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離家出走(1)

關燈
北趙明帝二十二年,是一個多事之秋。

    西秦在潼關附近聚集了三十萬大軍,對着北趙西線大營虎視眈眈,大戰一觸即發。

    消息傳到上京,朝野一片恐慌。西秦軍可不比那些北方的胡蠻,軍力強盛,領軍的又是西秦國名将薛方仲,二十多年前,年方十九的薛方仲作為西秦軍的先鋒勢如破竹,一直打到上京城下,若不是各地藩王的軍隊火速趕到,上京城能否守住還是個未知數。

    趙王負手站在密室裡,對着那龐大的地圖,靜靜地看着,一言不發。

    即使從側面看上去,趙王也老了許多,朝政諸多事情已讓他逐漸覺得力不從心。雖然六年前将心腹愛将郭懷調至朝内,但郭懷能為他分憂的隻能是兵部之事,其他政事仍由相國方令信等人把持着,朝綱松弛,大臣欺上瞞下,他實在沒有精力一一查處。

    趙王忍不住想到了楚名棠,如果當年,不,就算兩年前起用楚名棠主持朝政,這朝中上下也肯定會煥然一新。趙王與楚名棠相識多年,深知他的能力,加上他當年不容于楚氏一族,趙王更是大力提拔,準備日後重用。卻沒想到自己稍有動作,楚天放那老狐狸便洞察了他的意圖,極力拉攏楚名棠。這幾年來雖沒有确定消息,但種種迹象表示,楚名棠已經依附楚氏一族。楚天放的夫人以前還避開自己,如今已明目張膽隔幾天就進來看望琳貴妃,聽小太監說她們之間已經是以母女稱呼,其中意思瞎子都能看得出來。

    正是如此,趙王不自覺地違背了當年對琳貴妃的諾言,六年了,他将楚名棠仍然安置在南線,不提調任的事。但又能拖得了多久呢,由于楚王兩家全力支持,楚名棠在朝野的威望越來越高,兩家在朝中的黨羽已多次聯名上奏要調楚名棠入朝。況且如果再不調任他來朝中,趙王自己都有點兒不放心了,楚名棠畢竟掌握趙國南部三郡軍政大權,趙國近三分之一的軍力已全部落入他手,若楚王兩家再有什麼異心,那麻煩真大了。

    “皇上,南線大營楚名棠有密折上奏。”

    宮中的連總管在門口禀報。

    這裡是宮中的禁地,就是身為大内總管的連奇也從來沒進來過,有事隻能站在門口禀報。

    還真是想什麼就來什麼了,趙王強笑了一下:“郭懷,你去取來。看看楚名棠說些什麼。”

    郭懷應了一聲,他大約四十多歲,眉目之間甚為英俊,僅以外表看,似乎比楚名棠還要清秀些,隻有那雙手關節粗硬、老繭叢生,顯示主人曾是叱咤疆場的大将軍。

    郭懷打開奏折看了一遍,皺眉道:“名棠說根據在南齊的細作傳來的密報,南齊軍隊調動頻繁,在江邊已聚集了近十萬人,有向平原郡進犯的迹象。”

    趙王亦眉頭一皺,怎麼自己才想到要調楚名棠入京,南齊就要進攻了,莫非是他楚名棠真想當南面王,不想回朝中了。

    “這消息确切嗎?”

    郭懷想了想道:“應該不假,西秦大軍聚集多時,卻至今仍未有什麼動靜,應該是在等待什麼,而且剛剛另有一份線報,南齊與西秦邊境的十萬軍隊也有五萬正準備調回。”

    趙王大怒:“好啊,連南齊也敢來動手動腳了。”話雖如此,心中卻膽寒不已,這樣一來,趙國兩面受敵,南線大營被死死牽制,無法再派兵支持西線。

    “名棠還有件事要啟奏皇上。”

    “講。”

    “名棠想請皇上再調撥給他一支北疆大營的騎兵到平原郡協助。”

    “什麼?”

    趙王勃然大怒:“他楚名棠想幹什麼,朕南線大營全給他了,還不夠對付南齊,還要北疆大營的騎兵?”

    郭懷小心說道:“皇上息怒,名棠的為人微臣了解,他絕不是個無的放矢之人,況且南齊此次如果隻是虛張聲勢尚可,萬一真傾全國之力攻打我朝,僅憑南線大營的确是捉襟見肘。如今北方胡蠻元氣未複,北疆大營所受壓力不大,既然已經撥了五萬到西線,不妨再給南線一萬,應該沒什麼大礙。”

    趙王想了想,歎了口氣道:“這事你去辦吧。”

    平原城太守府内,吳安然雙手插腰,大聲咒罵着:“楚铮你這臭小子,給我出來。”

    楚铮沒聽師父的話出來,屋中一個少婦倒走出來罵道:“你在這叫什麼啊,不要吓到小少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