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食貨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七目録 人部 食貨? 唐漕運三節 漕運四利四病 宋四河漕運 運路二十一堰 漕運十四策 元海道三變 明湖水濟漕二法 濟漕泉五派 劉晏五事 六條均節财賦 二害輕重略等 三者斂怨 宋二?運使 淳化三司使 理财三要 理财三項 三寳 四者民衣食之原 三勤 所補者三 七奪 三官六虱 後周四鹽 九種鹽 宋鹽四種 鹽三種 鹽二? 鹽法恤民三論 沈立論鹽法五敝 唐兩池 硝池六 鹽場四 鹽監十 宋鹽池二 煮海六路 煮井四路 煮鹻二監 至道茶法三說 鹹平茶三分法 茶利三 淮南六州茶 茶山場十三 六貨務 五币 玉币七莢 九府 五名 秦币二等 金三品 白金三品 五色金 十四種金 四品并行 寳貨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錢貨六品 銀貨二品 龜貨四品 貝貨五品 布貨十品 錢三品 錢輕重得中二 重錢十八 輕錢八 海東三種錢 三童國錢 明錢制五等 鈔六等 鐵錢八害 除盜鑄七福 縱民鑄五不可 禁民鑄一舉四美 阿堵四説 唐冶一百六十五 鑄錢十監二坊 宋冶二百七十一 膽水十一所 紹興諸道坑冶數 祥符四錢監 元豐六錢監 銅錢十七監 鐵錢九監 乾道六錢監 宋鑄錢使二 隋漕四倉 唐九倉 常平倉本四 宋義倉五等 倉二十三所 倉分三界 轉般倉二 湯武五庫 五庫 六府 唐二庫 行在二庫 宋四庫 興國朝服法物三庫 康定宜聖殿五庫 淳化四庫 嘉祐元豐庫額二詩 軍器五庫 欽定四庫全書 讀書紀數略卷三十七 福建巡撫宮夢仁?人部 食貨? 唐漕運三節 江南 陜西 京口【最重】 漕運四利四病【劉晏遺元載書晏見一水不通願荷锸先徃見一粒不運願負米而趨】得江湖米二三十萬石則徭役減利一 米運流通則饑人附利二 雲帆桂檝輸委帝鄉可以震耀中外利三 舟車既通百貨雜集利四 武牢成臯人煙蕭條一病 千裡泗上罔水行舟二病 奪攘奸宄夾河為薮三病 淮陰蒲坂屯戍相望?到便留非單車使折簡書所能制四病 宋四河漕運【太平興國】 江淮浙湖運至真揚楚三州置轉般倉收納調舟計綱泝流入汴京師?運使領之 陜西自黃河三門?流入汴三門白波?運使領之 陳颍許蔡元壽諸州自石塘惠民河泝流而至催綱領之 京東諸州自廣濟河而至催綱領之 運路二十一堰【職官志官各一人其不居運路者皆領于州縣】 楚州之黃蒲 寳應 北神 西河 髙郵之新河樊良 揚州之邵伯 ?洲 潤州之京口 呂 城 常州之望亭 奔牛 秀州之杉青 杭州之長安 越州之曹娥 梁湖 錢青 孟州之濟源汝州之梁縣 泰州之白莆 捍海 漕運十四策【嘉祐初張方平為三司使畫防上稱善悉如施行】 上供斛鬥不得折錢 諸路災傷不得截撥上供廣濟河上供不得折錢帛 惠民河上供止運二十萬 黃河年額馬料三十萬運京 汴河漕挽用粳米 年退錢充籴本 漕運河道當疏 折中倉坐倉收籴 京師河北兵就糧淮南 京東揀剩員租稅視兇穰弛斂 ?運使屬官久任 補填綱欠 元海道三變 初自平江劉家港入海經通州海門縣萬裡長灘開洋抵淮安路鹽城縣歴海寜府東海縣經密州膠州界放靈山洋投東北行旬月始抵成山計自上海至直沽楊村凡一萬三千三百五十裡 再變自劉家港出揚子江開洋落潮東北行離萬裡長灘至白水緑水經黒水大洋轉成山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