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于陶。

     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讓,不克。

    朱遂封于房,為虞賓。

    三年,舜即天子之位。

     帝舜有虞氏 母曰握登,見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

    目重瞳子,故名重華。

    龍顔大口,黑色,身長六尺一寸。

    舜父母憎舜,使其塗廪,自下焚之,舜服鳥工衣服飛去。

    又使浚井,自上填之以石,舜服龍工衣自傍而出。

    耕于曆,夢眉長與發等,遂登庸。

     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作大韶之樂。

     即帝位,蓂莢生于階,鳳凰巢于庭,擊石拊石,以歌《九韶》,百獸率舞,景星出于房,地出乘黃之馬。

     三年,命臯陶作刑。

     九年,西王母來朝。

     西王母之來朝,獻白環、玉玦。

     十四年,卿雲見,命禹代虞事。

     在位十有四年,奏鐘石笙管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發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

    舜乃磬堵持衡而笑曰:“明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于鐘石笙管乎。

    ”乃薦禹于天,使行天子事也。

    于是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郁郁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卿雲》。

    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糺缦缦兮,日月光華,旦複旦兮。

    ”群臣鹹進,頓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

    日月光華,弘于一人。

    ”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時從經,萬姓允誠。

    于予論樂,配天之靈。

    遷于聖賢,莫不鹹聽。

    乎鼓之,軒乎舞之。

    精華已竭,褰裳去之。

    ”于是八風循通,慶雲叢集,蟠龍奮迅于其藏,蛟魚踴躍于其淵,龜鼈鹹出其穴,遷虞而事夏。

    舜乃設壇于河,依堯故事。

    至于下昃,榮光休氣至,黃龍負圖,長三十二尺,廣九尺,出于壇畔,赤文綠錯,其文言當禅禹。

     十五年,帝命夏後有事于太室。

     十七年春二月,入學初用萬。

     二十五年,息慎氏來朝,貢弓矢。

     二十九年,帝命子義鈞封于商。

     三十年,葬後育于渭。

     三十二年,帝命夏後總師,遂陟方嶽。

     三十三年春正月,夏後受命于神宗,遂複九州。

     三十五年,帝命夏後征有苗,有苗氏來朝。

     四十二年,玄都氏來朝,貢寶玉。

     四十七年冬,隕霜,不殺草木。

     四十九年,帝居于鳴條。

     五十年,帝陟。

     義鈞封于商,是謂商均。

    後育,娥皇也。

    鳴條有蒼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帝禹夏後氏 母曰修己,出行,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既而吞神珠。

    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紐。

    虎鼻大口,兩耳參镂,首戴鈎鈴,胸有玉鬥,足文履已,故名文命。

    長有聖德。

    長九尺九寸。

    夢自洗于河,取水飲之。

    又有白狐九尾之瑞。

    當堯之世,舜舉之。

    禹觀于河,有長人白面魚身,出曰:“吾河精也。

    ”呼禹曰:“文命治水。

    ”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淵。

    禹治水既畢,天錫玄圭,以告成功。

    夏道将興,草木暢茂,青龍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

    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

    洛出龜書,是為《洪範》。

    三年喪畢,都于陽城。

     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頒夏時于邦國。

     二年,咎陶薨。

     五年,巡狩,會諸侯于塗山。

     南巡狩,濟江,中流有二黃龍負舟,舟人皆懼。

    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養人。

    生,性也;死,命也。

    奚憂龍哉。

    ”龍于是曳尾而逝。

     八年春,會諸侯于會稽,殺防風氏。

     夏六月,雨金于夏邑。

     秋八月,帝陟于會稽。

     禹立四十五年。

     禹薦益于天。

    七年,禹崩,三年喪畢,天下歸啟。

     帝啟 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諸侯于鈞台。

     諸侯從帝歸于冀都。

    大飨諸侯于璇台。

     二年,費侯伯益出就國。

     王帥師伐有扈,大戰于甘(有扈,在始平鄠縣)。

     六年,伯益薨,祠之。

     八年,帝使孟塗如巴莅訟。

     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觀于西河(武觀即五觀也。

    觀國,今頓丘衛縣)。

     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

    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

     十六年,陟。

     帝太康 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尋。

    畋于洛表。

    羿入居斟尋。

     四年,陟。

     帝仲康 元年己醜,帝即位,居斟尋。

     五年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

    命胤侯帥師征羲和。

     六年,錫昆吾,命作伯。

     七年,陟。

     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一作“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

     帝相 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

     征淮夷。

     二年,征風及黃夷。

     七年,于夷來賓。

     八年,寒浞殺羿,使其子澆居過。

     九年,相居于斟灌。

     十五年,商侯相土作乘馬。

    遂遷于商丘。

     二十年,寒浞滅戈。

     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帥師滅斟灌。

     二十七年,澆伐斟抃,大戰于濰,覆其舟,滅之。

     二十八年,寒浞使其子澆弑帝。

    後缗歸于有仍。

    伯靡出奔鬲。

     斟灌之墟,是為帝丘。

    後缗方娠,逃出自窦,歸于有仍。

    伯靡奔有鬲氏。

     夏世子少康生(丙寅年)。

     少康自有仍奔虞(乙酉年)。

     伯靡自鬲帥斟抃、斟灌之師以伐浞。

     世子少康使汝艾伐過殺澆(甲辰年)。

     伯子杼帥師滅戈。

     伯靡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