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誅心員外”在丈外之後跟進。
走着,走着,來到一座巨冢之前。
隻見墓門洞開,像一頭張口噬人的怪獸,人影群中,一個聲音道:“這就是‘君山二老’得手‘石紋神劍’的古墓!” 另一個聲音道:“貪欲是人的本性,以二老的名望修為,仍不能免!” 那原先的聲音道:“若非見利忘義,焉有此下場!” 另外的慨乎言之地道:“這叫做武道斫喪矣!可歎!” 這古墓占地頗廣,正面約莫五丈之寬,兩旁俱是虎視眈眈的武林人,黑衫書生已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
一場恐怖的殺劫,似又在醞釀之中。
“誅心員外”靠近了黑衫書生兩步,沉聲道:“‘長恨生’,你走,我替你擋一陣!” 黑衫書生冷酷無情的道:“用不着!” 蓦地,又有四五條人影,撲向了黑衫書生。
“誅心員外”暴笑一聲,撲上前去。
“哇!哇!”慘号又告破空而起,所有人影,蜂擁而上,黑衫書生陡地拔出了“石紋神劍”,拼聚殘餘内力迎戰。
恐怖而瘋狂的場面,顯現出來。
黑衫書生真力未複,兼之身被劍創,流血過多,而這柄所謂仙兵,毫無神奇之效,反而因尺寸不夠,難以發揮威力。
混戰開始才一會工夫,黑衫書生已告不支,一退,再退,竟退入了墓門之内。
人群飛蝗般撲向墓門,突地,“隆!隆”聲起,墓門霍然自動封閉,栗耳的慘号起後,有兩人不及退避,被擠成了肉醬,一個剩下雙腿,一個剩下上半身,抽搐在墓門之外,驚呼之聲,響成一片。
黑衫書生被關閉在墓道之内,眼前一片漆黑。
他心想:外面那群貪婪之徒,勢必會千方百計,打開墓門,自己決無法應付,這類古墓暗道雜陳,不如先避開一時為蔔。
心念之中,摸索着向深處走。
東拐西彎,他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什麼地方。
走了一陣,下意識地膽寒起來,不自覺地停丁腳步,心頭怦怦不已。
突地,他發現遠處似有燈光,登時精神大振,舉步朝有光處走去,不久,來到了光亮之處。
定睛一看,是間巨大的墓室。
但是大部分被土石埋沒,擡頭望去,頂上開丁一個天窗,隻尺餘大小,被亂草交叉掩住,下面則是個大窟窿。
看樣子,這窟窿是墓室崩塌所緻,還有些崩而未落的巨磐,虛懸半空,煞是驚人,那天窗恰像是小頸的巨甕開口,離地至少也有四丈高下,月光從穴口射入。
再低頭查看,還有些金甲武士像和一些殉葬之物,未被埋投,這證明這古墓當年必是王公貴胄的長眠穴。
忽然,他瞥見腳旁地上竟有幹糧水袋,不由好奇地拿了起來,幹糧未腐,仍可食用,水袋中還有大半袋水。
這一喜非同小可,真是天無絕人之路了。
他退到墓室門外的通道中坐了下來,他不敢停留在墓室内,如果墓頂再崩塌,不被巨石砸死也會被活埋。
” 墓内靜如鬼蜮,什麼聲音都沒有。
他閉目運功療傷,他必須恢複功力,以備應變。
功畢醒轉,眼前又是漆黑一片,想是月已西沉。
他用了些糧水,等待天明。
黑暗中如要仗功力飛升越那天窗,是相當危險的,他不能一舉沖出,松動的墓頂,很可能一觸即崩。
而且,那些江湖人可能還守伺在外。
死寂枯坐中,他想通了一個事實,必是“君山二老”無意中發現了這塌陷的穴口,于是入墓查探,巧獲這柄“石紋神劍”。
二老在四下搜巡之際,誤觸機關,于是墓門開啟。
出墓之後,二老共同檢視所獲仙兵,定是有所争奪或談論,巧被人窺聽到,消息便不胫而走了。
後來,正如在墓外人群中所發的言論,貪欲是人的本性,二老均想占為已有,遂發生了以功力拼高下,最後兩敗俱亡的慘劇。
二老已死,這判斷是否完全正确,死無對證了。
在百般無奈之下,前塵往事,紛至沓來,想到自己坎坷的身世,不由悲從中來,滴下了傷心之淚。
童年那一串日子,是由血淚織成的,不堪回首。
然而,卻又忘不了,不能不想。
打從有記憶起,他每天看到母親以淚洗面,他雖然處身在錦衣玉食之家,但母子倆沒有地位,不是主子,又不是仆人,是非常尴尬的身份。
八歲那年一天夜裡,在睡夢中被一個蒙面人擊成重傷,他恍惚記得母親抱着自己去投河,卻巧被一位武林異人所救,就是恩師“孤獨老人”。
十二年黃山習藝,師父“孤獨老人”歸了天,母親由于哀傷過度,也在藝成出山那年撒手塵寰。
在世上,他沒有一個親人,孤孑一身。
他永不忘記母親臨終時痛苦的神情。
母親是含恨而殁的。
她臨終遺言,要把長劍刺入仇人的胸膛,當他照遺命尋到仇人故居時,昔日鐘鳴鼎食之家,竟變成了廢墟,仇人生死下落不明。
……想着,想着,朦胧睡去。
夢中,他持着“石紋神劍”刺入了“誅心員外”的胸膛,他看着仇人在劍下呻吟哀号,在鮮血流盡之後斷了氣……一覺醒來,墓頂的天窗又透入了亮光。
他知道,這是第二天了。
他想,現在還不能出去,墓外定然有人守伺,也許那些貪婪之徒正在挖掘墓門,“君山二老”留下的糧水,足夠一個人五六日之需。
但一個人枯守在古墓之中,總是寂寞難耐的,于是他抽出了“石紋神劍”仔細審視,看看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忽地,他發現劍身上刻着字迹,密密麻麻,竟是運用這神劍的十句口訣,這一發現,使他欣喜若狂。
在一陣激動之後,他又氣餒了。
那十句口訣,玄僻而艱深,想要悟透可不是件易事。
然而一個習武的人,對這類事物,是喜好成癖的,于是,他聚精會神地鑽研。
一天,兩天……五天過去了,他隻參悟了六句口訣,水糧已罄,勢不能再逗留下去,隻好收拾起苦參的心情,作出墓的打算。
目前唯一出路,當然是穿墓頂小穴而出,先頭不去深想,事到臨頭,問題可就大了,四丈高的距離,毫無借力攀援之處。
而穴口隻尺許大,要飛身而出,是難上加難。
但舍此别無他途,墓門業已封閉了,又不識機關。
考慮再三,他決定冒險一試,觑準方位,竭盡全部功力,飛身而起,在三丈高下時,弓腰縮腿,右足猛踩左足背,借力再升高近丈,堪堪到達穴口,伸手急抓穴沿。
剛覺手抓處不着力,人已疾墜而下。
立知情況不妙,勉力淩空一折,落向墓室靠門處。
“轟隆”之聲震耳欲聾,墓頂土石粉墜而下。
他忙一個翻滾,進入了通道。
隻刹那工夫,整個墓室被掩埋了,眼前伸手不見五指,四周一片黑暗,恢複初入墓門時的黑暗陰森。
他咬牙自語了一聲:“這一下是死定了!” 一時之間,隻覺得手足發麻,腦海渾噩一片。
走着,走着,來到一座巨冢之前。
隻見墓門洞開,像一頭張口噬人的怪獸,人影群中,一個聲音道:“這就是‘君山二老’得手‘石紋神劍’的古墓!” 另一個聲音道:“貪欲是人的本性,以二老的名望修為,仍不能免!” 那原先的聲音道:“若非見利忘義,焉有此下場!” 另外的慨乎言之地道:“這叫做武道斫喪矣!可歎!” 這古墓占地頗廣,正面約莫五丈之寬,兩旁俱是虎視眈眈的武林人,黑衫書生已不能前進,也無法後退。
一場恐怖的殺劫,似又在醞釀之中。
“誅心員外”靠近了黑衫書生兩步,沉聲道:“‘長恨生’,你走,我替你擋一陣!” 黑衫書生冷酷無情的道:“用不着!” 蓦地,又有四五條人影,撲向了黑衫書生。
“誅心員外”暴笑一聲,撲上前去。
“哇!哇!”慘号又告破空而起,所有人影,蜂擁而上,黑衫書生陡地拔出了“石紋神劍”,拼聚殘餘内力迎戰。
恐怖而瘋狂的場面,顯現出來。
黑衫書生真力未複,兼之身被劍創,流血過多,而這柄所謂仙兵,毫無神奇之效,反而因尺寸不夠,難以發揮威力。
混戰開始才一會工夫,黑衫書生已告不支,一退,再退,竟退入了墓門之内。
人群飛蝗般撲向墓門,突地,“隆!隆”聲起,墓門霍然自動封閉,栗耳的慘号起後,有兩人不及退避,被擠成了肉醬,一個剩下雙腿,一個剩下上半身,抽搐在墓門之外,驚呼之聲,響成一片。
黑衫書生被關閉在墓道之内,眼前一片漆黑。
他心想:外面那群貪婪之徒,勢必會千方百計,打開墓門,自己決無法應付,這類古墓暗道雜陳,不如先避開一時為蔔。
心念之中,摸索着向深處走。
東拐西彎,他自己也不知道走到了什麼地方。
走了一陣,下意識地膽寒起來,不自覺地停丁腳步,心頭怦怦不已。
突地,他發現遠處似有燈光,登時精神大振,舉步朝有光處走去,不久,來到了光亮之處。
定睛一看,是間巨大的墓室。
但是大部分被土石埋沒,擡頭望去,頂上開丁一個天窗,隻尺餘大小,被亂草交叉掩住,下面則是個大窟窿。
看樣子,這窟窿是墓室崩塌所緻,還有些崩而未落的巨磐,虛懸半空,煞是驚人,那天窗恰像是小頸的巨甕開口,離地至少也有四丈高下,月光從穴口射入。
再低頭查看,還有些金甲武士像和一些殉葬之物,未被埋投,這證明這古墓當年必是王公貴胄的長眠穴。
忽然,他瞥見腳旁地上竟有幹糧水袋,不由好奇地拿了起來,幹糧未腐,仍可食用,水袋中還有大半袋水。
這一喜非同小可,真是天無絕人之路了。
他退到墓室門外的通道中坐了下來,他不敢停留在墓室内,如果墓頂再崩塌,不被巨石砸死也會被活埋。
” 墓内靜如鬼蜮,什麼聲音都沒有。
他閉目運功療傷,他必須恢複功力,以備應變。
功畢醒轉,眼前又是漆黑一片,想是月已西沉。
他用了些糧水,等待天明。
黑暗中如要仗功力飛升越那天窗,是相當危險的,他不能一舉沖出,松動的墓頂,很可能一觸即崩。
而且,那些江湖人可能還守伺在外。
死寂枯坐中,他想通了一個事實,必是“君山二老”無意中發現了這塌陷的穴口,于是入墓查探,巧獲這柄“石紋神劍”。
二老在四下搜巡之際,誤觸機關,于是墓門開啟。
出墓之後,二老共同檢視所獲仙兵,定是有所争奪或談論,巧被人窺聽到,消息便不胫而走了。
後來,正如在墓外人群中所發的言論,貪欲是人的本性,二老均想占為已有,遂發生了以功力拼高下,最後兩敗俱亡的慘劇。
二老已死,這判斷是否完全正确,死無對證了。
在百般無奈之下,前塵往事,紛至沓來,想到自己坎坷的身世,不由悲從中來,滴下了傷心之淚。
童年那一串日子,是由血淚織成的,不堪回首。
然而,卻又忘不了,不能不想。
打從有記憶起,他每天看到母親以淚洗面,他雖然處身在錦衣玉食之家,但母子倆沒有地位,不是主子,又不是仆人,是非常尴尬的身份。
八歲那年一天夜裡,在睡夢中被一個蒙面人擊成重傷,他恍惚記得母親抱着自己去投河,卻巧被一位武林異人所救,就是恩師“孤獨老人”。
十二年黃山習藝,師父“孤獨老人”歸了天,母親由于哀傷過度,也在藝成出山那年撒手塵寰。
在世上,他沒有一個親人,孤孑一身。
他永不忘記母親臨終時痛苦的神情。
母親是含恨而殁的。
她臨終遺言,要把長劍刺入仇人的胸膛,當他照遺命尋到仇人故居時,昔日鐘鳴鼎食之家,竟變成了廢墟,仇人生死下落不明。
……想着,想着,朦胧睡去。
夢中,他持着“石紋神劍”刺入了“誅心員外”的胸膛,他看着仇人在劍下呻吟哀号,在鮮血流盡之後斷了氣……一覺醒來,墓頂的天窗又透入了亮光。
他知道,這是第二天了。
他想,現在還不能出去,墓外定然有人守伺,也許那些貪婪之徒正在挖掘墓門,“君山二老”留下的糧水,足夠一個人五六日之需。
但一個人枯守在古墓之中,總是寂寞難耐的,于是他抽出了“石紋神劍”仔細審視,看看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忽地,他發現劍身上刻着字迹,密密麻麻,竟是運用這神劍的十句口訣,這一發現,使他欣喜若狂。
在一陣激動之後,他又氣餒了。
那十句口訣,玄僻而艱深,想要悟透可不是件易事。
然而一個習武的人,對這類事物,是喜好成癖的,于是,他聚精會神地鑽研。
一天,兩天……五天過去了,他隻參悟了六句口訣,水糧已罄,勢不能再逗留下去,隻好收拾起苦參的心情,作出墓的打算。
目前唯一出路,當然是穿墓頂小穴而出,先頭不去深想,事到臨頭,問題可就大了,四丈高的距離,毫無借力攀援之處。
而穴口隻尺許大,要飛身而出,是難上加難。
但舍此别無他途,墓門業已封閉了,又不識機關。
考慮再三,他決定冒險一試,觑準方位,竭盡全部功力,飛身而起,在三丈高下時,弓腰縮腿,右足猛踩左足背,借力再升高近丈,堪堪到達穴口,伸手急抓穴沿。
剛覺手抓處不着力,人已疾墜而下。
立知情況不妙,勉力淩空一折,落向墓室靠門處。
“轟隆”之聲震耳欲聾,墓頂土石粉墜而下。
他忙一個翻滾,進入了通道。
隻刹那工夫,整個墓室被掩埋了,眼前伸手不見五指,四周一片黑暗,恢複初入墓門時的黑暗陰森。
他咬牙自語了一聲:“這一下是死定了!” 一時之間,隻覺得手足發麻,腦海渾噩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