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 杏花營(一)
關燈
小
中
大
的髒被窩歸攏在一頭;接着抄起笤帚掃起炕來。
高紅也連忙下手,打掃屋子,歸攏東西,不一時就把一間小屋子拾掇得幹幹淨淨。
大娘把高紅的背包打開,鋪在一邊,親熱地說:“閨女,你跟我就伴吧,到晚上我把那老東西還有我那小子都趕到小東屋去。
晚上睡不着了,咱們娘倆還可以拉個閑篇兒呢!” 這時,柴門上的小銅鈴響了兩聲,院子裡走進兩個人來。
高紅走到院子裡一看,原來是本村的村長,後面跟着一個小夥子。
“哎呀,高同志,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這個四十多歲,略略有些秃頂的漢子一臉埋怨地說。
“我随便找個宿兒。
”高紅笑着說。
“快跟我走吧,房子我早就給您找好了,那地方兒寬敞,吃喝、找人談話也方便。
”村長一邊說,一邊跟那小夥子丢眼色,“你還不快去,把高同志的東西拿上!” “不,不,我就在這兒住了。
”高紅連忙攔住,口氣很堅定。
“那怎麼行?”村長皺着眉頭,“這個地方……”下面的話村長沒有說出來,停頓一會兒才接上說,“過去,上面下來的人,不是住在東頭,就是住在街中間,那裡離村公所也近。
” “村長,你就不要說了。
”高紅臉色嚴肅了,一面從口袋裡取出十天的糧票,“請你幫我領出十天的糧食送到這裡。
有事我再找你。
” 村長隻好接過糧票,漲紅着臉敷衍了幾句,走出去了。
說實在話,現在最令這個農家主婦犯難的問題,就是吃飯問題。
她不時地擡起頭望望太陽,太陽已經轉到正南方去了,是該做飯的時候。
可是做什麼飯呢?能讓上邊下來的人吃自家那種不像樣的飯食嗎?别說違背待客之道,自己心裡也過不去。
可是,現在正值春荒季節,瓦罐裡的米隻剩下不多幾把,窮人賴以為生的瓜菜也沒有下來。
她望望牆頭的北瓜,正開着一片黃花,結出的小瓜還不如小孩的拳頭大。
又怕客人看出自己為難的樣子,隻在心裡歎氣。
這婦女盤算了一陣,假托有事就拿起一個小簸箕走出去了。
待了好大一陣子,才見她借來了二斤白面端了回來。
“大娘,你弄這個幹什麼?”高紅驚愕地問。
“這個你就不要管啦!”大娘說着喜滋滋地做飯去了。
正午時分,飯做好了,周二的兒子也回來了。
這孩子看去已有十七八歲,蒙着一塊白毛巾,顯得甚是英俊。
原來他一大早起就背着幾個筐簍前去趕集,也是為了換幾個錢度過春荒。
開飯時,大娘給高紅搬了一個小炕桌放到裡間屋炕上,兩張圓圓的白面餅放在算簾裡。
不一時又打了兩個雞蛋放在小銅勺裡炒了炒也端上來。
高紅一看,周二一家則每個人捧着一大碗黑糊糊的東西蹲在外屋裡。
看見這情景,高紅立時漲紅了臉,說:“這怎麼行?”一面說,一面跳下炕來,把兩張白面餅掰成四份,一人一份放在他們的碗裡,一小盤雞蛋也強行給他們分了。
大家争争讓讓,還掉到地上很大一塊。
“閨女,你怎麼能這樣?這是待客,怎麼能每個人都一樣呢?”大娘顯然帶着不滿責備地說。
“我不是客,”高紅帶着笑說,“你就把我當成你的閨女看吧!” 高紅說着就抄起一個大黑碗,從鍋裡盛了滿滿一碗吃起來。
說實在話,開頭兒隻看見碗裡黑糊糊的,并沒有看出是什麼東西。
吃了一陣兒,才辨出是山藥幹、蘿蔔幹、胡蘿蔔纓子和玉米面攙和成的糊糊。
那種味道和氣息都是令人難以下咽的。
高紅生來并沒有吃過這樣的飯食,甚至覺得難以承受。
但是在群衆面前,她還必須裝作樂呵呵的樣子,使人覺得她吃得很香甜。
而在這同時,這一家貧農,尤其是家庭主婦則懷着一種深深的負疚的心情。
“我不過偶爾吃了一頓這樣的飯食,而他們,長年累月不就是吃這樣的‘飯’嗎?他們是怎樣忍受的呢?”高紅邊吃邊默默地想,油然生出一種深深的同情。
她一邊嚼着那澀巴巴的蘿蔔幹,一面偷眼望着周二,望着他那滿是粗繭的大手
高紅也連忙下手,打掃屋子,歸攏東西,不一時就把一間小屋子拾掇得幹幹淨淨。
大娘把高紅的背包打開,鋪在一邊,親熱地說:“閨女,你跟我就伴吧,到晚上我把那老東西還有我那小子都趕到小東屋去。
晚上睡不着了,咱們娘倆還可以拉個閑篇兒呢!” 這時,柴門上的小銅鈴響了兩聲,院子裡走進兩個人來。
高紅走到院子裡一看,原來是本村的村長,後面跟着一個小夥子。
“哎呀,高同志,你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這個四十多歲,略略有些秃頂的漢子一臉埋怨地說。
“我随便找個宿兒。
”高紅笑着說。
“快跟我走吧,房子我早就給您找好了,那地方兒寬敞,吃喝、找人談話也方便。
”村長一邊說,一邊跟那小夥子丢眼色,“你還不快去,把高同志的東西拿上!” “不,不,我就在這兒住了。
”高紅連忙攔住,口氣很堅定。
“那怎麼行?”村長皺着眉頭,“這個地方……”下面的話村長沒有說出來,停頓一會兒才接上說,“過去,上面下來的人,不是住在東頭,就是住在街中間,那裡離村公所也近。
” “村長,你就不要說了。
”高紅臉色嚴肅了,一面從口袋裡取出十天的糧票,“請你幫我領出十天的糧食送到這裡。
有事我再找你。
” 村長隻好接過糧票,漲紅着臉敷衍了幾句,走出去了。
說實在話,現在最令這個農家主婦犯難的問題,就是吃飯問題。
她不時地擡起頭望望太陽,太陽已經轉到正南方去了,是該做飯的時候。
可是做什麼飯呢?能讓上邊下來的人吃自家那種不像樣的飯食嗎?别說違背待客之道,自己心裡也過不去。
可是,現在正值春荒季節,瓦罐裡的米隻剩下不多幾把,窮人賴以為生的瓜菜也沒有下來。
她望望牆頭的北瓜,正開着一片黃花,結出的小瓜還不如小孩的拳頭大。
又怕客人看出自己為難的樣子,隻在心裡歎氣。
這婦女盤算了一陣,假托有事就拿起一個小簸箕走出去了。
待了好大一陣子,才見她借來了二斤白面端了回來。
“大娘,你弄這個幹什麼?”高紅驚愕地問。
“這個你就不要管啦!”大娘說着喜滋滋地做飯去了。
正午時分,飯做好了,周二的兒子也回來了。
這孩子看去已有十七八歲,蒙着一塊白毛巾,顯得甚是英俊。
原來他一大早起就背着幾個筐簍前去趕集,也是為了換幾個錢度過春荒。
開飯時,大娘給高紅搬了一個小炕桌放到裡間屋炕上,兩張圓圓的白面餅放在算簾裡。
不一時又打了兩個雞蛋放在小銅勺裡炒了炒也端上來。
高紅一看,周二一家則每個人捧着一大碗黑糊糊的東西蹲在外屋裡。
看見這情景,高紅立時漲紅了臉,說:“這怎麼行?”一面說,一面跳下炕來,把兩張白面餅掰成四份,一人一份放在他們的碗裡,一小盤雞蛋也強行給他們分了。
大家争争讓讓,還掉到地上很大一塊。
“閨女,你怎麼能這樣?這是待客,怎麼能每個人都一樣呢?”大娘顯然帶着不滿責備地說。
“我不是客,”高紅帶着笑說,“你就把我當成你的閨女看吧!” 高紅說着就抄起一個大黑碗,從鍋裡盛了滿滿一碗吃起來。
說實在話,開頭兒隻看見碗裡黑糊糊的,并沒有看出是什麼東西。
吃了一陣兒,才辨出是山藥幹、蘿蔔幹、胡蘿蔔纓子和玉米面攙和成的糊糊。
那種味道和氣息都是令人難以下咽的。
高紅生來并沒有吃過這樣的飯食,甚至覺得難以承受。
但是在群衆面前,她還必須裝作樂呵呵的樣子,使人覺得她吃得很香甜。
而在這同時,這一家貧農,尤其是家庭主婦則懷着一種深深的負疚的心情。
“我不過偶爾吃了一頓這樣的飯食,而他們,長年累月不就是吃這樣的‘飯’嗎?他們是怎樣忍受的呢?”高紅邊吃邊默默地想,油然生出一種深深的同情。
她一邊嚼着那澀巴巴的蘿蔔幹,一面偷眼望着周二,望着他那滿是粗繭的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