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六 總司令的接見

關燈
清風店大捷後不久,軍區聶司令員就提出乘勝奪取石家莊的建議,很快就得到了中央軍委的批準。

    因為這時石家莊的守軍雖有兩萬之衆,但正規軍不過一個整師,其他都是周圍幾十個縣的還鄉團之類。

    而且自正太戰役、保定南北各戰役以來,周圍鐵路早被斬斷,石家莊已成為孤懸在解放區中的一座孤島了。

    這就好比一枚已經熟透了的果實,挂在枝頭,伸在你的嘴邊,就看你敢不敢來摘取它。

     整個野戰軍和地方兵團都在“解放石家莊”的口号下投入緊張的準備。

    地方上動員了民兵和民工将近十萬人,包括一萬副擔架、四千輛大車支援前線。

    戰前還把清風店俘虜的近千名官兵放回石家莊以動搖其軍心,準備工作可謂做到家了。

     周天虹和徐偏幾乎天天都泡在練兵場上,反複地進行着實戰演練。

    這天早飯後正要到野外去,縱隊部來了一個電話,說上午有要事,叫團長、政委都不要離開。

    不一時,縱隊司令部一位參謀飛馬而來,一下馬就笑嘻嘻地說: “沒有想到吧,今天上午朱總司令要接見你們。

    ” “什麼?你說什麼?朱總司令?”兩個人眼睛放光,幾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參謀說,朱總司令下來搞調查研究,已經十幾天了。

    今天就住在附近。

    他聽說大功團離他不遠,表示想見一見大功團的同志。

     周天虹、徐偏樂得合不攏嘴,真是做夢也沒有想到。

    遂即讓警衛員備馬,跟着參謀向附近的一個村莊馳去。

     朱總司令和少奇同志是今年春天來到晉察冀的。

    他們作為中央工作委員會來指導晉察冀的工作。

    一開始住在行唐縣上碑鎮。

    因為當時正太戰役正打得熱火朝天,加上行動保密,多數人都不知道。

    直到戰役結束,上碑鎮開了一個團以上幹部會,他們才第一次露面。

    周天虹在延安聽過總司令的報告,徐偏則是第一次見到朱總司令。

    他們望着總司令那張經過風霜刻滿皺紋的臉,濃眉下那雙慈祥的眼睛,真同田野裡那些樸素的農民差不多。

    惟一令他們感到不解和有趣的是,總司令一時戴上眼鏡看看提綱,一時又把眼鏡摘掉,不知道他已經五十多歲,眼睛已經花了。

    但是總司令那次樸素無華的講話,卻給他們的血管裡注入了一種堅忍不拔的信心和樂觀的情緒。

    總司令告知他們說,現在的形勢,敵我力量的對比,不僅同十年内戰大大不同,同抗日戰争時期也大不相同了。

    鄉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局面已經接近了,就要到來了。

    現在的解放軍在華北,在山東都發展得很大。

    全國有十九塊解放區,你們拿着解放區的糧票,可以從東北黑龍江一直吃到海南島。

    他的話,使大家發出由衷的歡笑聲。

    在不知不覺中一種對中國革命的強大信心生長起來。

    此外,随着總司令的到來,不論在軍隊在民間,都流傳着一些佳話。

    比如說,有一次,總司令在村頭散步,看見一位鄉村老婆婆從村外背了一大捆柴禾走得很吃力。

    總司令就趕忙走過去說:“老嫂子,我替你背一程吧!”說着,就把那捆柴禾背在背上,幫老婆婆背回家去了。

    老婆婆很感謝,說:“同志,我看你的歲數也不小了,一天挑水、做飯真夠累的。

    以後你們炊事班缺什麼,就到我這兒來拿!”原來老婆婆把他當成炊事員了。

    晉察冀的指戰員們帶着無限崇敬傳頌着他們總司令的故事。

     馬蹄在松軟的土地上揚起一陣沙塵。

    他們在一個百餘戶人家的小村外下了馬。

    參謀領着他們來到一個僻靜的小院。

    小院子很安靜,隻有幾隻老母雞在院子裡邁着悠閑的步子。

    門口站着一個哨兵。

    參謀打了一個招呼,不一時警衛員很有禮貌地把他們迎了進去。

     “總司令等你們多時了。

    ”警衛員輕聲地說。

     兩個人的心怦怦地跳起來,連忙整了整衣帽,略顯緊張地走進去。

    總司令正戴着老花鏡坐在炕上,守着小炕桌看文件。

     “總司令!”兩個人輕輕地叫了一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軍禮。

     總司令摘下老花鏡,轉過身來同他們親切地握手。

    讓他們坐在炕對面的長凳上。

     “你們這次保北阻擊打得很不錯嘛!”總司令慈祥地笑着說,“咱們的革命部隊就是要有這種作風!” 徐偏立刻漲紅了臉。

    周天虹也有些不自然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