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空城計

關燈
建興六年春,諸葛亮率大軍一出祁山(在今甘肅和縣西北),以馬谡為先鋒督軍。

    孔明自出師以來,累獲全勝,心中甚喜。一日正在祁山西城(今陝西安康北)會衆議事,忽報魏主曹睿面诏司馬懿,恢複官職,即将起兵平西。孔明大驚道:“我所憂患者,就是司馬懿這個人。”

    由于馬谡拒谏,緻使戰略重地街亭失守。孔明頓足長歎道:“大事去矣!這都是我用人不當的過錯啊!”于是密傳号令,教大軍暗暗收拾行裝,以備起程退回漢中。又派心腹之人,分路去報告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軍和百姓,全都撤入漢中地區。

    孔明分撥已定,忽然十幾次飛馬來報說:“司馬懿引大軍十五萬,望西城這邊蜂擁而來!”孔明這時身邊沒有别的大将,隻是一班文官,所帶的五千軍士已派出一半先運糧草去了,隻剩下二千五百人在城中。

    衆官員聽到這個消息,全都大驚失色。孔明登城眺望,果然塵土沖天,魏兵分兩路往西城殺來。孔明傳令,教“将旗幟全部藏起來,諸軍各守城鋪,若有自行出入或高聲講話的,立即斬首!大開四面城門,每道門用20個軍士,扮作百姓的樣子,灑掃街道。魏兵來到的時候,不許擅自行動,我自有計策。”孔明仍身披鶴氅,頭戴綸巾,領兩個小童攜一張古琴,來到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弦。

    司馬懿的大軍前隊來到城下,見到這般情景,全都不敢進城,急忙報告司馬懿。司馬懿不信,叫三軍停住,親自飛馬過去,遠遠地觀看,果然見孔明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邊站着一個童子,手捧寶劍;右邊站着一個童子,手執鳳尾。城門内外,有二十來個百姓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一見心中大惑不解,便來到中軍,叫後軍變前軍,前軍變後軍,向北山退去。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道:“說不定諸葛亮城中沒有軍,故意作出這種姿态?父親為何就退兵了呢?”

    司馬懿道:“諸葛亮平生謹慎,沒有冒過險。今日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軍若攻進城,一定會中他的計。所以應當速速退兵。你這小輩懂個什麼?”

    孔明見魏軍走遠了,大笑起來。衆官無不驚駭,問孔明道:“司馬懿可是魏國名将,今日統率十五萬精兵來到這裡,一看見丞相掉頭便走,這是為什麼呢?”

    孔明道:“他料我平生謹慎,從不冒險行事,而今日這般大模大樣,一定是城中藏有伏兵,所以就後退了。其實并不是我冒險,而是我迫不得已。他一定帶軍往北山小路去了,我已令興、包二将在那裡等候。”

    衆人聽罷都驚異地歎服道:“丞相玄機,神鬼莫測。要是依我們這些人的意見,早就棄城而逃了。”

    孔明說:“我們這裡隻有二千五百軍士,要是棄城而走,必不能走遠,還不被司馬懿給抓住?”說完拍手大笑,道:“我要是司馬懿,就不退兵。”然後下令叫西城百姓随軍一同遷往漢中,“司馬懿還會來的。”他說。

    于是孔明便離開了西城,往漢中而去。

    後人有詩雲: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土人指點到今疑。