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生死茫茫
關燈
小
中
大
那日郭襄見金輪法王猛下毒手,打死了長須鬼和大頭鬼二人,心中傷痛,自知難脫他的魔掌,昂首說道:“你快打死我啊,還等甚麼?”金輪法王笑道:“要打死你這娃娃還不容易?今天殺了兩個人,已經夠了。
過幾天揀個好日子,再拿你開刀,快乖乖跟我走罷。
”郭襄心想這時與他相抗,徒然自取其辱,隻有且跟他去,俟機再謀脫身,于是向他扁扁嘴,做個鬼臉,伸伸舌頭,上馬緩緩而行。
法王心中大樂,暗想:“皇上與四大王千方百計要取郭靖性命,始終未能如願。
今日擒獲了郭靖的愛女,以此挾制,不怕他不俯首聽命。
比之一劍将他刺死猶勝一籌。
便算郭靖當真倔強不服,我們在城下慢慢折磨這個姑娘,教他心痛如割,神不守舍,那時大軍一鼓攻城,焉能不勝?” 行到天色晚了,胡亂在道旁找一家人家歇宿。
屋中住戶早已逃光,空空蕩蕩,唯餘四壁。
法王取出幹糧,分些與郭襄吃了,命她在廂房安睡,自己盤膝坐在堂上用功。
郭襄翻來覆去,怎睡得着?挨到半夜,悄悄到堂前張望,隻見法王靠在牆壁上,鼻息沉酣,已然睡去。
郭襄大喜,悄悄越窗而出,将包袱布撕成四塊,縛在馬腳之上,然後牽了馬缰,放輕腳步,一步步走去,直到離屋約莫半裡,回頭不見法王追來,這才上馬疾馳。
她想法王醒來發覺自己逃走,料定必回襄陽,自會向南方追去,我偏朝西北奔跑。
一口氣馳了小半個時辰,坐騎腳力不濟,這才按辔緩行,一路上時時回頭而望,始終不見法王追到,到天色大明時,算來已馳出五六十裡,心中大為寬慰。
這時已走上了一條山邊小徑,漸漸上嶺,越走越高,轉過一個山拗,忽聽得,前面鼾聲如雷,一人撐開手足,橫卧當路。
一看之下,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險些兒從馬背上摔将下來,原來當道而卧那人光頭黃袍,正是金輪法王,也不知他如何竟搶在前面。
郭襄撥轉馬頭,疾下山坡,回首望時,見法王兀自高卧,并不起身追趕。
這一次她不再循路而行,向着東南方落荒而逃。
奔了一頓飯時分,隻見前面大樹上一人雙足鈎住樹幹,倒吊着身子,向她嘻嘻直笑,卻不是法王是誰?郭襄不驚反怒,喝道:“你要攔阻,好好攔阻便了,如何這般不三不四,戲耍姑娘?”縱馬向前急沖,奔到近處,提起馬鞭,刷的一鞭向他臉上擊去。
隻見他更不閃避,馬鞭揮去,鞭梢擊在臉上,卻沒聽到絲毫聲響,便在此時,她坐騎已疾馳而過。
郭襄右手一拉,要将馬鞭帶轉,突覺一股大力傳上右臂,身不由主的離了馬鞍,飛上半空。
原來法王見馬鞭擊到,張嘴咬住了鞭梢,身子倒挂在樹幹之上,便如打秋千般一蕩,竟将郭襄拉了起來。
郭襄身在空中,卻不慌亂,見法王彎腰縮身,又要将自己蕩回,當即撤手松鞭,趁勢直堕,摔将下來。
法王倒是一驚,生怕她摔跌受傷,忙仰身伸手來接,叫道:“小心了!”郭襄大叫:“啊喲!”跌到離法王雙手半尺之處,突然雙掌齊出,砰砰兩聲,擊在他的胸口。
這一下變招奇速,饒是法王武功高強,人又機智,竟然沒能避開,隻見他手腳亂舞,掉在地下,直挺挺的一動也不動了。
郭襄沒料到竟然一擊成功,不由得喜出望外,拾起地下一塊大石,便要往他光頭上砸落,但她一生從未殺過人,雖深恨此人害了自己兩個朋友,待要下手,終究有所不忍,呆了一呆,放下大石,伸手點了他頸中“天鼎穴”、背上“身柱穴”、胸口“神封穴”、臂上“清冷淵”、腿上“風市穴”,一口氣手不停點,竟點了他身上一十三處大穴,但兀自不放心,又捧過四塊幾十斤的巨岩,壓在他的身上,說道:“惡人啊惡人,姑娘今日不殺你,你以後可要知道好歹,不能再害人了罷!”說着上了馬背。
金輪法王雙目骨溜溜的望着她,笑道:“小姑娘心倒好,老和尚很歡喜你啊!”隻見四塊巨岩突然之間從他身上彈了起來,砰嘭、砰嘭幾聲,都摔了開去,他跟着一躍而起,也不知如何,身上被點的一十三處大穴一時盡解。
郭襄隻驚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原來法王雖中了她的雙掌,但這兩掌如何能震他下樹?又如何能傷得他不能動彈?他卻假裝受傷,要瞧瞧郭襄如何動手,待見她收石不砸,暗想:“這個小妮子聰明伶俐,心地又好,有我二徒之長,卻無二徒之短。
”不由得起了要收她為徒之心。
他生平收了三個弟子,大弟子文武全才,資質極佳,法王本欲傳以衣缽,可是不幸早亡;二弟子達爾巴誠樸謹厚,徒具神力,不能領會高深秘奧的内功;三弟子霍都王子則是個天性涼薄之人,危難中叛師而别,無情無義。
法王自思年事已高,空具一身神技,卻苦無傳人,百年之後,這絕世武功豈非就此湮沒無聞?每當念及,常緻郁郁。
這時見郭襄資質之佳,可說生平罕見,雖說是敵人之女,但她年紀尚幼,何難改變,心想隻要傳以絕技,時日一久,她自會漸漸淡忘昔日之事。
何況自己與她父母隻是兩國相争,這才敵對,又不是有甚麼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怨。
武林中人,對收徒傳法之事瞧得極重,出家人沒有子女,一身本事全靠弟子傳宗接代,衣缽的授受更是頭等大事,法王既動此念,便将攻打襄陽、脅迫郭靖的念頭放到了腦後。
郭襄見他眼珠轉動,沉吟不語,當即躍下馬來,說道:“老和尚的本領真是不小,就可惜不做好事。
”法王笑道:”你既羨慕我的本領,隻須拜我為師,我便将這一身功夫,傾囊傳你。
”郭襄啐道:“呸!我學了和尚的功夫有甚麼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法王笑道:“難道學我的功夫,便須做尼姑不成?你點我的穴道,我能自解;你用大石壓在我身上,石頭自己會跳起來;你騎了馬奔跑,我能搶在你前面睡覺,這些功夫難道不好玩麼?” 郭襄心想這些功夫當真好玩,但這老和尚是惡人,怎能拜他為師,再者自己急于要找楊過,沒功夫跟他瞎纏,搖頭說道:“你本領再高,我也不能拜惡人為師。
” 法王道:”你怎知我是惡人?”郭襄道:“你一出手便打死了長須鬼和大頭鬼兩個,他們跟你無怨無仇,如何便下這毒手?”法王笑道:“我是幫你找坐騎啊,是他兩個先動手的,你沒瞧見嗎?倘若我本領差些,早就先給他們打死了。
做和尚的慈悲為懷,若不是迫不得已,決不傷害人命。
” 郭襄哼了一聲,不信他的話,說道:“你到底要怎樣?倘若你真是好人,怎地又不讓我走?”法王道:“我怎不讓你走了?你騎馬趕路,要東便東,要西便西,我隻是在路上睡覺,伸手攔阻過你沒有?”郭襄道:“既是如此,你讓我找楊大哥去,别跟我啰唆。
” 法王搖頭道:“那可不成,你須得拜我為師,跟我學二十年武藝,那時候你要找誰,便去找誰。
”郭襄惱道:“你這和尚好不講理,我不愛拜師,你勉強我幹麼?”法王說道:“你這小娃兒才不講理,像我這樣的明師,普天之下卻哪裡找去?旁人便是向我磕三百個響頭,苦苦哀求十年八年,我也不能收他為徒。
今日你得遇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居然自不惜福,豈非奇了?” 郭襄伸手指括臉,說道:“好羞,”好羞!你是甚麼明師了?你不過勝得我一個十多歲的女娃子、那有甚麼稀奇?你勝得過我爹爹媽媽麼?勝得過我外公黃老島主麼?别說這些人,單就我大哥哥楊過,你就打他不赢。
”法王沖口而出:“誰說的?誰說我打不赢楊過這小子?” 郭襄道:“天下的英雄好漢,誰都這般說。
前幾日襄陽城中英雄大宴,個個都說世上便有三個金輪法王一齊動手,加起來三頭六臂,也打不過一位獨臂的神雕大俠楊過!” 她這番話其實乃是随口編造,隻不過意欲氣氣法王,别說英雄大宴中商議的是如何守襄陽、抗蒙古,就真有人論到法王和楊過武功優劣,郭襄未曾與會,也不會聽到。
豈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正好刺中了法王的痛處。
他十餘年前果曾數度敗在楊過手下,隻道天下英雄确是以此作為話柄,熬不住滿腔怒火如焚,喝道:“楊過這小子若是在此,教他嘗嘗我‘龍象般若功’的厲害,要他吃飽了苦頭,才知當世究竟是他楊過了得,還是我金輪法王高明。
” 郭襄心念一動,道:“你明知我大哥哥不在這兒,自可胡吹大氣。
你有膽子去找他較量一下麼?你的‘蛇豬不若功’……”法王搶着道:“是龍象般若功!”郭襄道:“你勝得過他,才是龍象,如果不堪一擊,終究連小蛇臭豬也不若了!你苦勝得過他,我自會求着來拜你為師。
隻是料得你也不敢前去找他,因此說了也是枉然。
我瞧啊,隻要你一見楊過的影子,吓得連逃走也來不及啦。
” 法王豈不知郭襄在使激将之計,但他一生自視極高,偏生曾敗于楊過手下,此番将“龍象般若功”練到了第十層,原是要找楊過一報昔年大敗之辱,大聲道:“我說知道楊過在甚麼地方,那是騙你的,就可惜不知這小子躲到了何處,否則我不找上門去,打得他磕頭求饒才怪。
” 郭襄哈哈大笑,拍手唱道:“和尚和尚愛吹牛,自誇天下無敵手,望見楊過東邊來,腳底加油朝西走。
”法王呸了一聲,怒目而視。
郭襄道:“我雖不知楊過此時身在何方,但再過一個多月,他定要到一個處所,我卻知道。
”法王說道:“到甚麼地方?”郭襄道:“跟你說了有甚麼用?你又不敢去見他,徒然吓得你魂不附體。
”法王咬得牙齒格格作響,喝道:“你說,你說!”郭襄道:“他要到絕情谷去,要在斷腸崖前和他妻子小龍女相會。
一個楊過已叫你心驚肉跳,再加上一個小龍女,嘿嘿,老和尚啊,你又何苦到斷腸崖去送死?就算他們夫妻重會,不想殺人,你大敗虧輸之後,也難免傷心斷腸了。
” 十餘年來,金輪法王苦練“龍象般若功”之時,心中便以楊過與小龍女聯手齊上的“玉女素心劍法”為敵手,倘若他無把握能以一敵二,勝得這夫婦二人,此番也不敢貿然便重來中原,這時聽郭襄如此說,更是觸動了他心頭之忌,怒極反笑,說道:“咱們這便上絕情谷去!待我打敗了楊過和小龍女二人,那時卻又如何?”郭襄道:“假如你真有這等高強的武功,我還不趕着拜你為師麼?那才是求之不得呢。
隻可惜那絕情谷地處幽僻,不易找到它的所在。
”法王笑道:“恰好我便去過,那倒不用發愁。
既然現下為時尚早,你且跟我到蒙古營中,待我料理了幾件事,再同到絕情谷去便了。
” 郭襄見他肯到絕情谷去找楊過比武,心懷大寬,暗道:“我隻愁你不肯去,既給我說動了,還怕甚麼?你這惡和尚這會兒狠天狠地,待你見了大哥哥,那時才有得你受的了。
”當下便随他赴蒙古軍中。
法王一意要郭襄承受自己衣缽,心想隻有收服她的心,日後方能成為本門高弟,因此一路上待她極是慈和。
武林中明師固是難求,但良材美質的弟子也同樣的不易遇到,徒須擇師。
師亦擇徒。
法王與郭襄一路上談談說說,覺她聰明過人,悟性特
過幾天揀個好日子,再拿你開刀,快乖乖跟我走罷。
”郭襄心想這時與他相抗,徒然自取其辱,隻有且跟他去,俟機再謀脫身,于是向他扁扁嘴,做個鬼臉,伸伸舌頭,上馬緩緩而行。
法王心中大樂,暗想:“皇上與四大王千方百計要取郭靖性命,始終未能如願。
今日擒獲了郭靖的愛女,以此挾制,不怕他不俯首聽命。
比之一劍将他刺死猶勝一籌。
便算郭靖當真倔強不服,我們在城下慢慢折磨這個姑娘,教他心痛如割,神不守舍,那時大軍一鼓攻城,焉能不勝?” 行到天色晚了,胡亂在道旁找一家人家歇宿。
屋中住戶早已逃光,空空蕩蕩,唯餘四壁。
法王取出幹糧,分些與郭襄吃了,命她在廂房安睡,自己盤膝坐在堂上用功。
郭襄翻來覆去,怎睡得着?挨到半夜,悄悄到堂前張望,隻見法王靠在牆壁上,鼻息沉酣,已然睡去。
郭襄大喜,悄悄越窗而出,将包袱布撕成四塊,縛在馬腳之上,然後牽了馬缰,放輕腳步,一步步走去,直到離屋約莫半裡,回頭不見法王追來,這才上馬疾馳。
她想法王醒來發覺自己逃走,料定必回襄陽,自會向南方追去,我偏朝西北奔跑。
一口氣馳了小半個時辰,坐騎腳力不濟,這才按辔緩行,一路上時時回頭而望,始終不見法王追到,到天色大明時,算來已馳出五六十裡,心中大為寬慰。
這時已走上了一條山邊小徑,漸漸上嶺,越走越高,轉過一個山拗,忽聽得,前面鼾聲如雷,一人撐開手足,橫卧當路。
一看之下,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險些兒從馬背上摔将下來,原來當道而卧那人光頭黃袍,正是金輪法王,也不知他如何竟搶在前面。
郭襄撥轉馬頭,疾下山坡,回首望時,見法王兀自高卧,并不起身追趕。
這一次她不再循路而行,向着東南方落荒而逃。
奔了一頓飯時分,隻見前面大樹上一人雙足鈎住樹幹,倒吊着身子,向她嘻嘻直笑,卻不是法王是誰?郭襄不驚反怒,喝道:“你要攔阻,好好攔阻便了,如何這般不三不四,戲耍姑娘?”縱馬向前急沖,奔到近處,提起馬鞭,刷的一鞭向他臉上擊去。
隻見他更不閃避,馬鞭揮去,鞭梢擊在臉上,卻沒聽到絲毫聲響,便在此時,她坐騎已疾馳而過。
郭襄右手一拉,要将馬鞭帶轉,突覺一股大力傳上右臂,身不由主的離了馬鞍,飛上半空。
原來法王見馬鞭擊到,張嘴咬住了鞭梢,身子倒挂在樹幹之上,便如打秋千般一蕩,竟将郭襄拉了起來。
郭襄身在空中,卻不慌亂,見法王彎腰縮身,又要将自己蕩回,當即撤手松鞭,趁勢直堕,摔将下來。
法王倒是一驚,生怕她摔跌受傷,忙仰身伸手來接,叫道:“小心了!”郭襄大叫:“啊喲!”跌到離法王雙手半尺之處,突然雙掌齊出,砰砰兩聲,擊在他的胸口。
這一下變招奇速,饒是法王武功高強,人又機智,竟然沒能避開,隻見他手腳亂舞,掉在地下,直挺挺的一動也不動了。
郭襄沒料到竟然一擊成功,不由得喜出望外,拾起地下一塊大石,便要往他光頭上砸落,但她一生從未殺過人,雖深恨此人害了自己兩個朋友,待要下手,終究有所不忍,呆了一呆,放下大石,伸手點了他頸中“天鼎穴”、背上“身柱穴”、胸口“神封穴”、臂上“清冷淵”、腿上“風市穴”,一口氣手不停點,竟點了他身上一十三處大穴,但兀自不放心,又捧過四塊幾十斤的巨岩,壓在他的身上,說道:“惡人啊惡人,姑娘今日不殺你,你以後可要知道好歹,不能再害人了罷!”說着上了馬背。
金輪法王雙目骨溜溜的望着她,笑道:“小姑娘心倒好,老和尚很歡喜你啊!”隻見四塊巨岩突然之間從他身上彈了起來,砰嘭、砰嘭幾聲,都摔了開去,他跟着一躍而起,也不知如何,身上被點的一十三處大穴一時盡解。
郭襄隻驚得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
原來法王雖中了她的雙掌,但這兩掌如何能震他下樹?又如何能傷得他不能動彈?他卻假裝受傷,要瞧瞧郭襄如何動手,待見她收石不砸,暗想:“這個小妮子聰明伶俐,心地又好,有我二徒之長,卻無二徒之短。
”不由得起了要收她為徒之心。
他生平收了三個弟子,大弟子文武全才,資質極佳,法王本欲傳以衣缽,可是不幸早亡;二弟子達爾巴誠樸謹厚,徒具神力,不能領會高深秘奧的内功;三弟子霍都王子則是個天性涼薄之人,危難中叛師而别,無情無義。
法王自思年事已高,空具一身神技,卻苦無傳人,百年之後,這絕世武功豈非就此湮沒無聞?每當念及,常緻郁郁。
這時見郭襄資質之佳,可說生平罕見,雖說是敵人之女,但她年紀尚幼,何難改變,心想隻要傳以絕技,時日一久,她自會漸漸淡忘昔日之事。
何況自己與她父母隻是兩國相争,這才敵對,又不是有甚麼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怨。
武林中人,對收徒傳法之事瞧得極重,出家人沒有子女,一身本事全靠弟子傳宗接代,衣缽的授受更是頭等大事,法王既動此念,便将攻打襄陽、脅迫郭靖的念頭放到了腦後。
郭襄見他眼珠轉動,沉吟不語,當即躍下馬來,說道:“老和尚的本領真是不小,就可惜不做好事。
”法王笑道:”你既羨慕我的本領,隻須拜我為師,我便将這一身功夫,傾囊傳你。
”郭襄啐道:“呸!我學了和尚的功夫有甚麼用?我又不想做尼姑。
”法王笑道:“難道學我的功夫,便須做尼姑不成?你點我的穴道,我能自解;你用大石壓在我身上,石頭自己會跳起來;你騎了馬奔跑,我能搶在你前面睡覺,這些功夫難道不好玩麼?” 郭襄心想這些功夫當真好玩,但這老和尚是惡人,怎能拜他為師,再者自己急于要找楊過,沒功夫跟他瞎纏,搖頭說道:“你本領再高,我也不能拜惡人為師。
” 法王道:”你怎知我是惡人?”郭襄道:“你一出手便打死了長須鬼和大頭鬼兩個,他們跟你無怨無仇,如何便下這毒手?”法王笑道:“我是幫你找坐騎啊,是他兩個先動手的,你沒瞧見嗎?倘若我本領差些,早就先給他們打死了。
做和尚的慈悲為懷,若不是迫不得已,決不傷害人命。
” 郭襄哼了一聲,不信他的話,說道:“你到底要怎樣?倘若你真是好人,怎地又不讓我走?”法王道:“我怎不讓你走了?你騎馬趕路,要東便東,要西便西,我隻是在路上睡覺,伸手攔阻過你沒有?”郭襄道:“既是如此,你讓我找楊大哥去,别跟我啰唆。
” 法王搖頭道:“那可不成,你須得拜我為師,跟我學二十年武藝,那時候你要找誰,便去找誰。
”郭襄惱道:“你這和尚好不講理,我不愛拜師,你勉強我幹麼?”法王說道:“你這小娃兒才不講理,像我這樣的明師,普天之下卻哪裡找去?旁人便是向我磕三百個響頭,苦苦哀求十年八年,我也不能收他為徒。
今日你得遇這千載難逢的良機,居然自不惜福,豈非奇了?” 郭襄伸手指括臉,說道:“好羞,”好羞!你是甚麼明師了?你不過勝得我一個十多歲的女娃子、那有甚麼稀奇?你勝得過我爹爹媽媽麼?勝得過我外公黃老島主麼?别說這些人,單就我大哥哥楊過,你就打他不赢。
”法王沖口而出:“誰說的?誰說我打不赢楊過這小子?” 郭襄道:“天下的英雄好漢,誰都這般說。
前幾日襄陽城中英雄大宴,個個都說世上便有三個金輪法王一齊動手,加起來三頭六臂,也打不過一位獨臂的神雕大俠楊過!” 她這番話其實乃是随口編造,隻不過意欲氣氣法王,别說英雄大宴中商議的是如何守襄陽、抗蒙古,就真有人論到法王和楊過武功優劣,郭襄未曾與會,也不會聽到。
豈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話正好刺中了法王的痛處。
他十餘年前果曾數度敗在楊過手下,隻道天下英雄确是以此作為話柄,熬不住滿腔怒火如焚,喝道:“楊過這小子若是在此,教他嘗嘗我‘龍象般若功’的厲害,要他吃飽了苦頭,才知當世究竟是他楊過了得,還是我金輪法王高明。
” 郭襄心念一動,道:“你明知我大哥哥不在這兒,自可胡吹大氣。
你有膽子去找他較量一下麼?你的‘蛇豬不若功’……”法王搶着道:“是龍象般若功!”郭襄道:“你勝得過他,才是龍象,如果不堪一擊,終究連小蛇臭豬也不若了!你苦勝得過他,我自會求着來拜你為師。
隻是料得你也不敢前去找他,因此說了也是枉然。
我瞧啊,隻要你一見楊過的影子,吓得連逃走也來不及啦。
” 法王豈不知郭襄在使激将之計,但他一生自視極高,偏生曾敗于楊過手下,此番将“龍象般若功”練到了第十層,原是要找楊過一報昔年大敗之辱,大聲道:“我說知道楊過在甚麼地方,那是騙你的,就可惜不知這小子躲到了何處,否則我不找上門去,打得他磕頭求饒才怪。
” 郭襄哈哈大笑,拍手唱道:“和尚和尚愛吹牛,自誇天下無敵手,望見楊過東邊來,腳底加油朝西走。
”法王呸了一聲,怒目而視。
郭襄道:“我雖不知楊過此時身在何方,但再過一個多月,他定要到一個處所,我卻知道。
”法王說道:“到甚麼地方?”郭襄道:“跟你說了有甚麼用?你又不敢去見他,徒然吓得你魂不附體。
”法王咬得牙齒格格作響,喝道:“你說,你說!”郭襄道:“他要到絕情谷去,要在斷腸崖前和他妻子小龍女相會。
一個楊過已叫你心驚肉跳,再加上一個小龍女,嘿嘿,老和尚啊,你又何苦到斷腸崖去送死?就算他們夫妻重會,不想殺人,你大敗虧輸之後,也難免傷心斷腸了。
” 十餘年來,金輪法王苦練“龍象般若功”之時,心中便以楊過與小龍女聯手齊上的“玉女素心劍法”為敵手,倘若他無把握能以一敵二,勝得這夫婦二人,此番也不敢貿然便重來中原,這時聽郭襄如此說,更是觸動了他心頭之忌,怒極反笑,說道:“咱們這便上絕情谷去!待我打敗了楊過和小龍女二人,那時卻又如何?”郭襄道:“假如你真有這等高強的武功,我還不趕着拜你為師麼?那才是求之不得呢。
隻可惜那絕情谷地處幽僻,不易找到它的所在。
”法王笑道:“恰好我便去過,那倒不用發愁。
既然現下為時尚早,你且跟我到蒙古營中,待我料理了幾件事,再同到絕情谷去便了。
” 郭襄見他肯到絕情谷去找楊過比武,心懷大寬,暗道:“我隻愁你不肯去,既給我說動了,還怕甚麼?你這惡和尚這會兒狠天狠地,待你見了大哥哥,那時才有得你受的了。
”當下便随他赴蒙古軍中。
法王一意要郭襄承受自己衣缽,心想隻有收服她的心,日後方能成為本門高弟,因此一路上待她極是慈和。
武林中明師固是難求,但良材美質的弟子也同樣的不易遇到,徒須擇師。
師亦擇徒。
法王與郭襄一路上談談說說,覺她聰明過人,悟性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