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 勝利聲中的噩耗

關燈
石家莊解放後,在晉縣召開了一個團以上幹部的慶祝大會。

    在會上聶榮臻司令員、彭真同志以及羅瑞卿、楊得志、楊成武等野戰軍首長都講了話,特别是朱總司令,除勉勵之外,還總結了城市攻堅戰的經驗一使晉察冀部隊的十氣更加高昂、總司令的講話,實際上是在昭示全軍:一連串奪取大城市的戰鬥,不久就會開始了。

     周天虹和徐偏都參加了這次會議。

    在回來的路上,真是歡聲笑語,說了一路。

    可是他的腳剛踏進團部,一個參謀就跑來報告說:“政委,雄縣來了一個幹部說要找你,似有急事。

    ”周天虹叫立即把客人請來。

    不一時,進來一個風塵仆仆的年輕人。

    自稱是雄縣縣委組織部的幹事,是縣委派他來的,說過就從挎包裡抖抖索索地掏出一封信來。

     周天虹接過信一看,信封上寫着“雄縣人民政府妥轉周天虹同志親收”,一望而知是高紅的字迹,不過字寫得相當潦草粗率。

    剛把信紙展開看了幾行,臉變得像白紙一般,手指抖個不住,眼前一片漆黑,不能再看下去了。

    他連忙坐在一張有靠背的椅子上定了定神,才繼續看下去。

    信是這樣寫的: 我至親至愛的天虹: 現在我已迫近人之一生的最後時刻,很快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同你永别了。

    我惟一感到遺憾的,也是對不起你的地方,就是沒有答應你去年春天的要求;由于形勢所迫,也沒有實踐去年秋天的諾言。

    最親愛的天虹,但願我們來生再聚吧! 我相信共産主義是一定會實現的。

    不管有多少艱難曲折,人類一定會争取到光明的前途。

    現在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

    你千萬不要因為我的死過分悲痛。

    你若能在每年春天來到我的墓前看看,那就是我最大的安慰了! 我别無所有,隻能把我身體的一部分留給你,使你能夠想到我! 親愛的天虹,再見了! 你的紅1947年一個風雨之夜 看到這裡,周天虹已經不能自制,接着抖開布卷,又看見那绺閃着青春光芒的秀發,再也克制不住,連忙跑到裡屋,手捧着那绺秀發貼在臉頰上放聲大哭起來。

    參謀把裡屋的門輕輕一關,沉重地歎息了一聲。

     過了好大一陣子,周天虹才眼泡紅紅地走出來,含着眼淚問: “有人收屍嗎?把她埋在哪兒了?” “第二天一早,我們縣委就接到内線的報告。

    ”來人說,“我們立即指派人,把她的屍體悄悄運到城外,安葬在大清河邊了。

    ” 說到這裡,年輕的幹部又以安慰的語氣說: “周政委,這件事不要說你很悲痛,就是我們全縣的老百姓,都難過得很。

    說老實話,自從高紅同志來當書記,大家聽說她是高老萬的女兒,都很洩氣,說她怎麼能領導土改呢?這一下土改算完了。

    沒想到,她反而站在窮苦人一邊,為大夥鼓了氣撐了腰,把土地徹底分到貧下中農的手裡。

    大家怎麼能不感激她呢!這次聽說她犧牲,許許多多人都流了眼淚。

    大家都說,應該給她立塊碑,把她的墳好好地修一修。

    ” “那就太感激你們了!”周天虹說。

     年輕的幹事接着又說: “相反,她那個心毒手黑的哥哥高鳳崗,倒是臭名遠揚。

    誰都明白,就是他下的毒手。

    都罵他不是人!說要是抓住他,應當扒了他的皮,吃了他的肉才解恨!” 周天虹匆匆給中共雄縣縣委寫了一封信表示感謝,又招待來人吃了飯,才讓他回去了。

     高紅的突然犧牲,自然是對周天虹的莫大打擊。

    開始如五雷轟頂,打得他蒙頭轉向;過後又是剜心般的傷痛,無盡無休。

    盡管他以共産黨人的堅強極力克制,表面上裝得若無其事,實際上則感到難以承受。

    這種狀态竟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

     人在艱險危難中才看出友情的可貴。

    上次高紅在敵占區被捕,就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個危機,使他大病一場。

    幸虧老戰友晨曦遠遠地從阜平趕來,耐心地安慰他,勸勉他,才幫助他度過了危機。

    這次靠的就是徐偏了。

    自從他與徐偏結識以來,兩人吃在一起,睡在一起,真是同生共死,肝膽相照。

    盡管有時因工作上的分歧,也吵得面紅耳赤。

    事情一過也都如輕煙飄散。

    在兩人就伴的三年間,沒有人比徐偏更知道他的心事了。

    因為周天虹不止一次說夢話把徐偏驚醒,而他在夢裡喊的名字就是“高紅”。

    徐偏也經常以此開他的玩笑。

    徐偏深切知道兩人的愛情是很深很深的。

    這次發生的事情,簡直是意外中的意外;又是發生在即将取得勝利的時刻,怎麼能不使他格外難挨呢?徐偏隻有常常去安慰他。

     這天,徐偏發現周天虹睡得很晚,就知道他難以入睡。

    第二天早操回來去看他,他還強作笑容,但是一看他的枕頭卻濕了好大一片。

    再一翻枕頭,枕頭下放着一大绺閃着青春光芒的秀發,一切了如明鏡。

    徐偏心中一酸,很不是個滋味,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