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鴻的姊姊

關燈
仆婦,也辭退了。

    我的祖母年紀又老,家務沒有人幫她料理,便叫我姊姊不必念書去了,一來幫着做點事情,二來也節省下這份學費。

    我姊姊素來是極肯聽話的,并沒有說什麼。

    我心裡覺得不妥,便對叔叔說:‘像我姊姊這樣的材質,抛棄了學業,是十分可惜的。

    若是要節省學費的話,我也可以不去……’叔叔歎一口氣方要說話,祖母便接着說:‘你姊姊一個姑娘家,要那麼大的學問做什麼?又不像你們男孩子,将來可以做官,自然必須念書的。

    并且家裡又實在沒有餘款,你願意叫她念書,你去變出錢來。

    ’我那時年紀還小,當下也無言可答,再看我叔叔都沒有說什麼,我也不必多說了。

    自那時起,我姊姊便不上學去了,隻在家裡幫做家事,燒茶弄飯,十分忙碌,将文墨的事情,都撇在一邊了。

    我看她的神情,很帶着失望的,但是她從來沒有說出。

    每天我放學回來,她總是笑臉相迎,詢問寒暖。

    晚上我在燈下溫課,她也坐在一旁做着活計伴着我。

    起先她還能指教我一二,以後我的程度又深了些,她便不能幫助我了,隻在旁邊相伴,看着我用功,似乎很覺得有興味,也有羨慕的樣子。

    有時我和她談到祖母所說的話,我說:‘為何女子便可以不念書,便不應當要大學問?’姊姊隻微笑說:‘不必說祖母了,這也是景況所逼。

     你隻盼中交票能以恢複原狀,教育費能不拖欠,經濟上從容一點,我便可以仍舊上學了。

    ’我姊姊的身子本來生得單弱,加以終日勞碌,未免乏累一點;又因她失了希望,精神上又抑郁一點,我覺得她似乎漸漸的瘦了下去。

    有時我不忍使她久坐,便勸她早去歇息,不必和我作伴了。

    她說:‘不要緊的,我自己不能享受這學問的樂處,看着别人念書,精神上也覺得愉快的。

    ’又說:‘我雖然不能得學問,将來也不能有什麼希望,卻盼望你能努力前途,克償素志,也就……’我姊姊說到這裡,眼眶裡似乎有了淚痕。

     “去年我高等小學畢業了,我姊姊便勸我去投考唐山工業專門學校。

    考取了之後,姊姊十分的喜歡,便對我說:‘從今以後,你更應當努力了!’但是唐山學校學費很貴,我想不如我不去了,隻在北京的中學肄業,省下一半的學費,叫我姊姊也去求學,豈不是好?便将這意思對家裡的人說了,祖母說:‘自然是你要緊,并且你姊姊也荒廢了好幾年了,也念不出什麼書來。

    ’姊姊也說:‘我近來的腦力體力大不如從前了,恐怕不能再用功,你隻管去罷,不必惦念着我了。

    ’我聽了這話,隻覺得感激和傷心都到了極處,便含着淚答應了。

    我想我姊姊犧牲了自己的前途來栽培我,現在我的學業還沒有完畢,我的……我姊姊卻看不見了。

    ” 我聽到這裡,心中覺得一陣悲酸。

    爐火也似乎失了熱氣。

     我隻寂寂的看着弟弟,弟弟卻也寂寂的看着我。

     秋鴻又說:“去年年假和今年暑假,我回來的時候,總是姊姊先迎出來,那種喜歡溫藹的樣子,以及她和我所說的‘弟弟!我所最喜歡的就是你每次回來,不但身量高了,而且學問也高了,志氣也高了。

    ’這些話,我總不能忘記。

    她每次給我寫信,也都是一篇懇摯慰勉的話。

    每逢我有什麼失意或是精神頹喪的時候,一想起姊姊的話,便覺得如同清曉的霜鐘一般,使我驚醒;又如同爐火一般,增加我的熱氣。

    但是從今年九月起,便沒有得着姊姊的信。

    我寫信問了好幾次,我叔叔總說她的事情太忙,或是說她病着,我雖然有一點怪訝,也不想到是有什麼意外的事。

    所以昨天我在火車上,心中非常的快樂,滿想着回家又見了我姊姊了,誰知道……今夜我一人坐在燈下,越想越難過。

    平日這燈下,便是我們的天堂;今日卻成了地獄了,沒有一個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觸目傷心的。

    待要痛哭一場,稍洩我心中的悲痛,但恐怕又增加祖母和叔叔的難受,隻得走出來疏散。

    走到街上,路燈明滅,天冷人靜,我似乎無家可歸了,忽然想起你來,所以就來找你談話,卻打攪了你們姊弟怡怡的樂境,隻請你原諒罷。

    ”這時秋鴻也說不出話來,弟弟連忙說:“得了!你歇一歇罷。

    ”秋鴻還斷斷續續的說道:“我不明白為什麼中交票要跌落?教育費為什麼要拖欠?女子為什麼就不必受教育?” 忽然聽得外面敲門的聲音,弟弟對我說:“一定是媽媽回來了。

    ”秋鴻連忙站起來對弟弟說:“我走了。

    ”弟弟說:“你快擦幹了眼淚罷。

    ”他一面擦了擦眼睛,一面和我鞠躬“再見”,便拉着弟弟的手跑了出去。

    我仍舊坐下,拿着鐵鈎撥着爐灰,心裡想着秋鴻最後所說的三個問題,不禁起了無限的感慨。

    母親和幾個弟弟一同走了進來,我也沒有看見。

    隻聽得二弟問道:“哥哥!姊姊一個人坐在那裡做什麼?”弟弟笑說:“姊姊又在那裡想做小說了。

    ” 日至7日。

    )19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