出私書得賊情。
武功成,凱歌聲動滿杭城。
元帥得了私書,吩咐衆将:“不得洩露軍機,緻使奸人生變。
如有違令者,定以軍法從事。
”即日發八百裡馬遞,紅旗報捷,就将趙、胡私書約倭情事密奏朝廷。
奏章:征倭大将軍挂印元帥臣張昆跪奏: 為受降轉奏,請旨誅奸事。
臣蒙恩委任,統衆征倭,水陸交綏,百戰百勝。
先是槍刺倭先鋒鐵骨打,後又招降倭女将沈蘭馨。
大營中有仙師通元子算定,倭寇乘夜偷營,計用空城奇兵埋伏。
雖張元夕之燈,非狄青關何能奪;縱集蔡州之雪,非裴度陣不能攻。
所以麻圖阿魯蘇與其妻百花先後就擒。
臣遣兵搜其羽黨,搗其窠巢,遂得前罷歸禮部尚書趙文華、兵部侍郎胡宗憲連名通訊,約寇獻城私書一封。
奸人叵測,李貓、丁狗何嘗有此陰謀,司馬、令狐未必如斯毒計。
既黨奸于前,複通寇于後,若定二人之罪,宜加三族之誅。
倭國雖雄,本無心于犯順,杭城欲獻,因有約而起兵。
胡為禍首,趙亦罪魁。
寇舉國以輸誠,猶有自新之路。
奸開門以納賊,實無可赦之條。
臣因案情重大,不敢擅專,據實奏聞,請旨定奪。
再,此次軍需未糜國帑,系右将軍汪大镛微時在山東東昌府路獲賊盜六人,所劫奸相嚴嵩贓銀二百萬兩,預存山澗之中,以備兵行之用,一并奏明。
所有從征諸将,臣另書清單,附片具奏。
誅罪賞功,統憑聖鑒。
臣昆誠惶誠恐,昧死渎呈。
批:候部議 吏戶禮兵四部奉上谕:爾等征倭,奮勇可嘉。
大将軍挂印元帥張昆雪父之仇,纾君之難,忠孝義勇,朕實嘉賴。
着進爵東浙王,食邑千戶。
妻封王後。
左将軍曹昆忠孝兩全,文闱保薦,笃于友誼,朕實嘉之。
着進爵英勇公,食邑八百戶,妻封德妃。
右将軍汪大镛不取非義,預備軍需,智廉忠勇,朕實嘉之,着進爵海澄侯,食邑五百戶,妻封淑妃。
副将洪猛幼年出陣,奇勇立功,伊父張昆自陳改姓原由,不年可洪姓張,即繼張洪之後,用報義仆之恩,情既可憫,志亦可嘉,着進爵忠義伯,食邑三百戶,妻封夫人。
參将蔡飛義勇可嘉,着進爵征倭将軍,賜粟二千石,妻封夫人。
欽此欽遵。
刑部奉 上谕:趙文華、胡宗憲身受國恩,不思圖報,膽敢連名通倭,賣國求榮,元惡大憝,萬無可赦。
即着東浙王張昆将趙、胡二賊斬首軍前,籍其家财入官,夷其三族,無男婦少長皆棄市。
欽此欽遵。
兵部發了八百裡火牌令箭,飛遞到杭。
東浙王張昆跪接聖旨。
天使讀上谕,進爵、賜邑、封妻、賜粟等因,一一宣畢。
張昆率領衆将謝恩。
又将抄斬趙、胡密旨交于東浙王。
王爺吩咐諸将各回本營,留英勇公曹大人大營議事。
送了天使回京,諸将皆散,王爺與公爺同到帳中,将聖旨取出共看,如此如此。
張昆說:“當日二賊攘功,兩家被害。
我父親與年伯尊大人冤戮海濱。
大仇今日纔報。
明日愚兄領三千兵圍住趙文華家,賢弟領三千兵圍住胡宗憲家,不得放走一人。
”商議已定。
次日清晨,轅門放了三通大炮,張昆、曹昆各領三千兵,分路而行。
城中人皆不知何事。
曹昆到了胡家,圍住前後門。
此時胡宗憲與伊子棗核釘胡彪纔知是來抄家的。
正要逃脫,早被曹昆一手一個揪住。
棗核釘說:“曹爺爺大人不記小事,饒我父子的狗命罷。
”曹昆那裡睬他,吩咐上了刑具,解送轅門,按籍查拿三族,家資入官。
且說趙文華在家,得了抄家查拿的信,卻待要逃,早被官兵圍住宅子,走不脫了。
他就躲在馬房,伏在馬屎堆中。
趙怿思跑到花園,問丫環:“小姐呢?”丫環說:“在陳姑娘屋裡。
”趙怿思連忙跑來說:“賢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