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離開了李九幽居住的山頭,董卓英撲奔正北,一路上打聽司徒業的下落。
可惜,天不從人願,就是打聽不到他的消息。
這一天,已快到約定之期,他轉向嵩陽而行。
嵩陽玉哪咤,名傳遐迩,董卓英不齒他的為人虛假,先在附近鄉鎮兜了個大圈子,探訪消息。
就在這一天傍晚,董卓英下榻的客棧“洛陽居”,正在獨自用餐,客店的小夥計跑過來找他。
小夥計年方十五,笑嘻嘻地道:“貴客用好了麼?” “嗯!” “貴客你姓董?” “不錯。
” “那好極了!”小夥計面上帶着孩子氣的笑容,道:“董客官是去嵩陽的吧?” 董卓英一怔道:“你怎麼知道?” “有位客官留下話,要我告訴你一聲。
” “他怎麼說?” “他說有急事,不能等你了,他在嵩陽等你。
” “那位客官是男還是女的?” “他穿男裝,帶一頂帽子。
” “他還說了些什麼?” “沒有,他賞了小的一兩銀子,就匆匆走了。
” 董卓英點點頭,令小夥計離去,心中不由暗暗思索着那位客官,究竟是何小宛?還是夏若雲?除了這二人那還有誰! 蓦地隔壁房内傳來人聲駭極的呼喊,接着是一陣腳步雜沓之聲,看來是房客們湧到那邊去看熱鬧。
“怎麼回事?” “呀!死了人了!” “好年輕的人,怎麼會遭遇橫死?” “誰知道……” 七嘴八舌,叫成了一片。
死人,在江湖人來說,根本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董卓英不去理睬,仍自憑窗獨坐。
“哎呀!這是什麼玩意?” “好漂亮的一塊玉牌,嵌在金鼎上。
” “看來是江湖仇殺,出門在外,少惹是非為妙。
” “啊!”董卓英自語了一聲,驚得跳了起來,腦流裡旋轉不停,玉牌金鼎,柳家莊送給自己的寶物,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臨行前,自己記得托付古風保管,古風留下住柳家莊。
那個人是誰?為什麼會有玉牌金鼎?一彈身,飄出了房門。
隻見隔壁房門大開,三三兩兩的房客,又好奇又畏縮,流連在走廊上,舍不得走,指手劃腳在交談。
店主趕了來,像木雞似的呆立在房門口,好似失去了主意。
董卓英三步并作兩步的走過去,一頭沖入房中。
房中地上,躺着一具年紀二十幾歲的人,血漬殷殷,流了一地,手中抓着不放,正是他在柳家莊的寶物。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董卓英心切古風的安危,柳铮愛古風如子,柳家莊财大勢大,怎麼能讓玉牌金鼎流落到外面來?八成是出了差錯! 一時之間,董卓英憂心如焚,他自覺在柳家莊比武大會上,榮任主持人,風光榮耀,一切處理得都很好。
想不到突然,一個中年的黑衣人探頭向房内望了望,低聲向店主道:“碰到這種江湖事,算你倒黴,老闆,不必報官了,快去找柳莊主。
” 說完,縮頭就走。
董卓英大喝一聲道:“站住!” 那黑衣中年人看了看董卓英,面上毫無驚恐之色,态度從容,笑道:“尊駕是跟誰講話,大呼小叫的?” “在下就是叫你。
” “沒有稱呼,你慣常這樣叫人?”那中年人說。
“在下事急。
” 中年人眉毛一皺,頗有不耐煩神色,冷冷道:“尊駕有何指教?” “是誰殺了那年輕人?”董卓英開門見山。
“哎呀!尊駕是存心找大爺的麻煩?”中年人面孔一變,拉袖子準備揍人。
董卓英知他裝腔作勢,緊追着道:“閣下不說出個道來,這場官司你打定了!” “為什麼?” “區區在下就是證人。
” “你見到我動手?” 董卓英避重就輕,續道:“那閣下是來自嵩陽郭家堡?” 此話一出,那人面色大變,已失去先前的沉穩,不過他仍強辯道:“兄弟恰好路過此處,隻是進來瞧瞧,尊駕不可随便入人以罪。
” “鬧下還沒有回答在下的問題。
” “兄弟來自何處,與這命案有什麼關系?” “當然有!” “對不起,尊駕不講理,兄弟可不奉陪。
” 劈面打出二點寒星,彈身上了屋檐,一溜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董卓英避過暗器,懶得追趕,大聲喝叫道:“回去告訴玉哪咤,叫他準備後事。
” 店東眼露驚慌,看看屋檐上溜走的人影,又看看董卓英,拿不定主意,嗫嚅地道:“這怎麼好?這怎麼好?” 董卓英安慰他道:“店家,快去買一付棺材,先把那人葬了也好。
” 說畢,随手遞給他十兩銀子。
店家千恩萬謝,連連道:“多謝,多謝!客官真是好人。
” “不必多禮,那人是由滄州來的,在下和他有一點淵源,一切事情有我負責處理,你忙你的去吧!” 店東轉過身向圍觀的衆人道:“諸位,有這位客官出面,大家請安心吧!”然後帶着小夥計匆匆離去。
董卓英進入了那房間,彎腰取下那人手中的玉牌金鼎。
寶物失而複得,董卓英心中感到迷惘。
他再看看躺在地上的人,以前沒有見過,再仔細向牆壁上檢查,也沒什麼發現。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像是得到了答案。
玉牌金鼎,必是被竊,竊取之人在倉促中逃離滄州柳家莊,結果又為人所殺。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卻又讓自己無意中碰上。
天道無常,實不能不信。
思忖至此,他要立刻趕到嵩陽,遲則生變。
” 正好這時小夥計回來,向他報告買棺材的價錢,他又交他一兩紋銀,道:“好了!銀子你們自行處理,你再去買一匹白布來。
” 小夥計愣了愣道:“你要寫挽聯?” “你不用多問,快去快回。
” 小夥計拿了銀子,很快就買回來了。
董卓英接過白布,即刻做了一個布招,挂在竹竿上,自己換穿了一件藍色長袍,配上一副眼鏡,倒也道貌岸然。
布招上寫着“欲問玉牌,請到滄州”八個大字。
自己看了看,也覺得文不對題,不過有心人一看,心裡就有數了。
董卓英随即向小夥計交代了一聲,提着布招,向最熱鬧的街道行去。
此時,已近傍晚,街道上行人甚多,來來往往,大夥兒向他布招上瞧瞧,指指點點,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董卓英舉立從容,盡量往人多之處走動。
果然,過了不久,一個黑衫的老者靠到他的身邊,低聲問道:“朋友,請教……” 魚兒已經上了鈎,董卓英心中暗暗高興,口中道:“在下上知天時,下知地理
可惜,天不從人願,就是打聽不到他的消息。
這一天,已快到約定之期,他轉向嵩陽而行。
嵩陽玉哪咤,名傳遐迩,董卓英不齒他的為人虛假,先在附近鄉鎮兜了個大圈子,探訪消息。
就在這一天傍晚,董卓英下榻的客棧“洛陽居”,正在獨自用餐,客店的小夥計跑過來找他。
小夥計年方十五,笑嘻嘻地道:“貴客用好了麼?” “嗯!” “貴客你姓董?” “不錯。
” “那好極了!”小夥計面上帶着孩子氣的笑容,道:“董客官是去嵩陽的吧?” 董卓英一怔道:“你怎麼知道?” “有位客官留下話,要我告訴你一聲。
” “他怎麼說?” “他說有急事,不能等你了,他在嵩陽等你。
” “那位客官是男還是女的?” “他穿男裝,帶一頂帽子。
” “他還說了些什麼?” “沒有,他賞了小的一兩銀子,就匆匆走了。
” 董卓英點點頭,令小夥計離去,心中不由暗暗思索着那位客官,究竟是何小宛?還是夏若雲?除了這二人那還有誰! 蓦地隔壁房内傳來人聲駭極的呼喊,接着是一陣腳步雜沓之聲,看來是房客們湧到那邊去看熱鬧。
“怎麼回事?” “呀!死了人了!” “好年輕的人,怎麼會遭遇橫死?” “誰知道……” 七嘴八舌,叫成了一片。
死人,在江湖人來說,根本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司空見慣,不足為奇。
董卓英不去理睬,仍自憑窗獨坐。
“哎呀!這是什麼玩意?” “好漂亮的一塊玉牌,嵌在金鼎上。
” “看來是江湖仇殺,出門在外,少惹是非為妙。
” “啊!”董卓英自語了一聲,驚得跳了起來,腦流裡旋轉不停,玉牌金鼎,柳家莊送給自己的寶物,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臨行前,自己記得托付古風保管,古風留下住柳家莊。
那個人是誰?為什麼會有玉牌金鼎?一彈身,飄出了房門。
隻見隔壁房門大開,三三兩兩的房客,又好奇又畏縮,流連在走廊上,舍不得走,指手劃腳在交談。
店主趕了來,像木雞似的呆立在房門口,好似失去了主意。
董卓英三步并作兩步的走過去,一頭沖入房中。
房中地上,躺着一具年紀二十幾歲的人,血漬殷殷,流了一地,手中抓着不放,正是他在柳家莊的寶物。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董卓英心切古風的安危,柳铮愛古風如子,柳家莊财大勢大,怎麼能讓玉牌金鼎流落到外面來?八成是出了差錯! 一時之間,董卓英憂心如焚,他自覺在柳家莊比武大會上,榮任主持人,風光榮耀,一切處理得都很好。
想不到突然,一個中年的黑衣人探頭向房内望了望,低聲向店主道:“碰到這種江湖事,算你倒黴,老闆,不必報官了,快去找柳莊主。
” 說完,縮頭就走。
董卓英大喝一聲道:“站住!” 那黑衣中年人看了看董卓英,面上毫無驚恐之色,态度從容,笑道:“尊駕是跟誰講話,大呼小叫的?” “在下就是叫你。
” “沒有稱呼,你慣常這樣叫人?”那中年人說。
“在下事急。
” 中年人眉毛一皺,頗有不耐煩神色,冷冷道:“尊駕有何指教?” “是誰殺了那年輕人?”董卓英開門見山。
“哎呀!尊駕是存心找大爺的麻煩?”中年人面孔一變,拉袖子準備揍人。
董卓英知他裝腔作勢,緊追着道:“閣下不說出個道來,這場官司你打定了!” “為什麼?” “區區在下就是證人。
” “你見到我動手?” 董卓英避重就輕,續道:“那閣下是來自嵩陽郭家堡?” 此話一出,那人面色大變,已失去先前的沉穩,不過他仍強辯道:“兄弟恰好路過此處,隻是進來瞧瞧,尊駕不可随便入人以罪。
” “鬧下還沒有回答在下的問題。
” “兄弟來自何處,與這命案有什麼關系?” “當然有!” “對不起,尊駕不講理,兄弟可不奉陪。
” 劈面打出二點寒星,彈身上了屋檐,一溜煙,消失得無影無蹤。
董卓英避過暗器,懶得追趕,大聲喝叫道:“回去告訴玉哪咤,叫他準備後事。
” 店東眼露驚慌,看看屋檐上溜走的人影,又看看董卓英,拿不定主意,嗫嚅地道:“這怎麼好?這怎麼好?” 董卓英安慰他道:“店家,快去買一付棺材,先把那人葬了也好。
” 說畢,随手遞給他十兩銀子。
店家千恩萬謝,連連道:“多謝,多謝!客官真是好人。
” “不必多禮,那人是由滄州來的,在下和他有一點淵源,一切事情有我負責處理,你忙你的去吧!” 店東轉過身向圍觀的衆人道:“諸位,有這位客官出面,大家請安心吧!”然後帶着小夥計匆匆離去。
董卓英進入了那房間,彎腰取下那人手中的玉牌金鼎。
寶物失而複得,董卓英心中感到迷惘。
他再看看躺在地上的人,以前沒有見過,再仔細向牆壁上檢查,也沒什麼發現。
突然,他腦中靈光一閃,像是得到了答案。
玉牌金鼎,必是被竊,竊取之人在倉促中逃離滄州柳家莊,結果又為人所殺。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卻又讓自己無意中碰上。
天道無常,實不能不信。
思忖至此,他要立刻趕到嵩陽,遲則生變。
” 正好這時小夥計回來,向他報告買棺材的價錢,他又交他一兩紋銀,道:“好了!銀子你們自行處理,你再去買一匹白布來。
” 小夥計愣了愣道:“你要寫挽聯?” “你不用多問,快去快回。
” 小夥計拿了銀子,很快就買回來了。
董卓英接過白布,即刻做了一個布招,挂在竹竿上,自己換穿了一件藍色長袍,配上一副眼鏡,倒也道貌岸然。
布招上寫着“欲問玉牌,請到滄州”八個大字。
自己看了看,也覺得文不對題,不過有心人一看,心裡就有數了。
董卓英随即向小夥計交代了一聲,提着布招,向最熱鬧的街道行去。
此時,已近傍晚,街道上行人甚多,來來往往,大夥兒向他布招上瞧瞧,指指點點,卻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董卓英舉立從容,盡量往人多之處走動。
果然,過了不久,一個黑衫的老者靠到他的身邊,低聲問道:“朋友,請教……” 魚兒已經上了鈎,董卓英心中暗暗高興,口中道:“在下上知天時,下知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