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火異

關燈
上天下地,仿佛盡在等待着一個人的誕生! 一個強者的誕生! ※※※ 樹叢,本來是個平凡的地方。

     然而樹叢内若藏有高手,便會顯得危機四伏,極不平凡了。

     就像距佛頂不遠的一個樹叢内,正散發着一股極不平凡的氣息。

     這裡藏有兩個用劍高手,不!應該說是三個! 因為第三個雖未帶劍,而且年紀最少,可是,他或許才是三人中最強的劍手。

     但為首兩名劍手卻不知道他也是劍手,更未察覺他身上竟也深藏一股淩厲劍氣! 他的冷,他的靜,他的定,他的黑,他的恨…… 早已遠遠超越了他的劍! 為首兩名劍手正是雄霸賜給步驚雲的兩名仆人死奴、囚奴! 第三名深藏不露的劍手固然便是步驚雲! 這次雄霸賜其死、囚雙奴,實是因為雄霸早已探出聶人王與斷帥之刀劍一戰,故遣步驚雲與他倆前來樂山,伺機奪火麟、雪飲兩大神鋒,再轉贈予天下會死敵無雙城主獨孤一方! 無雙城素來是天下會一大禍患,雄霸早已欲将之鏟除,可惜無雙城雖不及天下會人強馬壯,但根基異常深遠,焉又能輕易一舉殲滅? 既不能以武力将之連根拔起,更不能以武力逼其歸順臣服,惟有将之拉攏為友,以暫時減輕天下會擁有武林的阻力,待時機成熟時再倒戈相向,背信棄義未遲。

     這才是兵法上的上上之策。

     據聞獨孤一方深好收藏世上奇鋒利器,雄霸為要與之結盟,雪飲與火麟已屬志在必得! 不過步驚雲當然不會讓天下會與無雙城如此輕易結盟,蓋因兩幫若一結盟,雄霸勢力必會日趨龐大,他複仇機會便會相應減低。

     他甯願這次失手而回,也不願雄霸得手。

     他暗暗琢磨,若自己真的事敗,以雄霸如此對其所欣賞,亦不會過于責難。

     而他欲阻止兩幫結盟的目的卻已達成。

     步驚雲與死、囚雙奴如今藏身于這個樹叢,不單能看見兩大高手的決戰,更能盡瞰佛頂以下所有形勢,當然包括斷浪與聶風的一舉一動。

     聶風…… 步驚雲第一次接觸這個名字,是自雄霸述說這次搶奪兩柄絕世神鋒的計劃時聽來的,其時他隻覺此名字甚為平凡,如今得見聶風,方知其人絕不平凡。

     他不平凡,所以他遠遠便可感應步驚雲的悲哀,隻有悲哀的人才可感應悲哀。

     他不平凡,所以他面對驚濤駭浪的天威而不懼,終于死裡逃生。

     但步驚雲覺得聶風最不平凡之處,卻是他的心。

     因為任何人在生死一發間,盡都會先顧自己性命為上,惟聶風于危急關頭仍死命緊抓斷浪,甘為救斷浪而放棄一人易逃生的機會,這顆心…… 步驚雲可會欣賞?佩服? 死、囚雙奴見步驚雲似乎并不大注意兩大高手在佛頂上的驚世決戰,反注意正與斷浪一起在佛膝呆呆觀戰的聶風,同感大惑不解,死奴更不耐煩道:“雲少爺,今次幫主對這兩柄絕世神鋒志在必得,希望雲少爺不要分心,壞了大事反而不妙!” 一旁的囚奴也盛氣淩人地附和:“不錯,聶人王與斷帥俱屬當今頂尖高手,縱合我們三人之力也未必能與之匹敵。

    幫主的意思,是要我們待他們至筋疲力竭或兩敗俱傷時,才坐收漁人之利。

    此刻二人之戰幾近尾聲,我們務須依幫主計劃行事,雲少爺請勿掉以輕心!” 這死、囚雙奴其實是于十多年前顯赫一時的十大劍客其中之二——雙龍劍壁! 二人擅使雙劍,曾忖之橫行作惡,後來敗給雄霸,并臣服其下為死、囚雙奴,做惡更多,且等閑也不會随便出動。

    這回雄霸不單派遣二人前來,更把他倆賜給步驚雲為仆;二人對于這個年僅十三歲的少主,非常不滿,心忖此子年紀輕輕,武功大多不外如是,怎配當他們的主人? 故在前赴樂山途中,二人盡想找機會與步驚雲為難。

    如今見步驚雲隻專注于聶風,更是大好良機。

    他倆剛才所言雖然表面得體,但一唱一和,每句皆以幫主名義壓過來,明顯表示他們雖被逼成為步驚雲之仆,卻隻會為雄霸辦事,絕不會聽命于步驚雲。

     然而步驚雲聽罷二人所言,居然恍如未聞,亦不答話,完全無視二人存在。

     死、囚雙奴見其毫不理睬,私下更怒,若非礙于雄霸之威,早已拔劍把這個少主人刺斃當場。

     步驚雲卻隻是仍定定注視聶風,就像在這空虛寂寞的世間終于發現了一樣他感興趣的東西:一個對手?還是一個朋友? ※※※ 這邊廂,聶人王與斷帥猶在佛頂激戰,由于聶人王已占盡上風,更是意氣風發,狂态畢露,邊戰邊道:“斷帥你再不拔出火麟,早晚死在老子刀下!” 他一刀比一刀重,斷帥已是強弩之未,擋得甚為吃力,哪還有餘暇張口回答? 孰料就在聶人王以為勝券在握之時,火麟劍猝然隔着劍鞘,自生一股如火灼般熱的氣勁,猛地将手中破柴刀震為寸碎! 高手過招,半分差池也可以反勝為敗,反敗為勝,此變當真非同小可,斷帥就乘聶人王錯愕間,猛把火麟劍連鞘痛擊在聶人王右膝之上,當場把其膝蓋擊碎。

     聶人王驟失兵刃,右膝複又重傷,戰鬥力即時銳減,與此同時,火麟劍霍然自行出鞘,直沖丈高! 火麟甫一出鞘,迅即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