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梁汾賦“贖命詞”

關燈
如今還有。

    隻絕塞,苦寒難受。

    廿載(注:自吳兆骞坐江南科場案至此,整整二十年)包胥承一諾(注:春秋時,伍子胥避害自楚逃吳,對申包胥說:“我必覆楚”。

    申包胥答:“我必存之”。

    後伍子胥引吳兵陷楚都郢,申包胥入秦求兵,終複楚國。

    這可參看《史記》,我是沒看多少的),盼烏頭,馬角(注:烏頭馬角:戰國末,燕太子丹為質于秦,求歸。

    秦王說:“烏頭白,馬生角,乃許耳!”太子丹仰天長歎,烏頭變白,馬亦生角。

    請參看《史記》)終相救。

    置此劄,君懷袖。

    ” 第二首道:“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

    宿昔齊名非忝竊,隻看杜淩窮瘦,曾不減夜郎孱愁(注:形容人之潦倒困頓)。

    薄命長辭(注:謂妻子逝去)知己别,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兄剖。

    兄生辛未吾丁醜,共些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

    詞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但願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燔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後。

    言不盡,觀頓首。

    ” 《白雨齋詞話》評這兩詞說:“二詞純以性情結撰而成。

    悲之深,慰之至,丁甯告戒,無一字不從肺腑流出,可以泣鬼神矣!”又道:“兩阕隻如家常說話,而痛快淋漓,兩人心迹,一一如見……千秋絕調也。

    ”(注:從第一首到此,參照版本中原為一段。

    本處為求清晰而分段,特告) 納蘭容若見了這兩首阕詞後,不禁感動得流淚,認為古來懷念朋友的文學作品中,李淩與蘇武的《河梁生别詩》,向秀懷念嵇康的《思舊賦》,與此鼎足而三。

    他知道這事不容易辦,立誓要以十年的時間(注:原話大意為:“給我十年時間吧,我當作自己的事來辦,今後你完全不用再叮囑我。

    ”顧貞觀一聽急了:“十年?他還有幾年好活?五年為期,好嗎?”納蘭容若擦着眼淚點了點頭)營救吳兆骞歸來。

    當時也寫了一阕“金縷曲”給顧梁汾,表示目前最大的努力目标隻是救吳,這詞結尾說:“絕塞生還吳季子,算眼前外皆閑事。

    知我者,梁汾耳!”不久就在适當的時機中去求他父親(注:其父為宰相納蘭明珠)設法。

    有一次相國請客,他知道顧貞觀素不喝酒,就勘了滿滿一大碗酒對他說:“你飲幹了,我就救漢槎。

    ”顧貞觀毫不躊躇的一吸而幹。

    明珠笑道:“我跟你開玩笑的,就算你不飲,難道我就不救他了麼?”明珠出一點力,朋友們大家湊錢終于把吳兆骞贖回來。

    當時的人把顧貞觀的兩阕詞稱為“贖命詞”。

    一個名叫顧忠的人寫詩記這事道:“金蘭倘使無良友,關塞終當老健兒。

    ” 現在看顧梁汾這兩阕詞,情思深切,的确感人極深,可見必須有深厚的情感,才會有優秀的文學作品。

     清遠附言:本文中由我直接在《金縷曲》中加入的注釋較多。

    吳漢槎生于明思宗崇貞四年辛未,顧貞觀生于崇貞四年丁醜。

    貞觀作此詞時四十歲,漢槎則是四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