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内憂外患
關燈
小
中
大
的湧到,片刻之間洞口的蛛網盡皆沖爛,十餘隻毒蛛也盡數中刺僵斃。
趙志敬吃過蜜蜂的大苦頭,眼見情勢不妙,忙悄悄溜入樹叢,遠遠避開。
法王卻可惜彩雪蛛難得,這一役莫名其妙的全軍覆沒,還道野蜂有合群之心,同仇敵忾,和毒蛛相鬥,卻不知乃是小龍女召來,兀自尋思如何逼周伯通和小龍女出洞,結果二人性命。
小龍女将小指指甲伸入玉瓶,挑了一點蜂蜜向法王彈去,左手食指向他左邊一點,右邊一點,口中呼嘯吆喝。
幾千隻野蜂轉身出洞,向他沖去。
法王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向前飛竄。
他輕身功夫了得,野蜂飛得雖快,他身法更快,霎時間已竄出十餘丈外。
但見他猶似一溜黑煙,越奔越遠,野蜂追趕不上,便各自散了。
小龍女連連頓足,不住日的叫道:“可惜,可惜!”周伯通道:“可惜甚麼?”小龍女道:“給他逃走啦,沒搶到解藥。
”原來她驅趕蜜蜂分從左右包抄,要将法王圍住,可沒想到這些野蜂乃烏合之衆,東一窩西一窩的聚在一起,決不能和她古墓中養馴的玉蜂相比,要它們一時追刺敵人,倒還可以,至于左右包抄、前後合圍這些精微的陣勢,野蜂便無能為力了。
但周伯通已佩服得五體投地,深覺這玩意兒比他生平所見所玩任何戲耍都強得多,鼓掌大贊,全忘了身上中毒未解。
小龍女見洞口蛛絲已除,竄出洞去,招手道:“出來罷!”周伯通跟着躍出,但身在半空,突然重重跌落,歎道:“不成,不成!力氣使不出來。
” 猛地裡全身打戰,牙齒互擊,格格作響,這一跌之下,引動彩雪蛛的餘毒發作出來,猶似身墜萬丈冰窖,酷寒難當,嘴唇和臉孔漸漸發紫,一叢白胡子連連搖晃。
小龍女驚問:“周伯通,你怎麼啦?”周伯通不住發抖,顫聲道:“你……你快用那針兒紮我……紮我幾下。
”小龍女道:“我的針上有毒啊。
”周伯通道:“便……便是……有毒……有毒的好。
” 小龍女想起适才野蜂與毒蛛的惡戰,心道:“莫非蜂毒正是蛛毒的克星?”從地下擡起一枚玉蜂針,試着在他手臂上刺了一下。
周伯通叫道:“妙啊!快再刺。
”小龍女連刺幾下,聽他不住的叫好,眼見針上毒性已失,于是換過一枚。
一共刺了十餘針,周伯通不再打戰,舒了一口氣,笑道:“以毒攻毒,衆妙之門。
”試着一運氣,卻覺體内餘毒仍未去盡,猛地一拍膝蓋,叫道:“龍姑娘,你針上的蜂毒不夠,而且不大新鮮。
”小龍女笑道:“那我便叫野蜂來叮你,”周伯通道:“多謝之至,快快叫罷!” 小龍女揭開玉瓶,召來一群野蜂,一一叮在周伯通身上。
老頑童笑逐顔開,全身脫得赤條條地,讓野蜂針刺,一面潛運神功,先将蜂毒吸入丹田,再随真氣流遍全身各處大穴。
約莫一頓飯功夫,遍體都是野蜂尾針所刺的小孔,蛛毒盡解,再刺下去便越來越痛,大聲叫道:“夠啦,夠啦!再刺下去便攪出人命來啦!”擡起衣褲穿起。
小龍女微微一笑,将野蜂驅走,見金鈴軟索掉在一旁,順手拾起,問道:“我要上終南山去,你去不去?”周伯通搖搖頭,道:“我另有要緊事情要辦,你一個人去罷!”小龍女道:“啊!是了,你要到襄陽城去相助郭大俠。
” 她一提到“郭大俠”三字,便想到郭芙,跟着想到了楊過,黯然道:“周伯通,你若見到楊過,别提起曾遇見我。
”卻見他口中喃喃自語,但一些聲息也聽不到,臉上神色甚是詭異,不知在搗甚麼鬼。
過了半晌,周伯通突然擡頭問道:“你說甚麼?”小龍女道:“沒甚麼了,咱們再見啦,”周伯通心不在焉,隻是點頭揮手。
小龍女轉身走開,過了一個山坳,忽聽得周伯通大聲吆喝呼嘯,宛似在指揮蜜蜂。
小龍女好生奇怪,悄悄又走了回來,躲在一株樹後張望,隻見周伯通手中拿着玉瓶,正在指手劃腳的呼叫。
她伸手懷中一探,玉瓶果已不翼而飛,不知如何給他偷了去,但他吆喝的聲音,似是而非,雖有幾隻野蜂聞到蜜香趕來,卻全不理睬他的指揮,隻是繞着玉瓶嗡嗡打轉。
小龍女忍不住噗哧一笑,從樹後探身出來,叫道:“我來教你罷!”周伯通見把戲拆穿,賊贓給事主當場拿住,隻羞得滿臉通紅,白須一揮,鬥地竄出數丈,急奔下山,飛也似的逃走了。
小龍女哈哈大笑,心想這怪老頭兒當真有趣得緊。
她笑了數聲,空山隐隐,傳來幾響回聲,蓦地裡隻覺寂寞凄涼,難以自遣,忍不住流下兩行清淚。
這一晚和金輪法王鬥智鬥力,有老頑童陪着胡鬧,倒也熱鬧了半天,此刻敵人走了,朋友也走了,全世界便似孤零零的隻剩下了她一個人。
她一路跟随尹志平和趙志敬,隻覺這兩人可惡之極,雖将之碎屍萬段,也難解心頭之恨。
她隻消一出手,便能将兩人殺了,但總覺得殺了他們那又如何?在大榆樹下呆了半晌,自言自語:“我還是找他們去!”走下山來,跨上放在山下吃草的花驢。
上得大路行了一程,忽見前面煙塵沖天,旌旗招展,蹄聲雷震,大隊軍馬向南開拔,顯是蒙古大軍又去攻打襄陽,小龍女心中躊躇:“這千軍萬馬之中卻如何去尋那兩個道士?”忽見三乘馬從山坡旁掠過,馬上乘者黃衫星冠,正是三個道人。
小龍女心道,“怎地多了一個?”遙遙望去,最後一人正是尹志平,趙志敬和另一個年輕道士并騎在前。
小龍女一提缰繩,縱驢跟了下去。
尹志平和趙志敬聽得蹄聲,回頭一望,又見到小龍女,都不禁臉上變色。
那年輕道人問道:“趙師兄,這女子是誰?”趙志敬道:”那是咱們教中的大敵,你别出聲。
”那道人吓了一跳,顫聲道:“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趙志敬道:“不是,是她的師妹。
”那年輕道人名叫祁志誠,也是丘處機的弟子。
他隻知李莫愁曾多次與師伯、師父、師叔們相鬥,全真諸子曾在她手下吃過不少虧,來者既是李莫愁的師妹,自然也非善類。
趙志敬舉鞭狂抽馬臀,一陣急奔,尹祁二人也縱馬快跑,片刻間已将小龍女遠抛在後。
但小龍女那花驢後勁極長,腳步并不加快,隻是不疾不徐的小跑。
三匹馬奔出四五裡,氣喘籲籲,漸漸慢了下來,花驢又逐步趕上。
趙志敬舉鞭擊馬,但坐騎沒了力氣,不論他如何抽打,隻奔出數十丈,便又自急奔而小跑,自小跑而緩步。
祁志誠道:“趙師兄,我和你回頭阻擋敵人,讓尹師兄脫身。
”趙志敬鐵青着臉道:“話倒說得容易,你不要命了嗎?”祁志誠道:“尹師兄身負掌教重任,咱們好歹也得護他平安。
”原來他此番是奉師父丘處機之命前來,召尹志平回重陽宮接任掌教之位。
趙志敬哼了一聲,不加理睬,心想:“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憑你這點兒微未道行就想擋住她?”祁志誠見他臉色不善,不敢多說,勒住馬缰,待尹志平上前,低聲道:“尹師兄,你千金之軀,非同小可,還是你先走一步。
”尹志平搖頭道:“由得他去!” 祁志誠見他鎮靜如恒,好生佩服,暗道:”怪不得師父要他接任掌教,單是這份氣度,第三代弟子中就無人能及。
”他卻不知尹志平此時心情特異,小龍女要殺便伸頸就戮,早已全無抗拒之念。
趙志敬見二人不急,究也不便獨自逃竄,好在見小龍女一時也無動手之意,于是走一段路便回頭望一眼,心中大是惴惴不安。
四人三前一後,默默無言的向北而行,這時蒙古大軍南沖之聲已漸漸隐沒,偶爾随鳳飄來一些金鼓号角之聲,但風勢一轉,随即消失。
百姓躲避敵軍,大道附近别說十室九空,簡直是雞大不留,絕無人迹,那日尹志平與趙志敬荒不擇路的逃到了偏僻之處,還可找到一家小小飯店,這時一路行來,連完好的空屋也尋不着一所。
當晚尹志平等三人便在一所門窗全無的破屋中歇宿。
趙志敬和祁志誠偷偷向外張望,隻見小龍女在兩株大樹間懸了一根繩子;橫卧在繩上。
祁志誠見她如此功夫,暗暗心驚,隻有尹志平坦然高卧,理也不理。
這一晚趙志敬忽起忽卧,哪敢合眼而睡?隻待樹上稍有聲息,便要破門逃去。
次晨四人又行。
趙志敬連晚未睡,加之受驚過甚,騎在馬上迷迷糊糊的打磕睡。
祁志誠和尹志平并騎而行,落後了七八丈,祁志誠忍不住說道:“尹師兄,你和趙師兄的武功,每年大較小較,我都見識過的,兩位可說各有所長,難分高下。
但說到胸中器量,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尹志平苦笑了一下,問道:“師父和各位師伯叔這次閉關,你可知要有多少時日?”祁志誠道:“師父說快則三月,慢則一年,因此要急召尹師兄去接任掌教。
”尹志平呆呆出神,自言自語:“他老人家功夫到了這等田地,不知還須修持甚麼?”祁志誠低聲道:“聽說五位真人要潛心鑽研,設法破解吉墓派的武功,”尹志平“哦”了一聲,忍不住回頭向小龍女望了一眼。
原來那日大勝關英雄大會,小龍女與楊過出手氣走金輪法王師徒,武功精絕,郝大通、孫不二和尹趙二道部親眼得見。
何況楊過在郭靖書房之中,手不動、足不擡,便制得趙志敬狼狽不堪,後來小龍女隻一招之間,便将趙志敬震得重傷。
他二人使何手法,孫不二雖在近旁,竟然便看不明白,倒似全真派的武功在古墓派手下全然不堪一擊,思之實足心驚。
後來又聽說小龍女和楊過雙劍合壁,将金輪法王殺得大敗虧輸,全真派上下更是大為震動。
全真諸子想起郝大通失手傷了孫婆婆的性命,李莫愁、小龍女、楊過等人總有一日會來終南山尋仇。
對付李莫愁一人己是大為棘手,何況再加上楊龍兩個厲害腳色?李莫愁和小龍女互有嫌隙之事,他們卻不知曉。
全真七子之中,譚處端早死,此時馬钰也己謝世,隻剩下了五人。
劉處玄任了半年掌教,交由丘處機接任。
五子均已年高,精力就衰,想起第三、四代弟子之中并無傑出的人才,古墓派上山尋仇之時,倘若全真五子尚在人間,還可抵擋得一陣,但如小龍女等十年後再來,那時号稱天下武學正宗的全真派非一敗塗地不可。
因此五人決定閉關靜修,要鑽研一門厲害武功出來和古墓派相抗,是以趕召尹志平回山接任掌教。
尹志平等朝行晚宿,一路向西北而行。
小龍女總是相隔裡許,不即不離的在後相随。
這日到了陝西境内,祁志誠向尹志平道:“尹師兄,咱們是回重陽官去。
難道這龍姑娘孤身一人,竟也敢涉險追來麼?” 尹志平“嗯”了一聲,實在猜不透她的用意。
這一路之上,日日夜夜,隻是反來複去的尋思:“她要向五位真人揭發我的惡行麼? 要仗劍大殺全真教,以出心中惡氣麼?或許,她隻不過要回到古墓故居,正好和我同路?又難道……又難道……她憐我一片癡心,終究對我有了情意?”想到最後一節,總不由得面紅耳赤,暗自慚愧,這自是癡心妄想,比之長生遇仙,尤為渺茫,反正此時生死榮辱全已置之度外,恐懼之心倒也淡了。
又過數日,已到了終南山腳下,祁志誠取出一枝響箭,使手勁甩出,嗚的一聲響,沖天而起。
過不多時,四名黃冠道人從山上急奔而下,向尹志平躬身行禮,說道:“清和真人,您回來啦,大家等候多時了。
”尹志平道号“清和”,但除了他的親傳弟子之外,向來無人如此稱呼。
這四名道人都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和他一直師兄弟相稱,其中一人年紀比他還大得多。
這四人突然改口,尹志平極感過意不去,忙下馬還禮,謙道:“四位師兄如此相稱,小弟何以克當。
”那年紀最長的道人是馬任的弟子,說道:“五位師叔法旨,隻待清和真人一到,即便接任掌教,至于交接大禮,要等丘師叔開關之後再行。
” 尹志平道:“師父和四位師伯叔已經閉關了麼?”那道人道:“已閉了二十多天。
” 說話之間,隻聽山上樂聲響亮,十六名道士吹笙擊罄,排列在道旁迎接,另有十六名道士拿着木劍、鐵缽等法器,見尹志平來到.一齊躬身行禮,前後護擁,向山上而去,竟把趙志敬冷落在後。
趙志敬又是氣惱,又是羨妒,但内心卻又不禁暗暗得意:“待掌教之位落入我的手中,再瞧你們的嘴臉卻又如何?” 傍晚時分,一行人已到了重陽宮外。
宮中五百多名道人從大殿直排到山門外十餘丈處,隻聽得銅鐘镗镗,皮鼓隆隆,數百名道士躬身肅候。
見到這般隆重端嚴的情景,尹志平本來委靡頹唐,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在十六名大弟子左右擁衛下,先到三情殿叩拜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再到後殿叩拜創教袒師王重陽的遺像,又到第三殿全真七子集議之所,向七張空椅叩拜,然後回到正殿三清殿。
丘處機的第二弟子李志常取出掌教真人法旨宣讀,命尹志平接任掌教,尹志平下拜聽訓,感愧交集,瞥眼見趙志敬站在一旁,臉上似笑非笑的滿是譏嘲之色,心中蓦地大震。
尹志平聽訓已畢,站起身來,待要向群道謙遜幾句,忽見外面一名道士進來,朗聲說道:“啟禀掌教真人,有客到。
”尹志平一呆,想不到小龍女竟會這般大模大樣的正式拜會,實不知如何應付才是,事到臨頭,要逃也逃不過,隻得硬着頭皮道:“請罷!” 那道士回身出去,引了兩個人進來。
群道一見,均大感詫異,尹志平更是奇怪。
原來進來的兩個人一個是蒙古官員打扮,另一個卻是在忽必烈營中會見過的潇湘子。
那蒙古貴官朗聲說道:“大汗陛下聖旨到,敕封全真教掌教。
”說着
趙志敬吃過蜜蜂的大苦頭,眼見情勢不妙,忙悄悄溜入樹叢,遠遠避開。
法王卻可惜彩雪蛛難得,這一役莫名其妙的全軍覆沒,還道野蜂有合群之心,同仇敵忾,和毒蛛相鬥,卻不知乃是小龍女召來,兀自尋思如何逼周伯通和小龍女出洞,結果二人性命。
小龍女将小指指甲伸入玉瓶,挑了一點蜂蜜向法王彈去,左手食指向他左邊一點,右邊一點,口中呼嘯吆喝。
幾千隻野蜂轉身出洞,向他沖去。
法王一驚非同小可,急忙向前飛竄。
他輕身功夫了得,野蜂飛得雖快,他身法更快,霎時間已竄出十餘丈外。
但見他猶似一溜黑煙,越奔越遠,野蜂追趕不上,便各自散了。
小龍女連連頓足,不住日的叫道:“可惜,可惜!”周伯通道:“可惜甚麼?”小龍女道:“給他逃走啦,沒搶到解藥。
”原來她驅趕蜜蜂分從左右包抄,要将法王圍住,可沒想到這些野蜂乃烏合之衆,東一窩西一窩的聚在一起,決不能和她古墓中養馴的玉蜂相比,要它們一時追刺敵人,倒還可以,至于左右包抄、前後合圍這些精微的陣勢,野蜂便無能為力了。
但周伯通已佩服得五體投地,深覺這玩意兒比他生平所見所玩任何戲耍都強得多,鼓掌大贊,全忘了身上中毒未解。
小龍女見洞口蛛絲已除,竄出洞去,招手道:“出來罷!”周伯通跟着躍出,但身在半空,突然重重跌落,歎道:“不成,不成!力氣使不出來。
” 猛地裡全身打戰,牙齒互擊,格格作響,這一跌之下,引動彩雪蛛的餘毒發作出來,猶似身墜萬丈冰窖,酷寒難當,嘴唇和臉孔漸漸發紫,一叢白胡子連連搖晃。
小龍女驚問:“周伯通,你怎麼啦?”周伯通不住發抖,顫聲道:“你……你快用那針兒紮我……紮我幾下。
”小龍女道:“我的針上有毒啊。
”周伯通道:“便……便是……有毒……有毒的好。
” 小龍女想起适才野蜂與毒蛛的惡戰,心道:“莫非蜂毒正是蛛毒的克星?”從地下擡起一枚玉蜂針,試着在他手臂上刺了一下。
周伯通叫道:“妙啊!快再刺。
”小龍女連刺幾下,聽他不住的叫好,眼見針上毒性已失,于是換過一枚。
一共刺了十餘針,周伯通不再打戰,舒了一口氣,笑道:“以毒攻毒,衆妙之門。
”試着一運氣,卻覺體内餘毒仍未去盡,猛地一拍膝蓋,叫道:“龍姑娘,你針上的蜂毒不夠,而且不大新鮮。
”小龍女笑道:“那我便叫野蜂來叮你,”周伯通道:“多謝之至,快快叫罷!” 小龍女揭開玉瓶,召來一群野蜂,一一叮在周伯通身上。
老頑童笑逐顔開,全身脫得赤條條地,讓野蜂針刺,一面潛運神功,先将蜂毒吸入丹田,再随真氣流遍全身各處大穴。
約莫一頓飯功夫,遍體都是野蜂尾針所刺的小孔,蛛毒盡解,再刺下去便越來越痛,大聲叫道:“夠啦,夠啦!再刺下去便攪出人命來啦!”擡起衣褲穿起。
小龍女微微一笑,将野蜂驅走,見金鈴軟索掉在一旁,順手拾起,問道:“我要上終南山去,你去不去?”周伯通搖搖頭,道:“我另有要緊事情要辦,你一個人去罷!”小龍女道:“啊!是了,你要到襄陽城去相助郭大俠。
” 她一提到“郭大俠”三字,便想到郭芙,跟着想到了楊過,黯然道:“周伯通,你若見到楊過,别提起曾遇見我。
”卻見他口中喃喃自語,但一些聲息也聽不到,臉上神色甚是詭異,不知在搗甚麼鬼。
過了半晌,周伯通突然擡頭問道:“你說甚麼?”小龍女道:“沒甚麼了,咱們再見啦,”周伯通心不在焉,隻是點頭揮手。
小龍女轉身走開,過了一個山坳,忽聽得周伯通大聲吆喝呼嘯,宛似在指揮蜜蜂。
小龍女好生奇怪,悄悄又走了回來,躲在一株樹後張望,隻見周伯通手中拿着玉瓶,正在指手劃腳的呼叫。
她伸手懷中一探,玉瓶果已不翼而飛,不知如何給他偷了去,但他吆喝的聲音,似是而非,雖有幾隻野蜂聞到蜜香趕來,卻全不理睬他的指揮,隻是繞着玉瓶嗡嗡打轉。
小龍女忍不住噗哧一笑,從樹後探身出來,叫道:“我來教你罷!”周伯通見把戲拆穿,賊贓給事主當場拿住,隻羞得滿臉通紅,白須一揮,鬥地竄出數丈,急奔下山,飛也似的逃走了。
小龍女哈哈大笑,心想這怪老頭兒當真有趣得緊。
她笑了數聲,空山隐隐,傳來幾響回聲,蓦地裡隻覺寂寞凄涼,難以自遣,忍不住流下兩行清淚。
這一晚和金輪法王鬥智鬥力,有老頑童陪着胡鬧,倒也熱鬧了半天,此刻敵人走了,朋友也走了,全世界便似孤零零的隻剩下了她一個人。
她一路跟随尹志平和趙志敬,隻覺這兩人可惡之極,雖将之碎屍萬段,也難解心頭之恨。
她隻消一出手,便能将兩人殺了,但總覺得殺了他們那又如何?在大榆樹下呆了半晌,自言自語:“我還是找他們去!”走下山來,跨上放在山下吃草的花驢。
上得大路行了一程,忽見前面煙塵沖天,旌旗招展,蹄聲雷震,大隊軍馬向南開拔,顯是蒙古大軍又去攻打襄陽,小龍女心中躊躇:“這千軍萬馬之中卻如何去尋那兩個道士?”忽見三乘馬從山坡旁掠過,馬上乘者黃衫星冠,正是三個道人。
小龍女心道,“怎地多了一個?”遙遙望去,最後一人正是尹志平,趙志敬和另一個年輕道士并騎在前。
小龍女一提缰繩,縱驢跟了下去。
尹志平和趙志敬聽得蹄聲,回頭一望,又見到小龍女,都不禁臉上變色。
那年輕道人問道:“趙師兄,這女子是誰?”趙志敬道:”那是咱們教中的大敵,你别出聲。
”那道人吓了一跳,顫聲道:“是赤練仙子李莫愁?”趙志敬道:“不是,是她的師妹。
”那年輕道人名叫祁志誠,也是丘處機的弟子。
他隻知李莫愁曾多次與師伯、師父、師叔們相鬥,全真諸子曾在她手下吃過不少虧,來者既是李莫愁的師妹,自然也非善類。
趙志敬舉鞭狂抽馬臀,一陣急奔,尹祁二人也縱馬快跑,片刻間已将小龍女遠抛在後。
但小龍女那花驢後勁極長,腳步并不加快,隻是不疾不徐的小跑。
三匹馬奔出四五裡,氣喘籲籲,漸漸慢了下來,花驢又逐步趕上。
趙志敬舉鞭擊馬,但坐騎沒了力氣,不論他如何抽打,隻奔出數十丈,便又自急奔而小跑,自小跑而緩步。
祁志誠道:“趙師兄,我和你回頭阻擋敵人,讓尹師兄脫身。
”趙志敬鐵青着臉道:“話倒說得容易,你不要命了嗎?”祁志誠道:“尹師兄身負掌教重任,咱們好歹也得護他平安。
”原來他此番是奉師父丘處機之命前來,召尹志平回重陽宮接任掌教之位。
趙志敬哼了一聲,不加理睬,心想:“也不知天多高,地多厚,憑你這點兒微未道行就想擋住她?”祁志誠見他臉色不善,不敢多說,勒住馬缰,待尹志平上前,低聲道:“尹師兄,你千金之軀,非同小可,還是你先走一步。
”尹志平搖頭道:“由得他去!” 祁志誠見他鎮靜如恒,好生佩服,暗道:”怪不得師父要他接任掌教,單是這份氣度,第三代弟子中就無人能及。
”他卻不知尹志平此時心情特異,小龍女要殺便伸頸就戮,早已全無抗拒之念。
趙志敬見二人不急,究也不便獨自逃竄,好在見小龍女一時也無動手之意,于是走一段路便回頭望一眼,心中大是惴惴不安。
四人三前一後,默默無言的向北而行,這時蒙古大軍南沖之聲已漸漸隐沒,偶爾随鳳飄來一些金鼓号角之聲,但風勢一轉,随即消失。
百姓躲避敵軍,大道附近别說十室九空,簡直是雞大不留,絕無人迹,那日尹志平與趙志敬荒不擇路的逃到了偏僻之處,還可找到一家小小飯店,這時一路行來,連完好的空屋也尋不着一所。
當晚尹志平等三人便在一所門窗全無的破屋中歇宿。
趙志敬和祁志誠偷偷向外張望,隻見小龍女在兩株大樹間懸了一根繩子;橫卧在繩上。
祁志誠見她如此功夫,暗暗心驚,隻有尹志平坦然高卧,理也不理。
這一晚趙志敬忽起忽卧,哪敢合眼而睡?隻待樹上稍有聲息,便要破門逃去。
次晨四人又行。
趙志敬連晚未睡,加之受驚過甚,騎在馬上迷迷糊糊的打磕睡。
祁志誠和尹志平并騎而行,落後了七八丈,祁志誠忍不住說道:“尹師兄,你和趙師兄的武功,每年大較小較,我都見識過的,兩位可說各有所長,難分高下。
但說到胸中器量,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尹志平苦笑了一下,問道:“師父和各位師伯叔這次閉關,你可知要有多少時日?”祁志誠道:“師父說快則三月,慢則一年,因此要急召尹師兄去接任掌教。
”尹志平呆呆出神,自言自語:“他老人家功夫到了這等田地,不知還須修持甚麼?”祁志誠低聲道:“聽說五位真人要潛心鑽研,設法破解吉墓派的武功,”尹志平“哦”了一聲,忍不住回頭向小龍女望了一眼。
原來那日大勝關英雄大會,小龍女與楊過出手氣走金輪法王師徒,武功精絕,郝大通、孫不二和尹趙二道部親眼得見。
何況楊過在郭靖書房之中,手不動、足不擡,便制得趙志敬狼狽不堪,後來小龍女隻一招之間,便将趙志敬震得重傷。
他二人使何手法,孫不二雖在近旁,竟然便看不明白,倒似全真派的武功在古墓派手下全然不堪一擊,思之實足心驚。
後來又聽說小龍女和楊過雙劍合壁,将金輪法王殺得大敗虧輸,全真派上下更是大為震動。
全真諸子想起郝大通失手傷了孫婆婆的性命,李莫愁、小龍女、楊過等人總有一日會來終南山尋仇。
對付李莫愁一人己是大為棘手,何況再加上楊龍兩個厲害腳色?李莫愁和小龍女互有嫌隙之事,他們卻不知曉。
全真七子之中,譚處端早死,此時馬钰也己謝世,隻剩下了五人。
劉處玄任了半年掌教,交由丘處機接任。
五子均已年高,精力就衰,想起第三、四代弟子之中并無傑出的人才,古墓派上山尋仇之時,倘若全真五子尚在人間,還可抵擋得一陣,但如小龍女等十年後再來,那時号稱天下武學正宗的全真派非一敗塗地不可。
因此五人決定閉關靜修,要鑽研一門厲害武功出來和古墓派相抗,是以趕召尹志平回山接任掌教。
尹志平等朝行晚宿,一路向西北而行。
小龍女總是相隔裡許,不即不離的在後相随。
這日到了陝西境内,祁志誠向尹志平道:“尹師兄,咱們是回重陽官去。
難道這龍姑娘孤身一人,竟也敢涉險追來麼?” 尹志平“嗯”了一聲,實在猜不透她的用意。
這一路之上,日日夜夜,隻是反來複去的尋思:“她要向五位真人揭發我的惡行麼? 要仗劍大殺全真教,以出心中惡氣麼?或許,她隻不過要回到古墓故居,正好和我同路?又難道……又難道……她憐我一片癡心,終究對我有了情意?”想到最後一節,總不由得面紅耳赤,暗自慚愧,這自是癡心妄想,比之長生遇仙,尤為渺茫,反正此時生死榮辱全已置之度外,恐懼之心倒也淡了。
又過數日,已到了終南山腳下,祁志誠取出一枝響箭,使手勁甩出,嗚的一聲響,沖天而起。
過不多時,四名黃冠道人從山上急奔而下,向尹志平躬身行禮,說道:“清和真人,您回來啦,大家等候多時了。
”尹志平道号“清和”,但除了他的親傳弟子之外,向來無人如此稱呼。
這四名道人都是全真教的第三代弟子,和他一直師兄弟相稱,其中一人年紀比他還大得多。
這四人突然改口,尹志平極感過意不去,忙下馬還禮,謙道:“四位師兄如此相稱,小弟何以克當。
”那年紀最長的道人是馬任的弟子,說道:“五位師叔法旨,隻待清和真人一到,即便接任掌教,至于交接大禮,要等丘師叔開關之後再行。
” 尹志平道:“師父和四位師伯叔已經閉關了麼?”那道人道:“已閉了二十多天。
” 說話之間,隻聽山上樂聲響亮,十六名道士吹笙擊罄,排列在道旁迎接,另有十六名道士拿着木劍、鐵缽等法器,見尹志平來到.一齊躬身行禮,前後護擁,向山上而去,竟把趙志敬冷落在後。
趙志敬又是氣惱,又是羨妒,但内心卻又不禁暗暗得意:“待掌教之位落入我的手中,再瞧你們的嘴臉卻又如何?” 傍晚時分,一行人已到了重陽宮外。
宮中五百多名道人從大殿直排到山門外十餘丈處,隻聽得銅鐘镗镗,皮鼓隆隆,數百名道士躬身肅候。
見到這般隆重端嚴的情景,尹志平本來委靡頹唐,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在十六名大弟子左右擁衛下,先到三情殿叩拜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三清,再到後殿叩拜創教袒師王重陽的遺像,又到第三殿全真七子集議之所,向七張空椅叩拜,然後回到正殿三清殿。
丘處機的第二弟子李志常取出掌教真人法旨宣讀,命尹志平接任掌教,尹志平下拜聽訓,感愧交集,瞥眼見趙志敬站在一旁,臉上似笑非笑的滿是譏嘲之色,心中蓦地大震。
尹志平聽訓已畢,站起身來,待要向群道謙遜幾句,忽見外面一名道士進來,朗聲說道:“啟禀掌教真人,有客到。
”尹志平一呆,想不到小龍女竟會這般大模大樣的正式拜會,實不知如何應付才是,事到臨頭,要逃也逃不過,隻得硬着頭皮道:“請罷!” 那道士回身出去,引了兩個人進來。
群道一見,均大感詫異,尹志平更是奇怪。
原來進來的兩個人一個是蒙古官員打扮,另一個卻是在忽必烈營中會見過的潇湘子。
那蒙古貴官朗聲說道:“大汗陛下聖旨到,敕封全真教掌教。
”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