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謎語

關燈
“三劍樓随筆”專欄金庸 梁羽生兄曾在随筆中談到印度的兩大史詩,這兩部史詩累積了長期以來無數人的智慧,當然是珍貴無比的神話與文學。

    但除此之外,印度還有許多篇幅相當長的神話,許地山先生所譯的《二十夜問》,就是其中之一,這書又名《紅顔月》,意思是說一個美麗少女的臉慢慢绯紅,表示她逐漸動情。

    故事簡單說來是這樣:有一個英俊勇敢的國王名叫日愛,最厭惡女人,但有一次見到了一張女人的畫像,就神魂颠倒的着了迷。

    這女人名叫媚娘,美麗無比,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向她求婚。

    她有一個條件,要求婚者在二十一夜之内,每夜向她提出一個問題,如果她回答不出,就嫁給他。

    所有的人都失敗了,日愛王在十九個夜晚之中,提出的十九個難題都被她輕易地回答。

    媚娘簡直是智慧的化身,任何難題都難不倒她。

    日愛苦惱之極,突然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她絕對回答不出的問題,媚娘就嫁給他了。

    你想得到這問題麼? 原來問題是這樣:“從前有一個王愛上一個王女。

    那王女有約,誰能出一個使她不能回答的問題,便嫁給他。

    現在請告訴我,他應當向她發什麼問題呢?” 全世界所有的問題中,隻有這個問題才是她不能回答的。

    那美麗的少女愉快地表示答不出,并且說:“其實,你想不到這問題也沒關系,到了明晚最後一晚,你就是問我的名字叫什麼,我也會假裝回答不出。

    ”因為她早已愛着他啦。

     填字遊戲所以這樣風行,我想這與人們愛好猜謎有關。

    在派對裡、在團體旅行與遊戲的時候,我們常常提出些有趣的小問題來考問朋友,如: “盤裡有二十個蘋果,分給二十個人,一個人一個,結果盤裡還有一個蘋果,怎麼辦?”“因為第二十個人連盤一起拿去了。

    ”(注:結合前後句研究了半天都沒弄懂,再結合下面的問題,才發現隻要把“怎麼辦”換成“怎麼回事”就明白了。

    不知是電子版本本身的錯誤還是金先生行文時就是如此。

    而且,這也不能算是猜謎,而是簡單的腦筋急轉彎的題) “兩個人進來,一大一小,旁人問小的:這是你爸爸麼?小的說是。

    又問大的:這是你兒子麼?大的說不是。

    為什麼?”“因為這是他的女兒。

    ” 我國的謎語千變萬化,在農村中流行的有許多閃爍着很燦爛的智慧的光芒。

    有一種體裁是“流水謎”,猜了一個又一個,有些是押韻的對唱,形式很是活潑新鮮。

    我曾學習這種民歌式的體裁,替影片《小鴿子姑娘》寫了一個“猜謎歌”,在一連串出題、猜謎、反出題的進程中,同時透露内心的愛情。

    這次為勞校的義演中,長城歌詠團曾練了想表演,後來因為時間局促,練習時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