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 來到晉察冀(二)

關燈
紅色的高頭大洋馬,它一邊嘶叫還望着歐陽行打着響鼻。

    “老夥計,你餓了吧!”歐陽行說着,順手丢了一把草在馬槽裡,一面笑着說: “這是去年反敵人八路圍攻的戰利品。

    聶司令員見我跑來跑去太辛苦,就把它送給我了。

    現在我每天寫好社論,就騎上它到聶司令那裡,方便多了。

    ”歐陽行說着還拍了拍皮帶上的手槍,“這也是司令員送給我的。

    ” 這時從屋子裡出來一個農家婦女,帶着笑對歐陽說: “我一聽見馬叫,就知道你回來了。

    喲,來了這麼多客人,我給你們燒點開水吧!” “不用了,大嫂,早晨的開水還有呢!” 歐陽把大家讓進一個堆滿文稿的小房間裡,從小桶裡給每人舀了一缸子涼開水算作招待。

    小房間裡,除了一鋪大炕,一張八仙桌子,已經無處插足,周天虹幾個隻好坐在炕沿上。

     晨曦把他的行政介紹信和黨的介紹信取出來,恭恭敬敬地遞給歐陽。

    他的入黨問題是在抗大最後的時日裡解決的。

    歐陽仔細看了看;又微笑地望着晨曦,把他端詳了一番,慈祥地問: “你願意到我這裡工作嗎?” 晨曦把他的近視鏡往上托了托,腼腼腆腆地說: “我本來也是準備到前方去的。

    ” “哈哈,前方?我們這裡也是前方嘛!”歐陽朗朗地笑着說,“現在敵後進行的戰争,正像毛主席說的是一種犬牙交錯的戰争。

    這也許是一種新形式的戰争。

    敵人包圍着我們,我們也包圍着敵人。

    一打起來,雙方就交織在一起,更分不清前後方了。

    現在我們離敵人遠者五六十裡,近者三四十裡,聶榮臻的總部竟敢在此巍然而立,曆史上哪有這樣的戰争呢?……” 歐陽越說越興奮,特意望着晨曦說: “你看我們這個報社,不過是些文弱書生,但打起仗來,都是一手拿槍,一手拿筆。

    去年敵人八路圍攻,我這個報社,就同敵人打起遊擊來。

    敵人在山那邊活動,我們就在山這邊印報。

    我們有幾個記者還真表現得很不錯呢!晨曦,我看你就下決心在報社幹吧,你一來就知道了。

    ” 高紅忽閃着一雙黑眼睛,一直望着歐陽。

    這時,她笑微微地插話說: “馬社長,你隻要多給他點時間寫詩就行。

    他寫詩都入迷了。

    ” “哈哈,原來是位詩人!”歐陽望着晨曦笑道,“這個沒有問題。

    我們的報紙也可以發表你的詩作。

    西北戰地服務團的田間、邵子南最近也來了,他們正計劃着出詩刊。

    ” “田間、邵子南同志我也認識。

    ”展曦微微紅着臉說,“我們在延安一起搞過街頭詩運動。

    你看,邊區也可以搞街頭詩嗎?” “當然可以!”歐陽果斷地說,“我們的文化迫切需要同勞苦大衆結合起來。

    ” “現在我一進村莊,就察看那裡的牆壁,我心裡想,如果在那上邊寫一些短小有力的詩句,對人民群衆不也是一種鼓舞嗎!” “對,你的想法很對。

    ”歐陽充分肯定地說,“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缺點,就是還沒有同廣大的工農群衆結合起來。

    左翼文化運動也有這個缺點。

    現在我們到鄉村來了,革命更深入了,我們吃着老百姓的小米,住着老百姓的房子,我們應當把革命的新文化深入到窮鄉僻壤才行。

    ” 晨曦像是一下遇到難得的知音似的,心情格外舒暢,臉上放着紅光,一點拘束也沒有了。

    他親切地望着歐陽,像對老朋友一樣敞開了心扉。

     “我過去在家鄉也到過鄉村。

    鄉村給我的印象是貧窮的、悲慘的、愁苦的和沒有希望的。

    我這次來到邊區,處處都有一種新鮮的感覺。

    從村頭查路條的孩子,大樹底下紡線線的老太太,村邊大場上操練的青年婦女,冬學裡飄出來的歌聲,我都有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新鮮感。

    雖然人們生活得并不富裕,我看他們的眉眼間似乎都充滿希望。

    就是晉察冀的山呀,水呀,也仿佛包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