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 秦彩鸾遊園入夢

關燈
〔先聲小蓬萊〕調 詞曰: 绮閣香閨春夢,情深不是凰求鳳。

    枕上遊仙,氤氲神送,染成病重。

     揚州府城東門内有一位秦朝棟老爺,他現任京畿道監察禦史。

    夫人呂氏,生子寶玉,随父在京。

    生女彩鸾,随母在家,年已十七,尚未擇婿。

    這一日,是八月中秋,園中丹桂大開,夫人喚園丁打掃園亭,與小姐賞花玩月。

    廚中備了酒席。

    花園一路都擺的琉璃地照燈架,彎彎曲曲約有數百張。

    四名丫環提了大紅宮紗燈引導,夫人、小姐、鈴兒随在後。

    來到桂花亭上燈燭輝煌,酒肴豐盛。

    四處亭台廊榭,各樣燈球對過,聽秋館裡挂的五彩絡索玻璃燈,内有美女十六名,皆是仙姬打扮,蝶舞莺歌,光明如晝,不減《霓裳羽衣》之曲,再見太真也。

     歌曰: 月明如水浸中庭,參橫藻荇,隻少紋流疊疊.韻發泠泠。

     遙見淩波仙子,幾認做鼓瑟湘靈。

    嫦娥今夜佳期夢,休要說是銀燭秋光冷畫屏,折桂人來呼殿撰,呼殿撰,茑蘿松柏共長青。

     聽秋館裡歌舞已畢,小姐說:“母親,世傳後羿之妻竊藥奔月,又傳吳剛在月中斫桂,未知孰是?”夫人說:“這都是後人附會之詞。

    惟有李相國鄉試時吟詩雲:‘桂花香插少年頭’句,意味深長。

    ”小姐說:“這句詩清華名貴,不減宋之王沂公《詠梅花詩》雲:‘而今未問和羹事,先向百花頭上開’的妙處。

    母親,夜深了,請回去罷。

    ”夫人說:“孩兒随我來。

    ”丫環持了手照燈球,小姐送夫人上樓,少坐片時,談了幾句閑話。

    夫人喚丫環送小姐到後樓安歇。

    小姐告辭,來至後樓,丫環泡了茶來。

    小姐用茶,卸妝,收拾就寝。

    燈還未滅,雙眼蒙眬,夢見一美少年走進樓房。

    小姐問道:“客從何來?”這位少年說:“小生洪昆,家住浙江杭州府,來此訪友,路經園外,聽得曆曆莺喉,雖無李暮錢笛,也從牆外竊聞。

    月光皎潔,乘興而來,欲為小姐破寂。

    ”小姐說:“多謝洪郎。

    奴家随母在園賞花玩月,不知尊客到此,有失遠迎,伏乞如罪。

    洪郎頭戴桂花,奴家觸景興懷,适纔家母在園中述李相國詩雲:‘桂花香插少年頭’之句,頗覺有情。

    今即以此句為題,敢請洪郎作詩一首。

    ”洪昆說:“小生下裡巴人之曲,何足吟詠高樓。

    ”小姐說:“不必過謙。

    ”洪昆說:“如此,就獻醜了。

    ” 詩曰: 桂花香插少年頭,此夜蟾宮特地遊。

     更有玉蟾持贈處,嫦娥含笑倚瓊樓。

     小姐說:“承教了。

    李谪仙之才不可多得。

    ”洪昆說:“小生抛磚引玉,還望小姐俯賜和章。

    ”彩鸾說:“奴家效颦,幸勿見哂。

    ” 詩曰: 桂花香插少年頭,不是三郎月裡遊。

     他日憑君拈筆手,天衢五鳳造成樓。

    洪昆說:“小姐尊作英姿飒爽,自是閨閣中丈夫。

    雖謝道蘊亦不能及。

    ”彩鸾說:“過蒙獎譽了。

    ”二人正欲再叙寒溫,忽聽樓下喧嚷之聲,有人高叫說:“洪老爺中了狀元,頭報領賞。

    ”小姐一驚而醒,乃是一場佳夢。

    此時已交四更,彩鸾夢既驚回,那裡還睡得熟。

    直到紗窗露出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