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鬥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

    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壽丘。

    弱而能言,龍顔,有聖德,劾百神朝而使之。

    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罴四獸之力。

    以女魃止淫雨。

    天下既定,聖德光被,群瑞畢臻。

    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

     初制冕服。

     二十年,景雲見,以雲紀官。

     有景雲之瑞,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于攝提,名曰景星。

    帝黃服齋于宮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

    有鳳凰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于阿閣,或鳴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

    麒麟在囿,神鳥來儀。

    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

    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王。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于洛水。

     庚申,天霧,三日三夜,晝昏。

    帝問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聞之,國安,其主好文,則鳳凰居之。

    國亂,其主好武,則鳳凰去之。

    今鳳凰翔于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

    以是觀之,天有嚴教以賜帝,帝勿犯也。

    ”召史蔔之,龜燋。

    史曰:“臣不能占也,其問之聖人。

    ”帝曰:“已問天老、力牧、容成矣。

    ”史北面再拜曰:“龜不違聖智,故燋。

    ”霧既除,遊于洛水之上,見大魚,殺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于海,得圖書焉。

    《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接萬神于明庭,今塞門谷口是也。

     五十九年,貫胸氏來賓,長股氏來賓。

     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産帝乾荒。

     一百年,地裂。

     帝陟。

     帝王之崩皆曰陟,《書》稱“新陟王”,謂新崩也。

    帝以土德王,應地裂而陟。

    葬,群臣有左徹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幾杖而廟飨之,諸侯大夫歲時朝焉。

     帝摯少昊氏 約案:帝摯少昊氏(《左氏·昭十七年傳》:“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

    ”),母曰女節,見星如虹,下流華渚,既而夢接意感,生少昊。

    登帝位,有鳳凰之瑞。

    或曰名清,不居帝位,帥鳥師,居西方,以鳥紀官。

     帝颛顼高陽氏 母曰女樞,見瑤光之星,貫月如虹,感己于幽房之宮,生颛顼于若水。

    首戴幹戈,有聖德。

    生十年而佐少昊氏,二十而登帝位。

     元年,帝即位,居濮。

     十三年,初作曆象。

     二十一年,作承雲之樂。

     三十年,帝産伯鲧,居天穆之陽。

     七十八年,帝陟。

     術器作亂,辛侯滅之。

     帝喾高辛氏 生而骈齒,有聖德,初封辛侯,代高陽氏王天下。

    使瞽人拊鞞鼓,擊鐘磬,鳳皇鼓翼而舞。

     元年,帝即位,居亳。

     十六年,帝使重帥師滅有郐。

     四十五年,帝錫唐侯命。

     六十三年,帝陟。

     帝子摯立,九年而廢。

     帝堯陶唐氏 母曰慶都,生于鬥維之野,常有黃雲覆其上。

    及長,觀于三河,常有龍随之。

    一旦,龍負圖而至,其文要曰:“亦受天祐。

    ”眉八采,須發長七尺二寸,面銳上豐下,足履翼宿。

    既而陰風四合,赤龍感之。

    孕十四月而生堯于丹陵,其狀如圖。

    及長,身長十尺,有聖德,封于唐。

    夢攀天而上。

    高辛氏衰,天下歸之。

     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

     命羲和曆象。

     五年,初巡狩四嶽。

     七年,有麟。

     十二年,初治兵。

     十六年,渠搜氏來賓。

     十九年,命共工治河。

     二十九年春,僬僥氏來朝,貢沒羽。

     四十二年,景星見于翼。

     五十年,帝遊于首山,乘素車玄駒。

     五十三年,帝祭于洛。

     五十八年,帝使後稷放帝子朱于丹水。

     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六十九年,黜崇伯鲧。

     七十年春正月,帝使四嶽錫虞舜命。

     帝在位七十年,景星出翼,鳳皇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潤,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

    廚中自生肉,其薄如箑,搖動則風生,食物寒而不臭,名曰“箑脯”。

    又有草莢階而生,月朔始生一莢,月半而生十五莢,十六日以後日落一莢,及晦而盡,月小則一莢焦而不落,名曰“蓂莢”,一曰“曆莢”。

    洪水既平,歸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潔齋修壇場于河、洛,擇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

    有五老遊焉,蓋五星之精也。

    相謂曰:“《河圖》将來告帝以期,知我者重瞳黃姚。

    ”五老因飛為流星,上入昴。

    二月辛醜昧明,禮備,至于日昃,榮光出河,休氣四塞,白雲起,回風搖,乃有龍馬銜甲,赤文綠色,緣壇而上,吐《甲圖》而去。

    甲似龜,背廣九尺,其圖以白玉為檢,赤玉為柙,泥以黃金,約以青繩。

    檢文曰:“闿色授帝舜。

    ”言虞、夏當受天命。

    帝乃寫其言,藏于東序。

    後二年二月仲辛,率群臣東沈璧于洛。

    禮畢,退俟,至于下昃,赤光起,元龜負書而出,背甲赤文成字,止于壇。

    其書言當禅舜。

    遂讓舜。

     七十一年,帝命二女嫔于舜。

     七十三年春正月,舜受終于文祖。

     七十四年,虞舜初巡狩四嶽。

     七十五年,司空禹治河。

     七十六年,司空伐曹魏之戎,克之。

     八十六年,司空入觐,贽用玄圭。

     八十七年,初建十有二州。

     八十九年,作遊宮于陶。

     九十年,帝遊居于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