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模式之二:感天動地式
關燈
小
中
大
楊過當成自己的男人。
但是楊過不知道,他一直不知情,他一直覺得是因為你對我好,所以我情願為你而死,這是一種報恩的心理。
他對小龍女是忠貞不貳的,但是這種忠貞不貳到底是感情上的忠貞不貳,還是道義上的忠貞不貳?這是比較複雜的。
最後,小龍女是願意回到古墓中去的,因為她不喜歡外面的世界。
可是後來楊過成了一代大俠,社會上東遊西走之後,幹了那麼多轟轟烈烈的事業,我們可以看到楊過性格是很活潑的一個人,他不喜歡外面的世界嗎?小說中後來有很多女孩子都喜歡過楊過,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所以楊過最後他仍然對小龍女忠貞不貳,這裡面是有很多道義因素的。
所以說這個愛情不是說非得寫那種浪漫的、純情的,這個純情是有不純情的根基的。
最後是小龍女對他的一往情深打動了楊過。
小龍女對他是設身處地,處處為他着想,甚至為他跳下了懸崖。
她怕楊過殉情也跳下來,所以騙他一下,說你等我十六年,正是這漫長的十六年,使楊過成熟了,成了一個真正的成熟的男人,懂得了愛情,他終于明白小龍女對自己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這個感情不是姑姑的感情師傅的感情,不是。
在小說第二十八回洞房花燭中有這樣一段: 楊過見她命在須臾,實是傷痛難禁,蓦地想起,"那日她在這終南山上,曾問我願不願要她做妻子,那時我愕然不答,以緻日後生出這許多災難痛苦,眼前為時不多,務須讓她明白我的心意。
"大聲說道:"什麼師徒名分,什麼名節清白,咱們通通當是放屁!通通滾他媽的蛋!死也罷,活也罷,咱倆誰也沒命苦,誰也不能孤苦伶仃。
從今而後,你不是我師父,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小龍女滿心歡悅,望着他臉,低聲道:"這是你的真心話嗎?是不是為了讓我歡喜,故意說些好聽言語?"楊過道:"自然是真心。
我斷了手臂,你更加憐惜我;你遇到什麼災難,我也是更加憐惜你。
"小龍女低低地道:"是啊,世上除了你我兩人自己,原也沒旁人憐惜。
"我們知道什麼"你愛我"、"我愛你"這樣的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從西方販運來的,我們中國人是不說這些肉麻的東西的,什麼是"你愛我"、"我愛你"?"憐惜","憐惜"是一個多麼好的詞!我們中國人講憐惜,講恩愛,我們不說我愛你,在古代愛甚至可能不是一個褒義詞。
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不是那種一見鐘情、羅曼蒂克式的愛情,而是經過種種考驗,自然形成的。
好像一篇學術論文,經過反複考證、确鑿不疑之後,排除了種種偶然性,才堅定下來的愛情,所以它的感人是實實在在的感人。
最後楊過十六年之後,發現自己被騙了,他知道小龍女再也不回來了,他知道小龍女跳下懸崖殉情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他雖然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了,但是他仍然要跳下去,他追随小龍女而去。
但是就在他跳下去的時候,發現小龍女竟然沒有死,小龍女就一個人,還像在古墓裡一樣,這些年就一個人生活在下面,就生活在那裡。
他下去之後看見那放着幾件衣衫,正是小龍女為他做的。
他自進室中,撫摸床幾,眼淚撲簌簌地滾下衣衫......忽覺得一隻柔軟的手掌輕撫着他頭發,柔聲問道:"過兒,什麼事不痛快了?"楊過霍地回身,正是十六年來他日思夜想、魂牽夢萦的小龍女。
我看這兩個人恰恰因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她跳下去,他也才會跳下去,小龍女也是因為是至情至性之人,才會在下面非常淡泊地度過了這麼多年的歲月,他們也才能在十六年之後又一次相會。
這個情節是很奇異的,但它又是合乎這兩個人的性格的,它是合情合理的。
經過了這麼多磨難之後,他們的相會,他們這裡找到了人生最大的、最快樂的價值,種種曲折歸于平淡,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在最後,他們為國為民幫助郭靖守了襄陽之後,就告别群雄,攜手歸隐。
所以說小龍女跟楊過的愛情,是《神雕俠侶》這部書最值得議論之處,這部書是武俠作品,但是武俠部分可以改變,武俠部分都可以去掉,就講他們兩個愛情。
他們兩個人不是武俠人物,是普通的工作者,都可以的。
楊過在電視台工作,小龍女在報社工作,一樣,一樣感人,所以說這個愛情才是這個《神雕俠侶》真正的主題。
但是楊過不知道,他一直不知情,他一直覺得是因為你對我好,所以我情願為你而死,這是一種報恩的心理。
他對小龍女是忠貞不貳的,但是這種忠貞不貳到底是感情上的忠貞不貳,還是道義上的忠貞不貳?這是比較複雜的。
最後,小龍女是願意回到古墓中去的,因為她不喜歡外面的世界。
可是後來楊過成了一代大俠,社會上東遊西走之後,幹了那麼多轟轟烈烈的事業,我們可以看到楊過性格是很活潑的一個人,他不喜歡外面的世界嗎?小說中後來有很多女孩子都喜歡過楊過,程英、陸無雙、公孫綠萼,所以楊過最後他仍然對小龍女忠貞不貳,這裡面是有很多道義因素的。
所以說這個愛情不是說非得寫那種浪漫的、純情的,這個純情是有不純情的根基的。
最後是小龍女對他的一往情深打動了楊過。
小龍女對他是設身處地,處處為他着想,甚至為他跳下了懸崖。
她怕楊過殉情也跳下來,所以騙他一下,說你等我十六年,正是這漫長的十六年,使楊過成熟了,成了一個真正的成熟的男人,懂得了愛情,他終于明白小龍女對自己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這個感情不是姑姑的感情師傅的感情,不是。
在小說第二十八回洞房花燭中有這樣一段: 楊過見她命在須臾,實是傷痛難禁,蓦地想起,"那日她在這終南山上,曾問我願不願要她做妻子,那時我愕然不答,以緻日後生出這許多災難痛苦,眼前為時不多,務須讓她明白我的心意。
"大聲說道:"什麼師徒名分,什麼名節清白,咱們通通當是放屁!通通滾他媽的蛋!死也罷,活也罷,咱倆誰也沒命苦,誰也不能孤苦伶仃。
從今而後,你不是我師父,不是我姑姑,是我妻子!"小龍女滿心歡悅,望着他臉,低聲道:"這是你的真心話嗎?是不是為了讓我歡喜,故意說些好聽言語?"楊過道:"自然是真心。
我斷了手臂,你更加憐惜我;你遇到什麼災難,我也是更加憐惜你。
"小龍女低低地道:"是啊,世上除了你我兩人自己,原也沒旁人憐惜。
"我們知道什麼"你愛我"、"我愛你"這樣的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從西方販運來的,我們中國人是不說這些肉麻的東西的,什麼是"你愛我"、"我愛你"?"憐惜","憐惜"是一個多麼好的詞!我們中國人講憐惜,講恩愛,我們不說我愛你,在古代愛甚至可能不是一個褒義詞。
他們兩個人的愛情不是那種一見鐘情、羅曼蒂克式的愛情,而是經過種種考驗,自然形成的。
好像一篇學術論文,經過反複考證、确鑿不疑之後,排除了種種偶然性,才堅定下來的愛情,所以它的感人是實實在在的感人。
最後楊過十六年之後,發現自己被騙了,他知道小龍女再也不回來了,他知道小龍女跳下懸崖殉情的時候,到了這個時候,他雖然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了,但是他仍然要跳下去,他追随小龍女而去。
但是就在他跳下去的時候,發現小龍女竟然沒有死,小龍女就一個人,還像在古墓裡一樣,這些年就一個人生活在下面,就生活在那裡。
他下去之後看見那放着幾件衣衫,正是小龍女為他做的。
他自進室中,撫摸床幾,眼淚撲簌簌地滾下衣衫......忽覺得一隻柔軟的手掌輕撫着他頭發,柔聲問道:"過兒,什麼事不痛快了?"楊過霍地回身,正是十六年來他日思夜想、魂牽夢萦的小龍女。
我看這兩個人恰恰因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所以她跳下去,他也才會跳下去,小龍女也是因為是至情至性之人,才會在下面非常淡泊地度過了這麼多年的歲月,他們也才能在十六年之後又一次相會。
這個情節是很奇異的,但它又是合乎這兩個人的性格的,它是合情合理的。
經過了這麼多磨難之後,他們的相會,他們這裡找到了人生最大的、最快樂的價值,種種曲折歸于平淡,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
所以在最後,他們為國為民幫助郭靖守了襄陽之後,就告别群雄,攜手歸隐。
所以說小龍女跟楊過的愛情,是《神雕俠侶》這部書最值得議論之處,這部書是武俠作品,但是武俠部分可以改變,武俠部分都可以去掉,就講他們兩個愛情。
他們兩個人不是武俠人物,是普通的工作者,都可以的。
楊過在電視台工作,小龍女在報社工作,一樣,一樣感人,所以說這個愛情才是這個《神雕俠侶》真正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