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在逃難的人群中
關燈
小
中
大
跟你理論。
”碧芳的父親正忙着把加了幾把大銅鎖的櫃子打開,把大把大把的銀元、金條和成捆的鈔票取出來,裝到一個大木箱裡。
他一邊整理一邊說話,并不看着女兒:“眼看日本人一兩天就要到了,縣政府、縣黨部那些王八蛋也不告訴我一聲就偷跑了。
給我弄了一個措手不及。
你快去把自己的東西拾掇一下,恐怕今天就要離開家了。
” 碧芳站在那裡一聲不吭。
“我說的話,你聽見了嗎?”父親歪過頭問。
“我前些時就說走,你不讓走;現在你不是也得走嗎?”碧芳發話了。
“噢,你還在不滿意呀!”父親說。
“碧芳,”繼母也插進來說,一邊把她的金銀首飾裝到一個小皮箱裡,“這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即使你父親生了氣,拍了你兩下,你也不要往心裡擱,你們總是親的嘛!哪像我們外人,别說打,就是說句重話,也早不得了啦!” 碧芳的父親一看,又是兩軍對壘的架勢,就趕快煞住,說: “還站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去拾掇東西!” 碧芳一扭頭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摔打着那些東西。
在她的東西裡,她最珍貴的就是她的日記和天虹寫給她的那些信件以及夠不上信件的那些小條條了。
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忽然有一片豔紅的東西飄落在地上,正是天虹贈給她的那片題字的紅葉。
為了那片紅葉洩露了整個的計劃,她挨了一場毒打,紅葉也被父親惡狠狠地扔到垃圾堆裡。
幸虧老媽子又偷偷地給她撿回來。
她小心地把紅葉拾起,看着看着,不禁又落下了不少眼淚。
随後把紅葉和天虹最後的告别信夾在一起,小心地裝到内衣貼近心房的口袋裡。
其它的信件、日記則裝進了皮箱。
下午,她有點累了,正想略略休息一下,忽然,大門嗵嗵地響起來。
那聲音非常可怕,還夾雜着野蠻的叫罵聲:“要不開門,老子就要砸了!”碧芳的父親見事情不妙,隻好戰戰兢兢地前去開門。
門一開,就闖進五六個衣冠不整的潰兵,手裡端着步槍,像兇神惡煞一般。
碧芳的父親剛要擺起紳士的架勢說話,那幾個潰兵就狠狠罵道:“老子在前方打仗,連飯都吃不上,你們這些闊佬躲在後邊享福!叫了半天,你們連門都不開!”說過,就噼噼啪啪摔了他幾個耳光。
接着就闖進夥房找東西吃,臨走又搶走了幾個大包袱,用步槍挑着揚長而去。
晚上,在潇潇的秋雨裡,東鄉的佃戶趕着一輛轎車、五輛大車來到秦家門首。
每輛大車都套着兩頭高大的騾子。
秦紳士命令立刻裝車。
夥計們七手八腳地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包裹搬到門口,五輛大車全裝得像一架架小山似的。
那輛有藍色布篷的轎車,自然隻能裝些秦家的細軟。
最後碧芳的父母鑽進了轎車。
碧芳不願同繼母一起,堅持坐在其中一輛大車上。
她穿着一件藍色的棉旗袍,包着頭巾,坐在趕車人的另一邊。
老媽子則坐在另一輛大車上。
差不多晚上十時,車開動了。
整個D城都處在混亂與恐怖裡。
這裡那裡不時響起一兩聲槍聲。
白天為敵機炸倒的房屋仍在燃燒。
借着火光,可以看到向南的一條大公路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那些窮苦人家,多半背着一個行李卷兒,或者挑着鋪蓋筐籃,扶老攜幼,密密麻麻地向前湧去。
人群裡不時發出幼兒的啼哭聲,爺叫兒、兒叫娘的呼喚聲。
碧芳默默地望着這一切,有時摸摸胸口,看那片紅葉和書信遺失了沒有。
不用說她想念的仍然是那位不知身在何處的人兒……
”碧芳的父親正忙着把加了幾把大銅鎖的櫃子打開,把大把大把的銀元、金條和成捆的鈔票取出來,裝到一個大木箱裡。
他一邊整理一邊說話,并不看着女兒:“眼看日本人一兩天就要到了,縣政府、縣黨部那些王八蛋也不告訴我一聲就偷跑了。
給我弄了一個措手不及。
你快去把自己的東西拾掇一下,恐怕今天就要離開家了。
” 碧芳站在那裡一聲不吭。
“我說的話,你聽見了嗎?”父親歪過頭問。
“我前些時就說走,你不讓走;現在你不是也得走嗎?”碧芳發話了。
“噢,你還在不滿意呀!”父親說。
“碧芳,”繼母也插進來說,一邊把她的金銀首飾裝到一個小皮箱裡,“這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即使你父親生了氣,拍了你兩下,你也不要往心裡擱,你們總是親的嘛!哪像我們外人,别說打,就是說句重話,也早不得了啦!” 碧芳的父親一看,又是兩軍對壘的架勢,就趕快煞住,說: “還站在那裡幹什麼,還不快去拾掇東西!” 碧芳一扭頭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摔打着那些東西。
在她的東西裡,她最珍貴的就是她的日記和天虹寫給她的那些信件以及夠不上信件的那些小條條了。
在整理這些東西的時候,忽然有一片豔紅的東西飄落在地上,正是天虹贈給她的那片題字的紅葉。
為了那片紅葉洩露了整個的計劃,她挨了一場毒打,紅葉也被父親惡狠狠地扔到垃圾堆裡。
幸虧老媽子又偷偷地給她撿回來。
她小心地把紅葉拾起,看着看着,不禁又落下了不少眼淚。
随後把紅葉和天虹最後的告别信夾在一起,小心地裝到内衣貼近心房的口袋裡。
其它的信件、日記則裝進了皮箱。
下午,她有點累了,正想略略休息一下,忽然,大門嗵嗵地響起來。
那聲音非常可怕,還夾雜着野蠻的叫罵聲:“要不開門,老子就要砸了!”碧芳的父親見事情不妙,隻好戰戰兢兢地前去開門。
門一開,就闖進五六個衣冠不整的潰兵,手裡端着步槍,像兇神惡煞一般。
碧芳的父親剛要擺起紳士的架勢說話,那幾個潰兵就狠狠罵道:“老子在前方打仗,連飯都吃不上,你們這些闊佬躲在後邊享福!叫了半天,你們連門都不開!”說過,就噼噼啪啪摔了他幾個耳光。
接着就闖進夥房找東西吃,臨走又搶走了幾個大包袱,用步槍挑着揚長而去。
晚上,在潇潇的秋雨裡,東鄉的佃戶趕着一輛轎車、五輛大車來到秦家門首。
每輛大車都套着兩頭高大的騾子。
秦紳士命令立刻裝車。
夥計們七手八腳地把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包裹搬到門口,五輛大車全裝得像一架架小山似的。
那輛有藍色布篷的轎車,自然隻能裝些秦家的細軟。
最後碧芳的父母鑽進了轎車。
碧芳不願同繼母一起,堅持坐在其中一輛大車上。
她穿着一件藍色的棉旗袍,包着頭巾,坐在趕車人的另一邊。
老媽子則坐在另一輛大車上。
差不多晚上十時,車開動了。
整個D城都處在混亂與恐怖裡。
這裡那裡不時響起一兩聲槍聲。
白天為敵機炸倒的房屋仍在燃燒。
借着火光,可以看到向南的一條大公路上,擠滿了逃難的人群、那些窮苦人家,多半背着一個行李卷兒,或者挑着鋪蓋筐籃,扶老攜幼,密密麻麻地向前湧去。
人群裡不時發出幼兒的啼哭聲,爺叫兒、兒叫娘的呼喚聲。
碧芳默默地望着這一切,有時摸摸胸口,看那片紅葉和書信遺失了沒有。
不用說她想念的仍然是那位不知身在何處的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