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禮器
關燈
小
中
大
以一尊為副【風雨之師山林川澤之祗】
魯四代尊【明堂位】
泰【有虞氏尊】山罍【夏後氏尊】着【殷尊】犧?【周尊】
魯三代灌尊及勺【同上】
雞彜 龍勺【夏後氏】斚 疏勺【殷】黃目 蒲勺【周】
魯三代爵【同上】
夏曰醆 殷曰? 周曰爵
五爵【大小異名】
爵【一升】觚【二升】觯【三升】角【四升】散【五升】
梁三尊【明山賓議祭圖】
周?尊 夏山罍 殷着尊 平當傳注上尊【稲米一鬥得酒一鬥】中尊【稷米一鬥得酒一鬥】下尊【粟米一鬥得酒一鬥】
唐尊彜十四
大尊 着尊 犧尊 ?尊 壺尊 山罍 概尊散尊 山尊 蜃尊 雞彜 鳥彜 斚彜 黃
彜
鑄鼎十?【古人用意皆有所取非特為美觀也】
圜?陽 方?隂 三足?三公 四足?四輔黃耳?才之中 金??才之防 ?饕餮以戒貪?蜼形以寓智 作雲雷?澤物之功 着防龍
?不測之變 至牛鼎羊鼎又各取其?而飾焉
泰帝神鼎一【即泰昊伏羲氏】
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系?也】
黃帝寶鼎三【漢郊祀志】
?天 地 人
禹九鼎【同上?九州】
五者以應陽法 四者以?隂數
崇甯九鼎【宋徽宗用方士言鑄九鼎置九成宮】
帝鼐【中央】寶鼎【北方】壯鼎【東北】蒼鼎【東方】風鼎【東南】彤鼎【南方】阜鼎【西南】皛鼎【西方】魁鼎【西北】 政和間改帝鼐曰隆鼐八鼎曰育明藏 徤順和潔 政和禮制宗廟九鼎三為牲【牛羊豕】六為庶羞
神霄九鼎【政和間鑄置神霄殿合崇甯所鑄為十八鼎】
太極飛雲洞刼之鼎 蒼壺祀天貯醇之鼎 山嶽五神之鼎 精明洞淵之鼎 天地隂陽之鼎 混沌之鼎 浮光洞天之鼎 靈光晃耀鍊神之鼎蒼大蛇蟲魚金輪之鼎
橋公三鼎
東鼎【銘曰建甯三年延公入玉堂前廷诏曰其以為司空】中鼎【銘曰四年延公入玉堂前廷诏曰其以為司徒】西鼎【銘曰光和元年延公入崇徳前殿乃制诏曰其以光祿大夫為太尉】
四笾【周禮笾人掌之】
朝事之笾 饋食之笾 加笾 羞笾
四豆【?人掌之】
朝事之豆 饋食之豆 加豆 羞豆
三十六豆【天子朔食豆數也】
朝餞八 饋食八 加豆八 羞豆二
十六豆【上公相朝時堂上豆數也上大夫大聘主君食之半于諸公】
朝事八 饋食八
十二豆【侯伯子男相朝時堂上豆數也下大夫小聘主君食之半于諸侯】
朝事六 饋食六
魯四代簋俎
有虞氏兩敦 夏四琏 殷六瑚 周八簋【即明堂位四代黍稷器】有虞氏梡 夏嶡 殷椇 周房俎【即明堂位四代俎】
魯三代豆
夏楬豆 殷玉豆 周獻豆
二匕【許注匕載鼎實】
挑匕【今文作桃】疏匕
周禮五幾【司幾筵掌之幾所馮以為安者也】
玉 彤 雕 漆 素
五席【同上籍者曰席敷席之法筵鋪于下席加于上所以為位也】
莞 藻【藻一作缫削蒲蒻展之編以五采】次【桃枝席有次列成文】蒲 熊 天子祫祭對越之席五重即此五席也諸侯相朝賓主之席三重少次熊上大夫行聘王國相待之席再重少藻次熊
顧命四幾
華 貝 雕 漆
四席
篾 底 豐 筍
四純【音準緣也】
黼 綴 畫 ?紛【彩】
庭燎之百【郊特牲注】
天子百 公五十 侯伯子男皆三十
讀書紀數略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