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獨憔悴
關燈
小
中
大
過這樣的罵!唉,處在這樣黑暗的家庭,還有什麼可說的,中國空生了我這個人了。
”說着便滴下淚來。
穎貞道:“都是你們校長給送了信,否則也不至于被父親知道。
其實我在學校裡,也辦了不少的事。
不過在父親面前,總是附和他的意見,父親便拿我當做好人,因此也不攔阻我去上學。
”說到此處,穎銘不禁好笑。
穎銘的行李到了,化卿便親自出來逐樣的翻檢,看見書籍堆裡有好幾束的印刷品,并各種的雜志;化卿略一過目,便都撕了,登時滿院裡紙花亂飛。
穎銘穎石在窗内看見,也不敢出來,隻急得悄悄的跺腳,低聲對穎貞說:“姊姊!你出去救一救罷!”穎貞便出來,對化卿陪笑說:“不用父親費力了,等我來檢看罷。
天都黑了,你老人家眼花,回頭把講義也撕了,豈不可惜。
”一面便彎腰去檢點,化卿才慢慢的走開。
他們弟兄二人,仍舊住在當初的小院裡,度那百無聊賴的光陰。
書房裡雖然也壘着滿滿的書,卻都是制藝、策論和古文、唐詩等等。
所看的報紙,也隻有《公言報》一種,連消遣的材料都沒有了。
至于學校裡朋友的交際和通信,是一律在禁止之列。
穎石生性本來是活潑的,加以這些日子,在學校内很是自由,忽然關在家内,便覺得非常的不慣,背地裡咳聲歎氣。
悶來便拿起筆亂寫些白話文章,寫完又不敢留着,便又自己撕了,撕了又寫,天天這樣。
穎銘是一個沉默的人,也不顯出失意的樣子,每天臨幾張字帖,讀幾遍唐詩,自己在小院子裡,澆花種竹,率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
有時他們也和幾個姨娘一處打牌,但是他們所最以為快樂的事情,便是和姊姊穎貞,三人在一塊兒,談話解悶。
化卿的氣,也漸漸的平了,看見他們三人,這些日子,倒是很循規蹈矩的,心中便也喜歡;無形中便把限制的條件,松了一點。
有一天,穎銘替父親去應酬一個飯局,回來便悄悄的對穎貞說:“姊姊,今天我在道上,遇見我們學校幹事部裡的幾個同學,都騎着自行車,帶着幾卷的印刷品,在街上走。
我奇怪他們為何都來到天津,想是請願團中也有他們,當下也不及打個招呼,汽車便走過去了。
”穎石聽了便說:“他們為什麼不來這裡,告訴我們一點學校裡的消息?想是以為我們現在不熱心了,便不理我們了,唉,真是委屈!”說着覺得十分激切。
穎貞微笑道:“這事我卻不贊成。
”穎石便問道:“為什麼不贊成?”穎貞道:“外交内政的問題,先不必說。
看他們請願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肯應許,恐怕啟學生幹政之漸。
這樣日久天長的做下去,不過多住幾回警察廳,并且兩方面都用柔軟的辦法,回數多了,也都覺得無意思,不但沒有結果,也不能下台。
我勸你們秋季上學以後,還是做一點切實的事情,穎銘,你看怎樣?”穎銘點一點頭,也不說什麼。
穎石本來沒有成見,便也贊成兄姊的意思。
一個禮拜以後,南京學堂來了一封公函,報告開學的日期。
弟兄二人,都喜歡得吃不下飯去,都催着穎貞去和父親要了學費,便好動身。
穎貞去說時,化卿卻道:“不必去了,現在這風潮還沒有平息,将來還要搗亂。
我已經把他兩個人都補了辦事員,先做幾年事,定一定性子。
求學一節,日後再議罷!”穎貞呆了一呆,便說:“他們的學問和閱曆,都還不夠辦事的資格,倘若……”化卿搖頭道:“不要緊的,哪裡便用得着他們去辦事?就是辦事上有一差二錯,有我在還怕什麼!”穎貞知道難以進言,坐了一會,便出來了。
走到院子裡,心中很是遊移不決,恐怕他們聽見了,一定要難受。
正要轉身進來,隻見劉貴在院門口,探了一探頭,便走近前說:“大少爺說,叫我看小姐出來了,便請過那院去。
” 穎貞隻得過來。
穎石迎着姊姊,伸手道:“鈔票呢?”穎貞微微的笑了一笑,一面走進屋裡坐下,慢慢的一五一十都告訴了。
兄弟二人聽完了,都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穎石忍不住哭倒在床上道:“難道我們連求學的希望都絕了麼?”穎銘眼圈也紅了,便站起來,在屋裡走了幾轉,仍舊坐下。
穎貞也想不出什麼安慰的話來,坐了半天,便默默的出來,心中非常的難過,隻得自己在屋裡彈琴散悶。
等到黃昏,還不見他們出來,便悄悄的走到他們院裡,從窗外往裡看時,穎石蒙着頭,在床上躺着,想是睡着了。
穎銘斜倚在一張藤椅上,手裡拿着一本唐詩“心不在焉”的隻管往下吟哦。
到了“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似乎有了感觸,便來回的念了幾遍。
穎貞便不進去,自己又悄悄的回來,走到小院的門口,還聽見穎銘低徊欲絕的吟道: “……滿京華,斯人獨憔伴!” 收入小說集《去國》。
)
”說着便滴下淚來。
穎貞道:“都是你們校長給送了信,否則也不至于被父親知道。
其實我在學校裡,也辦了不少的事。
不過在父親面前,總是附和他的意見,父親便拿我當做好人,因此也不攔阻我去上學。
”說到此處,穎銘不禁好笑。
穎銘的行李到了,化卿便親自出來逐樣的翻檢,看見書籍堆裡有好幾束的印刷品,并各種的雜志;化卿略一過目,便都撕了,登時滿院裡紙花亂飛。
穎銘穎石在窗内看見,也不敢出來,隻急得悄悄的跺腳,低聲對穎貞說:“姊姊!你出去救一救罷!”穎貞便出來,對化卿陪笑說:“不用父親費力了,等我來檢看罷。
天都黑了,你老人家眼花,回頭把講義也撕了,豈不可惜。
”一面便彎腰去檢點,化卿才慢慢的走開。
他們弟兄二人,仍舊住在當初的小院裡,度那百無聊賴的光陰。
書房裡雖然也壘着滿滿的書,卻都是制藝、策論和古文、唐詩等等。
所看的報紙,也隻有《公言報》一種,連消遣的材料都沒有了。
至于學校裡朋友的交際和通信,是一律在禁止之列。
穎石生性本來是活潑的,加以這些日子,在學校内很是自由,忽然關在家内,便覺得非常的不慣,背地裡咳聲歎氣。
悶來便拿起筆亂寫些白話文章,寫完又不敢留着,便又自己撕了,撕了又寫,天天這樣。
穎銘是一個沉默的人,也不顯出失意的樣子,每天臨幾張字帖,讀幾遍唐詩,自己在小院子裡,澆花種竹,率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
有時他們也和幾個姨娘一處打牌,但是他們所最以為快樂的事情,便是和姊姊穎貞,三人在一塊兒,談話解悶。
化卿的氣,也漸漸的平了,看見他們三人,這些日子,倒是很循規蹈矩的,心中便也喜歡;無形中便把限制的條件,松了一點。
有一天,穎銘替父親去應酬一個飯局,回來便悄悄的對穎貞說:“姊姊,今天我在道上,遇見我們學校幹事部裡的幾個同學,都騎着自行車,帶着幾卷的印刷品,在街上走。
我奇怪他們為何都來到天津,想是請願團中也有他們,當下也不及打個招呼,汽車便走過去了。
”穎石聽了便說:“他們為什麼不來這裡,告訴我們一點學校裡的消息?想是以為我們現在不熱心了,便不理我們了,唉,真是委屈!”說着覺得十分激切。
穎貞微笑道:“這事我卻不贊成。
”穎石便問道:“為什麼不贊成?”穎貞道:“外交内政的問題,先不必說。
看他們請願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肯應許,恐怕啟學生幹政之漸。
這樣日久天長的做下去,不過多住幾回警察廳,并且兩方面都用柔軟的辦法,回數多了,也都覺得無意思,不但沒有結果,也不能下台。
我勸你們秋季上學以後,還是做一點切實的事情,穎銘,你看怎樣?”穎銘點一點頭,也不說什麼。
穎石本來沒有成見,便也贊成兄姊的意思。
一個禮拜以後,南京學堂來了一封公函,報告開學的日期。
弟兄二人,都喜歡得吃不下飯去,都催着穎貞去和父親要了學費,便好動身。
穎貞去說時,化卿卻道:“不必去了,現在這風潮還沒有平息,将來還要搗亂。
我已經把他兩個人都補了辦事員,先做幾年事,定一定性子。
求學一節,日後再議罷!”穎貞呆了一呆,便說:“他們的學問和閱曆,都還不夠辦事的資格,倘若……”化卿搖頭道:“不要緊的,哪裡便用得着他們去辦事?就是辦事上有一差二錯,有我在還怕什麼!”穎貞知道難以進言,坐了一會,便出來了。
走到院子裡,心中很是遊移不決,恐怕他們聽見了,一定要難受。
正要轉身進來,隻見劉貴在院門口,探了一探頭,便走近前說:“大少爺說,叫我看小姐出來了,便請過那院去。
” 穎貞隻得過來。
穎石迎着姊姊,伸手道:“鈔票呢?”穎貞微微的笑了一笑,一面走進屋裡坐下,慢慢的一五一十都告訴了。
兄弟二人聽完了,都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一會,穎石忍不住哭倒在床上道:“難道我們連求學的希望都絕了麼?”穎銘眼圈也紅了,便站起來,在屋裡走了幾轉,仍舊坐下。
穎貞也想不出什麼安慰的話來,坐了半天,便默默的出來,心中非常的難過,隻得自己在屋裡彈琴散悶。
等到黃昏,還不見他們出來,便悄悄的走到他們院裡,從窗外往裡看時,穎石蒙着頭,在床上躺着,想是睡着了。
穎銘斜倚在一張藤椅上,手裡拿着一本唐詩“心不在焉”的隻管往下吟哦。
到了“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似乎有了感觸,便來回的念了幾遍。
穎貞便不進去,自己又悄悄的回來,走到小院的門口,還聽見穎銘低徊欲絕的吟道: “……滿京華,斯人獨憔伴!” 收入小說集《去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