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最豔的紅葉

關燈
第二天,天虹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同那個不相識的姑娘解除婚約。

     這樁婚事,是父母逝世前三四年為他一手包辦的。

    說起來也是當父母的一片苦心。

    那時候,家裡窮得叮當響,老人惟恐兒子長大娶不上媳婦,就憑着城裡人并且還是讀書人這兩個牌子,靠幾個親友撮合,請了一桌酒飯,訂下這門親事。

    訂婚的禮物,也無非是一兩套衣服和幾件首飾。

    父親在去世前的彌留之際,還流着眼淚說:“我去世後,你就完婚吧,孩子,我雖然窮也總算對得起你了……”可是兒子并不這樣看。

    他畢竟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影響,又看了那麼多新小說,對于城裡人那些為數不多的“自由之婚”,充滿着羨慕之情。

    而對于東鄉那位不相識的姑娘,則有意無意投以蔑視的眼光。

    他從來沒有想到要見見她,更沒有想到打聽她的容貌和姓名。

    認為這隻不過是偶然中的偶然,是遲早要解決的。

    既然昨天碧芳當面挑明,他還有什麼不樂意辦的呢! 按當地風俗,男女訂婚,要交換一種龍鳳喜契。

    這是一種大紅紙印就的喜帖,封面上印着金色的龍鳳,裡面寫着男女雙方的姓名以及生辰八字。

    年輕人辦事總是想得很簡單。

    他想所謂解除婚約,也就是把這份喜契退還女方,把女方手中的那份拿回來。

    所以一早起來,他就翻箱倒櫃地找那份喜契。

    他住的那種舊式宅子,光線極其幽暗,他又不知道那份喜契藏在何處,亂翻亂找,真是急得滿頭大汗。

    最後終于在他父親的一個舊帽盒裡找了出來。

    他顧不上細看,就用滿是塵灰的手裝到口袋裡去了。

     天虹一路匆匆出了東門,那裡有鄉下人專門拉腳的毛驢。

    毛驢上備着鞍子,額頭上飄着紅纓,脖子上挂着一圈兒銅鈴。

    他随意雇了一頭,騎上去,一路上銅鈴爽爽地走得很歡。

    不到兩小時就趕到了他要去的村莊。

    他一面打聽着找到了姑娘的家門。

    迎上來的是一個四十多歲老實巴交的農民。

    一聽說是女婿來了,立刻眉歡眼笑,把他高高興興地讓到屋裡。

    鄉下人沒有茶葉,招待親友的往往是荷包雞蛋。

    不一時,姑娘的母親就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白裡透紅的荷包蛋放在小炕桌上。

    天虹沒有動,接着就紅着臉說:“我要到很遠的地方,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别把姑娘耽誤了。

    ”說着他就把那份龍鳳喜契放在桌上。

    這突然的舉動,使得那位莊稼人大出意外,兩眼發愣不知說什麼好。

    隔了半晌才說:“你出去沒啥,我們等着。

    ”天虹一聽急了,說:“我出去三十年二十年也說不定。

    ”姑娘的媽帶着氣也插言了:“你出去一天等你一天,你出去一年等你一年,你出去一輩子就等你一輩子。

    ”天虹見事情不妙,憋得滿臉通紅,急忙站起身來說:“興許我一輩子都不回來。

    ”說着就三腳兩步跨到門外。

    在這一瞬間,他似乎聽到裡間屋傳出來女孩子嘤嘤的啜泣聲。

    天虹不由得歎了口氣,一溜煙地跑出去了。

     等他大步流星地走出村外,忽地想到,這事兒是否做得太過分了?對那位不相識的姑娘未免是一種打擊,覺得似乎對不起她。

    但是不這樣做又當如何呢?這本來是早當結束的偶然的插曲,今天來做還有點晚了呢!想到這裡也就釋然了。

     心裡感到愉快,腳步也就輕松了。

    這裡一路上經過的村莊、田野、溪流,都是他熟撚而親切的,幾乎無處不留有他童年的足迹。

    他經過的鳳凰台村,有一個高高的土台,據說曾經落過鳳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